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26日电(唐群)今年是绿地进驻京津冀的第九个年头,已累计建设项目29个,总开发面积逾700万平方米,2015年全年营收也超过200亿元。对外,适逢全国一二三线城市的市场分化加剧与房地产行业降速、变革的大环境;对内,登上一个全新的成绩台阶、在华北区有效开拓开“绿地式”的产业模式。“我觉得非常幸运,能以一个建设者、一个企业的角度去参与京津冀区域重点规划,”上任两年,绿地集团京津事业部总经理欧阳兵告诉媒体,“我们希望在京津冀的发展能走‘接地气’的路线,与此同时也有一些追求和责任,做一家有‘诗和远方’的企业”
绿地集团京津事业部总经理 欧阳兵
继续扩大京津冀市场步伐
“谈到北京市场,一个似乎被用泛滥的词就是供需关系,”欧阳兵向记者表示,“最近这一两年,北京,一个大势所趋是,整个的京津冀一体化内存密度是往外疏导的。”
一个业内事实是,去年7月北京东北西五环以内、四环以内所有的商办、酒店禁止再供地,令欧阳兵及行内人意识到北京住宅供地的愈发稀缺,“北京市不管土地供应的总量,我们关注一下,土地的总价格是增长的,它的供应量是萎缩的。”
基于上述判断,欧阳兵对绿地接下去在京津冀的项目开展抱持信心,他对媒体透露,除了做好现有项目以外,要在石家庄拿第二个项目,做大和巩固区域。同时,以“穿别人的马甲”方式已进入天津市场拿到一块地,与龙湖、远洋合作,在天津另几个区也有地块在谈,“其中有一个区已经达成了购地协议,我希望今年能实现在天津再拿一至两个项目,这样京津冀是一个完整的战略。”
产品 产品 产品
面对行业的大洗牌趋势,欧阳兵认为,如果放远眼光的话,可以看见不只是北京,现在包括苏州、南京这样一些二线城市也已开始批量地出现“面粉贵过面包”的现象,“住宅用地的供应实际上达不到这些核心城市现在以及未来对住宅的需求,再加上资金的关系,很多原来从三四线一些收缩的资金都集中到一二线城市。两方面结果:一方面是土地少了,另一方面是资金多了,对房地产的需求也又多了,一定的现象是反应在地价的上升。”
在此背景下,欧阳兵对绿地在大兴的项目寄予某种期望,“定价现在不对它做预测和评判,因为这个是跟市场有关系的,我们定价是基于两点,第一,产品的竞争力,第二,市场的接受程度。”
“产品产品产品,就是今天的核心,我们依托整个平台的技术力量,依托于我们对北京住宅消费市场的自我理解,我们想把这个产品做得更好一些、更好一些、更受欢迎一些,这样对我们这个产品应该说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把创新交给专业团队
仅仅一两年时间内,互联网+就以难以预计的渗透速度席卷整个房地产行业,倒逼房企们开始各种跨界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企业要做创新是有投入的,第一,成本可能会沉没的;第二个,投入了成本未必会错,但是在过渡期可能会分散你的精力,对你的主业有影响。”在非常现实的转型时刻,欧阳兵也在积极追上行业的转变速度,“我是这样做的,第一个,我们的创新紧密依托于我的主业,它的焦点是一个线上立足于商务社区服务的一个APP,就是因为京津事业部过去八年在北京沉淀了大量的商业办公的用户、客户,企业用户,不同于像彩生活做的家用的以住宅生活为主的。第二个,我的主要精力还是在主业上,APP的事情只把要求和节点告诉专业的团队,把创新的过程交给他们。”
最后,他谈到一些市场以外的绿地动作,谈到在北京八年以来做的很多公益性的活动,反映了绿地对空气、健康和运动的重视及公众关怀情结。在单纯盖大厦、卖房子以外,绿地京津事业部要“接地气”,也要从社会责任和自己内心出发,做一家有“诗和远方”追求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