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云南人口第一大县干的这件事,为何获省委书记“点赞”?

 2025-01-26 11:57  来源:云岭先锋


2024年11月26日至27日,省委书记王宁在昭通市调研时,对镇雄县办园区承接东部产业、支持返乡创业,就地就近解决群众就业和增收的做法表示赞许。

作为总人口达171万人的云南第一人口大县,镇雄县有农村劳动力79万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长期保持在49万人以上。近年来,镇雄是如何让越来越多的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从“劳务经济”向“归雁经济”逐步转变的?本期先锋对话,我们一探究竟。

近年来,镇雄县在促进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镇雄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邹兴玉:

镇雄县紧紧围绕“十四五”末回引返乡创业就业7万—10万人的目标,制定出台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大抓产业、园区和就业,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探索打造家门口的“务工车间”,不断扩大县域就业容量。
我们采取“依托资源招引一批、大众创业孵化一批、壮大园区集聚一批、发展产业吸纳一批”四个一批路径,积极为农村劳动力从“向外输”到“往回引”创造条件,目前已帮助5.32万人(其中创业1.86万人,就业3.46万人)在家门口就业、在家门口创业、在家门口致富。其中,五德镇山水涧致富织布车间(以下简称“织布车间”)促进群众增收与照顾家庭相结合的“上班模式”就比较有创新性。

五德镇山水涧致富织布车间一角

为什么会选择在五德镇创办织布车间?这里的优势是什么?

五德镇山水涧致富织布车间负责人 刘群:

作为土生土长的镇雄人,我虽然1999年就远赴浙江打工,但对于家乡的感情始终很深厚。
有一年回家过年,我得知有1400平方米经营性闲置资产需要盘活,且政策优惠。结合自己在浙江多年从事织布工作的经验,我有了回乡创办织布车间的想法,并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资150万元购置610台织布机,成立了这个车间。
镇雄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且富余劳动力较多,同时还拥有土地成本低等资源优势。抓住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机遇,我与浙江一家公司签订了10年合作协议,由他们提供原材料、回收产品,车间来负责生产,这种模式也让我们成为这家公司不可或缺的一环。

将织布机搬回家中,群众实现了工作和照顾家庭两不误

织布车间是如何帮助当地老百姓增收致富的?

刘群:

610台织布机就是610个工作岗位,其中厂房放置了200台织布机,剩余410台织布机我们帮助培训合格的群众搬回家中,让他们以“家庭工坊”的模式组织生产。我们对每台织布机每个月的织布数量,不设门槛、不定上限,这让无论是在车间务工、还是在家里务工的群众,都实现了务工地点和务工时间的相对自由。
目前,在车间务工的群众最高月工资达6300元、家里务工的最高月工资达4700元,人均月平均工资在2000元左右。下一步我们打算再增加200台织布机,扩大生产规模,让更多群众受益。

工人在织布车间工作

织布车间的建立,对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有哪些帮助?

镇雄县五德镇党委书记 成斌:

织布车间结合农村群众既要照顾老小、又要耕田种地的实际,对在“车间务工”的,不规定上下班时间,24小时免费提供照明、供暖等保障,务工群众可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自主选择上班时段;对在“家里务工”的,务工群众上班时间则更加灵活,可以将碎片化的时间整合利用,在照顾好家庭的同时又能增加收入。
据我们统计,织布车间吸纳的就业人员中,约有近300户因为有接送孩子就学、照顾老人等需求,没办法满足长期稳定在外务工的要求。曾经他们只能游弋在街边的小摊和麻将室,现在进了务工车间,有了稳定的务工收入,这部分群众的婚恋纠葛、“一老一小”等困扰基层治理的难题,均得到了有效破解,为当地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强劲动力。

近年来,镇雄县建设了不少颇具特色的园区,它们在带动就业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镇雄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胡立:

镇雄县近年来重点打造了呢噜坪纺织服装产业园(以下简称“服装产业园”)、以勒五金高新产业园(以下简称“高新产业园”)、大火地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赤水源(镇雄)西南大通道供应链中心几个产业园区。随着产业园区陆续或即将投入使用,越来越多的镇雄籍企业家选择回到家乡,入驻园区,抱团发展。
以服装产业园和高新产业园为例,前者目前已有11户企业入驻,主要生产服装、手套、鞋子等产品,已吸纳就业2700余人;后者目前有12家企业入驻,主要从事门窗生产,已吸纳就业1100余人。以这两者为代表,镇雄各类园区在带动本地劳动力就业方面的作用已开始显现。

在服装产业园配套建设方面,你们是怎么跟进的?

胡立:

妥善解决务工群众吃住、子女入学、照顾家庭等问题,是园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之一。我们通过党建引领园区发展,已帮助42名员工协调其子女就近转学入学,同时依托园区建设的“儿童之家”,为员工解决儿童托管难题。整合资源后,园区配套建成可容纳1800人的员工食堂和宿舍,通过统筹社区“两委”等力量,为务工群众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不断提升其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建设中的呢噜坪纺织服装产业园

企业入驻服装产业园后,得到了哪些扶持?

云南艺心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 胡勋:

2007年大学毕业,我就开始在浙江从事跟服装有关的工作,在镇雄也有一个20多人的小厂,承接一些零配件的单子。2024年年初,我了解到了正在建设的呢噜坪纺织服装产业园,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开始与园区洽谈入园事宜。我清楚地记得,我们和园区是当年3月1日签约的,3月12日就投产了,相关部门的服务态度和办事速度,都让我的这次回乡创业很舒心。
对于我们这种带着设备和订单回乡创业的企业来说,招人和培训是必须要解决的两大难题。企业创立之初,园区一方面帮我们积极排查返乡劳动力里面的熟练缝纫工,推荐他们到厂里务工,一方面举办专场招聘会,帮我们招到了大量的劳动力。对于新员工,园区还通过“以岗代训”方式开展实操培训,并给予参训人员生活补贴,让他们安心在这里工作。目前我们企业有员工200多人,过了春节,我希望能再招200人,让公司的各条生产线都能够满负荷运转起来。

云南艺心服饰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忙碌的工人

对于现在的工作和待遇你是否满意?对未来有何打算?

云南艺心服饰有限公司生产线班组长 杨敏:

以前我和丈夫曾在浙江的服装厂工作多年。前几年为了孩子的学习教育,我们回到老家镇雄,但因为没有合适对口的工作,在多个不同岗位兜兜转转多年。去年3月,得知艺心服饰在招人,我和丈夫就报了名,干起了老本行。
现在我们俩每个月的收入加在一起有1万多元,比之前的工作翻了一番。更重要的是,在这里我们不仅回到了熟悉的工作岗位,有了安全感,还可以照顾老人和小孩,找到了家的归属感,我们打算长期在这里工作。

来源:云岭先锋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倪娜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倪娜
责任编辑:谭泽涛
标签 >> 镇雄 外媒看昭通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