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1-23 10:13我的家乡盐津,这个“一线”小城,隐匿在山水之间,常年于云海中演绎着“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独特魅力。
冬季的盐津,寒流增加了云海的厚重,让这个“一线”小城平添了几分神秘。冰清玉洁的世界里虽没有“未若柳絮因风起”的飘逸雪花,但朦胧的云雾宛如童话中的仙境。吊脚楼间多了一些电梯房,错落有致的楼房于无声中诉说着家乡的变化。
“咽喉西蜀,锁钥南滇”,五尺道在壮丽的山谷之中,迎接着四方来客,穿越时空站在历史的记忆之上,古老的建筑、斑驳的石板路、传统的手工艺,无不彰显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让人感受到了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厚重。曾经落后的小镇如今有了高速公路、火车,高铁也正在建设中,“天堑”变“通途”,但不变的是祖祖辈辈传下的美食、浓郁的风土人情,是过年前家家户户炸酥肉的香气。
印象中,家乡春节的年夜饭,炸酥肉是餐桌上的“必备菜”。
“70后”的我们,小时候特别盼望过年,因为只有这个时候才可以敞开肚子吃肉。其实,幼时的我们渴望过年还有一个原因,过年前的几天就能吃上肉——在大人炸酥肉时。
于是,当气温逐渐变冷,孩提时候的我们就开始盼望着过年了。
盼望着,盼望着,就到腊月二十八了,这天,妈妈早起大“放血”似的买了十多斤五花肉,要知道在平时是不可能这样买的。鸡蛋、淀粉等配料需提前采购好。中午,妈妈将五花肉清洗干净,切成小条,放入淀粉、鸡蛋、草果粉、八角粉、食盐,这些是大部分人炸酥肉时都会放的调料,不一样的是妈妈还要加蜂蜜和白酒搅拌均匀腌制,据说这可是我们家乡炸酥肉的秘诀。妈妈说加少许糖可开胃,炸酥肉时,得选红糖或蜂蜜,除开胃外还会增加酥肉外表的“黄”,蜂蜜放进去效果最好,酥肉会变得晶莹剔透,视觉和口感都更好,只是成本要高一些。至于放酒,大概是因为以前买不起冰箱,盐津气温又高,酒可杀菌还能防腐,如果没有酒,用醪糟汁也可以。
香料放好,把肉搅拌均匀腌制两个小时左右,一家人吃完晚饭,小孩们出去玩,大人们就开始忙了。
爸爸早就把平时没用的大炉子加上火,在熊熊火焰上架起大锅,锅里倒入菜籽油,将油烧热后,逐一放入裹着鸡蛋、面粉的肉,本来安静的油锅马上沸腾起来。炸酥肉需要几个人共同完成,放肉的、翻肉的、捞肉的,还有管火的,火太大会炸煳,火太小炸的肉不够嫩、不够酥,得把火弄得不大不小。通常爸妈两人是忙不过来的,提前就要请亲戚、朋友和邻居来帮忙,这个时候大人们手里干着活的同时,家长里短、龙门阵不断,笑声也不断,热闹非凡。
我不知道,大人们有没有察觉,这天孩子们再贪玩,都不会跑很远,因为孩子们心照不宣地观察着装酥肉的簸箕,只要有酥肉出锅,大家就陆续跑去“顺手牵羊”拿上一坨,刚炸好的酥肉趁热边吹边吃,外酥里嫩,越嚼越有味道,那满嘴留香是孩子们味觉里、记忆中的年味。几个小时的忙碌后,酥肉总算炸好了,不过起码少了一两斤,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从来没有哪个孩子因“偷吃”酥肉而被骂的。
时隔多年,每逢过年都会想起大人围在一起炸着酥肉、聊着家常、小孩们在旁边嬉戏打闹着的场景,何其热闹、何其美妙、何其温馨!
酥肉,这道源自民间的传统小吃,是否是因为它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口感,成为你心中难以忘怀的味道呢?
现在,我们的餐桌上早已不缺肉,但每次炸了酥肉,轻轻咬下,咔嚓一声,都能感觉到酥脆与柔嫩交织的美妙乐章,而这乐章里有你、有我共同奏出的美妙音符……所以,每次炸酥肉我都会主动把刚炸好的拿给孩子吃,这个不经意的习惯也许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怀念吧!
不过,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老少都不再会极其“盼望”吃肉。冰箱走进千家万户后,不用担忧肉会放坏……太多的变化让儿时珍藏的记忆渐渐褪去,但对过年前亲人团聚、一起炸酥肉的“活动”,还是无比期待,走出家乡的人们,在过年前就会从大江南北赶回家乡。
在这份寻常的酥肉里,早已成为习惯滴上的那几滴酒,是贴上透明标签的浓浓的家乡味道,瞬间就唤醒了独在异乡的我们的味蕾,那是永远不变、千金难买的温暖,是忙碌生活中的小确幸、大幸福。
油锅里的小酥肉,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过年前围炉炸酥肉,不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对亲情的呵护。它承载着我们对美味的向往、对幸福的期待、对亲情的珍视……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在忙碌的日子里,一份小酥肉便能带来片刻的满足与慰藉,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地才明白亲人一起炸酥肉时,炸的是金黄酥肉、吃的是特色美食、品的是年味记忆、享的是万家安康。
将生活嚼得有滋有味,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往往靠的不只是嘴,还要有一颗浸透人间烟火的心。
的确,悄悄告诉你:我的家乡,“烤火”从来都不是刚需,而且大部分人家安装了空调,但家家户户不约而同地保留着冬季“烤火”的习惯、保留着过年前炸酥肉的习俗,大家已经习惯在冬日里享受围炉时家人们亲切的谈笑,感受着生活的烟火气。
岁月沉淀,酥肉里有了风的味道、雨的味道、水的味道、山的味道、亲情的味道、人情的味道……浸润着故土与乡情,包裹着乡邻们的眷恋,那是童年最美好的记忆,是家乡过年不可缺少的仪式,更是浓浓的年味。
快过年了,炸酥肉的记忆如同冬日里的暖阳,让我们在季节的转角处,感叹时间的匆匆、感受岁月的静好。寒冷中的美好定格在炸酥肉的过程中,停留在我们的心尖上,浸润在亲情的团聚里,那是小酥肉里的大年味!
作者:马伯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