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人工智能+” 赋能未来产业发展

 2025-01-20 15:52  来源:新华网

“人工智能+” 赋能未来产业发展数字化时代,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正在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影响着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开展 “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这意味着不仅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和未来产业发 展 ,也要通过“ 人 工智能+”在产业方面的强大技术渗透力和创新力,更好赋能未来产业,产生高质量发展效应。

未来产业代表着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是通过颠覆性技术创新与产业之间深度融合形成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集合,主要包括数字产业的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未来网络等,深海空天产业的无人飞行器、卫星互联网、深远海工程装 备等,生物产业的基因诊疗、脑科学等,低碳产业的储能、碳捕获、碳存储等。

当前,未来产业日益成为衡量一国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成为世界各国竞争博 弈的新赛道。积极利用“人工智能+”赋能未来产业,是我国顺应国际形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主要方式。

了解了什么是未来产业,那我们更要回答“人工智能+”为 什么能够赋能未来产业发展。

一方面,“人工智能+”能够 催生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人工智能本身就是前沿技术领域,是对已有技术创新方式的颠覆性变革。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几次颠覆性技术创新,从机械化、电气化到信息化发展,本质上都是对人类体力劳动的解放,而人工智能则是对人类智力的解放。人类的创新潜能, 通过不断学习和进步实现了飞跃,这种融合数据、算力、算法的颠覆性技术创新,一旦进行产业化应用,也即“人工智能+ 产业”,必然引发产业形态变革,成为具有前瞻性特征的未来产业。

另一方面,未来产业作为颠覆性技术产生的新兴产业, 本身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究竟哪些产业具备未来产业特征、拥有持续发展能力,一定程度上也需要人工智能的识别助力。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计算能力的超限拓展,及时准确地对海量产业数据、市场数据、研发数据进行分析,从供需角度、技术角度、风险角度精敏识别并 预测产业发展前景,从而在不确定环境下从形形色色产业门类中筛选出真正技术水平高、 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带动效应强的未来产业,为高效配置未来产业资源、优化产业布局提供了重要支持。


来源:新华网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倪娜   责任编辑:杨超烨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倪娜
责任编辑:杨超烨
标签 >> 产业发展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