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2-05 15:13蛇纲网状铜器
近日,在“灵影仙踪”上海博物馆蛇年迎春展上,来自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的鎏金蛇头形剑柄、蛇头銎铜叉、蛇纲网状铜器等蛇形文物大放光彩,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前往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参观。
在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一件件蛇形文物引得参观者连连赞叹。讲解员杨欢介绍:“大家看这些扣饰上的蛇形象,有没有发现蛇都是位于各件文物的底部?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蛇在地面上爬行,代表大地,让博大的动物立在蛇上,意味着智慧的获得或权力的展现。”
出土于云南李家山古墓群的文物中有很多是动物造型,蛇形象的文物也不少。其中,二牛铜扣饰、立豹铜扣饰、骑士猎鹿铜扣饰、蛇围边长方形铜扣饰、蛇纲网状铜器、蛇头銎铜叉、蛇头銎铜铲、鎏金蛇头形剑柄等文物极具代表性,有的是兵器,有的是生产工具,还有些是扣饰,功用不同、形态各异。
古滇国依山而建、依湖而生,人们在生活中常常能见到蛇,对蛇的态度也从恐惧、敬畏转变为崇拜,蛇被视为智慧、富贵、幸运、长寿的象征,其形象也被融入古代文物中。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馆长李红成介绍,古滇国使用动物造型时很有讲究,表现权力的往往使用牛和虎的造型,生活用具多以水鸟造型为主。蛇的造型多见于鎏金蛇头形剑柄或是祭祀用的扣饰上,使用者都是大墓的主人,表现出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蛇纹形态多变、特征明显,是滇文物的特色之一。
“蛇纲网状铜器是李家山出土的蛇形文物中造型最好的一件,张大的嘴巴、锋利的牙齿生动地模拟了蛇的造型。在铜鱼杖头饰这件文物上,鱼形象和蛇形象相互融合,在艺术造型、技法和创意方面具有很高的水平。”李红成说,在古滇国文物中,有关蛇的文物的比例和真实蛇的大小非常接近,所以形象生动。蛇形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当代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灵感源泉,彰显出古滇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为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等学科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和理论依据。
云报全媒体记者 杨茜 通讯员 李丹 张延江
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