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十年蝶变:昭通鲁甸龙头山镇的幸福新生活

 2025-01-19 19:05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昭通市鲁甸县6.5级地震已经过去十年,昔日满目疮痍的家园经过数年的建设,蜕变成乌蒙山区耀眼的明珠,家家有业,户户安居,新家园美丽又宜居。

恢复重建后的龙头山集镇(资料图)。

2014年8月3日,昭通市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位于震中的龙头山镇遭受重创。震后10年,龙头山镇团结带领各族群众抓重建、战贫困、兴产业、谋振兴,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做强产业支撑、坚实民生保障,让美丽乡村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幸福。

在骡马口社区甘家寨村民小组,户户住花园式的楼房,学校、医院、集贸市场、文化活动广场都建在家门口,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比较方便,社区居民有的开民宿、有的开超市、有的开特色餐馆、有的在外跑生意,小汽车从地震前的7辆增加到现在40多辆,家庭年收入最高的达到70万元,从这里走出去的大学生也越来越多……大家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当地干部介绍,地震发生后,龙头山镇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精准施策、补齐短板,2019年,龙头山镇1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450户1149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2024年,龙头山镇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预计达9.79亿元,是2014年的2.97倍,年均增长11.3%,曾经的地震灾区群众生产生活实现大跨越。

采摘花椒(资料图)。

龙头山镇光明村在林间套种水果仙人掌,林下养殖“椒林鸡”,实现了一块土地、三份收入,在当地全村2100多户群众家家种花椒,花椒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有20多户、5万元以上的有1000多户。龙头山镇花椒种植从2014年的2.8万亩增加到8.4万亩,产量从1680吨增加到5440吨,产值从0.9亿元增加到3.4亿元,支撑12580户群众人均收入8205元,成为村民增收致富树。除花椒产业外,龙头山镇核桃产业从2014年的6.1万亩扩大到了10.3万亩,年产值增加到了1.1亿元。同时,还因地制宜发展辣椒、小黄姜、西梅、柑橘等特色果蔬产业。

十年来,龙头山镇紧紧抓住恢复重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机遇,累计争取资金25.89亿元,实施交通、水利、民生等各类项目123个,新建龙泉中学、龙泉卫生院等24所学校、医院,新增学位2200个、床位120个,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79%、初中毛入学率达98.5%。龙头山镇公路总里程达980公里,比2014年增加748公里,实现所有村民小组通路、通水、通网,“一园三馆”旅游文化设施如期完工并开馆迎接游客,集镇建成区面积由0.25平方公里拓展至1.23平方公里,集镇居民由原来的905户1528人增加到3019户12470人,并创成了3A级旅游集镇,镇村面貌焕然一新。

目前,龙头山镇成功创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科普小镇、1个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省级文明村。依托地震遗址公园、抗震救灾纪念馆、防震减灾体验馆、朱提银文化馆“一园三馆”和3A级旅游集镇资源以及花椒产业和生态优势,着力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和农文旅融合发展旅游目的地。未来,龙头山镇将紧紧围绕“三基地一窗口”的发展定位,推动龙头山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李娇、柴俊峰、丁世新)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倪娜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倪娜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鲁甸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