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5-01-09 09:31潘灵的中篇小说《替父还乡》刊于《芳草》2024年第6期,讲述的是人到中年的曼松替患脑梗的父亲回乡探看其捐书修建的图书馆,并看望父亲的发小水生的故事。从小说名字看,这似乎是一个还乡的故事,但实际上不是,或者说不全是。替父还乡的情节,不仅为故事的结构搭建了一个框架,更为小说反映现实生活打开了一扇别开生面的窗口。
小说的主人公曼松,是一个在建筑设计院工作的中年男人,他整天疲于奔命地工作,回到家就倒头大睡。“作为丈夫,他每月会按时将获得的薪酬交到妻子手里,按部就班地尽着他自认为做丈夫的义务。”这种没有情调和浪漫的婚姻生活,使心灰意冷的妻子熬到女儿高考结束后,就毅然决然地向法院提交了离婚诉讼,理由是丈夫在近20年的婚姻生活中未给她提供情绪价值。人到中年的曼松,婚姻生活陷入危机,走到了破裂的边缘。
曼松的父亲,退休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研究员,是一个赫赫有名的语言学家,业余爱好是收藏和阅读中外文学名著。曼松的母亲喜欢热闹,喜欢聚会,向往诗和远方的惬意生活。他的父亲和母亲因为文学走在了一起,尽管他们的兴趣爱好迥然不同,但日子也还过得去。然而却发生了一件意外之事,他的父亲在一所知名高校做访问学者期间,用几十本笔记本抄录了全本《金瓶梅》,后来被同事举报说他私下里收藏淫书并被搜了出来,此事闹得左邻右舍和单位同事都知道了,让他的母亲颜面尽失。从此,母亲对父亲收藏和阅读文学名著的行为深恶痛绝。“无论父亲当时如何解释,说抄全本《金瓶梅》的初衷是为了语言研究和文学欣赏,都没能取得母亲的原谅。父亲那些中外文学名著,因而躺着中枪,成了被殃及的池鱼。”此后,母亲不准父亲引导儿子阅读文学书籍,也不准儿子触碰文学书籍。退休后换新居时,父亲想把客厅装上书柜放他的书籍,母亲坚决不同意,于是,父亲一个人住在旧居里守着他的书,母亲则一个人住进了新居,就这样,两人分居10余年不相往来。一对夫妻,因为文学书籍而让婚姻生活陷入了困境。
父亲的晚年,一直在为自己价值上百万元的藏书的存放问题发愁,想放在儿子曼松的车库里却遭到拒绝,闹得差点断绝父子关系。正好家乡所在市的文旅局局长找上门来,希望借助文化名人的效应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游说父亲捐书给家乡建图书馆,并将该图书馆以父亲之名命名为“闻道图书馆”。这不但解决了父亲上万册图书的存放问题,还给家乡人提供了精神食粮,让他们能够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作为知识分子的父亲为此欣喜万分。图书馆建好后,父亲一直记挂着那些书,于是恳求儿子曼松替他回乡探看书的情况,同时探望父亲的发小水生,还买了一部老年手机给水生。
来到歇马镇,曼松发现“闻道图书馆”建在深宅老院里,除了申报文旅小镇时成为加分项外,整天大门紧闭,冷冷清清,书架上布满了灰尘,空气中弥漫着霉味。而父亲的发小水生,早就用上了智能手机,玩微信、刷抖音,日子过得悠闲自在。也就是说,现实中的家乡并不是父亲想象中的家乡,父亲的一片赤诚之心在现实中并没有实现双向奔赴和同频共振。正如水生所言:“弄一卡车书来,乡下人读啥书?我们乡下人要读得好书,还不像他闻道一样,去城里吃俸禄享清福了?不是我说他,一厢情愿,一厢情愿呐。”
作为一个以讲故事见长的小说家,潘灵的小说对当下的介入和书写,对人的心理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剖析,总是以一种曲径通幽的精巧构建,剥离出对现实世界的精微洞见。小说中,象征着文明的书籍,却成了一个家庭的问题,甚至成为一个知识分子与家乡之间的问题,由此导致夫妻关系、父子关系和乡梓情谊陷入困境。对于父亲而言,“书是横亘在他这个家庭的一座大山。父亲和母亲的关系,父亲和自己的关系,都跟书有关系。书是这个家庭中真正的‘第三者’。如果没有父亲的那些书,父亲不会跟母亲闹成分居十数年这样的窘境,自己与父亲的关系也不会成如今这样糟糕的局面。”
替父还乡的过程,既是曼松重新审视父亲的过程,也是重新审视自己、审视婚姻、审视当下的过程。“他从未有过今天这样的体会,自己的父亲离自己如此近。这个在他印象里古怪呆板、索然无味的男人,今天却勾起了他太多的好奇心。过去在曼松心目中,父亲除了在语言学研究上确有真知灼见外,几乎一无是处。但现在这种认知仿佛正在被颠覆……他万分痴迷于那种耕读传家的生活。”重返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让主人公曼松重新认识了父亲,重新认识了自己,重新认识了当下的生活,认识到父亲一辈子坚守的其实是一个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和精神风骨,但他在现实世界中却是孤独的。曼松没有将图书馆的真实情况告诉父亲,而是骗他说有很多人在图书馆读书,还编了爷孙俩在图书馆看书的细节来哄父亲开心。
在《替父还乡》这本小说中,涉及2023年的一个流行语:情绪价值。2024年,《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了“2023年十大流行语”,对“情绪价值”的解释为:对人际关系的描述,指的是一个人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一个人给他人带来舒服、愉悦和稳定的情绪越多,他的情绪价值就越高;反之,他的情绪价值则越低。
小说以文学名著构建故事的矛盾和冲突,背后隐藏着作家对当下社会的敏锐洞察和深刻思考。作为承载文化知识、沟通思想情感、传递艺术情趣的书籍,在社会生活中的阅读广度和深度,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大体相同或相似的文化思想、心理情感和审美情趣,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互相理解和互相体谅,从而形成心灵默契和思想共识。没有广泛且深度的阅读,我们就无法获取关于自我、他人和世界的知识,只能各自生活在各自有限的经验和认知里,成为一个个狭隘、偏执的个体,人与人之间也就难以产生思想、情感、认识上的共通和共鸣,也就谈不上为他人提供情绪价值。实际上,阅读本身也是一种沟通交流,与作者、与书中的人物沟通交流,也是与自己沟通交流。这就是阅读文学书籍的价值,看似无用,实则在潜移默化中却有大用。
当主人公曼松从歇马镇带回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在家里与妻子交流讨论这本书时,妻子觉得丈夫为她提供了情绪价值。“妻子说,如果你能像今晚这样,给我讲故事,或者,你回到家来,陪我说点什么,做点什么,甚至是惹我生气,让我吃醋,我也不会逼你签离婚协议。”一场处于危机中的婚姻,因为一本小说而化解。潘灵在《无用之用》中谈道:“小说里的曼松,他确实肩负了父亲的重托,但他并非仅是一个使者,在替父还乡的过程中,他觅到了自己的精神之乡,实现了自我救赎,在无用中找到了大有用。”
小说的结尾,父亲因为曼松虚构“闻道图书馆”热闹的阅读场面而兴奋不已,叫曼松跟歇马镇相关部门联络一下,他还要捐一批图书给他们。
曼松慌忙摆手,说不不不,您的书不能再捐了。
为何?父亲不解。
您也太自私了。曼松说。
我自私?我捐书反倒自私了,哪门子逻辑?父亲是有些生气了。
您心中只有您的故乡歇马镇,您还说您不自私?您什么时候想过我?歇马镇人要阅读,我也要呀!您怎么不把您那些书给我?
曼松这一席追问,让父亲惊得差点掉下巴,这是自己过去熟悉的那个儿子吗?他什么时候脱的胎、换的骨?
你说的可是真话?父亲问曼松。
当然是真话!曼松加重了语气说,您那些书,我要定了,就当您给我的遗产。
话出口,曼松知道说错了,但已收不回了。
逆子!父亲骂道,遗产?老子还没死嘞!
曼松听出来了,父亲的责骂里,竟然藏着丝丝欣喜。
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藏着丝丝欣喜”意味着:父亲坚守的精神之乡,终于有了传承之人。这可能才是“替父还乡”的寓意,也是这本小说想要呈现和探讨的主题。
作者:杜福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