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阅读昭通·文苑丨四甲腌菜香

 2025-01-05 11:08  来源:昭通新闻网

中国人素以擅吃、会吃、能吃、敢吃闻名于世界,毫不谦虚地说应该是世界第一。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无不敢吃;甜的、酸的、辣的、苦的、臭的,无不爱吃;甚至有毒的、要命的也照吃不误。一句话,凡是可以下肚的,皆可食之,皆可做成美味,甚至“无中生有”,发明出了许多美食,以满足口腹之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出一方特产。神州大地,每一个犄角旮旯,皆有值得自己骄傲的特产美食。我的老家昭阳区大村村名不见经传,中国地图上也找不到它的影子。但地方虽小,掰着指头一数,同样有一两种拿得出手的物产,如糖心苹果,如四甲腌菜。

糖心苹果我写得多了,暂且按下不表,单说四甲腌菜。

四甲是昭阳区旧圃镇大村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方圆不足两公里。有意思的是,针尖大一点的地方,还被一条乡村公路一分为二,成为上四甲和下四甲两个自然村。上四甲李姓人家多,下四甲雷姓人家多,不过两个自然村都有一个共同点:爱做腌菜。腌菜是四甲人的骄傲,也是我们大村人的骄傲。每每在城里的餐馆吃到腌菜做的菜肴,我就会情不自禁地说,这是我们大村四甲腌菜做的。店主也会赶紧附和,“是的是的,四甲腌菜好!”

四甲腌菜好在哪里呢?一是它藏不住,只要家里有一把四甲腌菜,满屋子都是它的香味;二是用四甲腌菜做的菜,有一种特别的清香,令人一吃难忘;三是四甲腌菜富含各种营养物质,开胃爽口,让人胃口大开。

首先声明,四甲腌菜不是酸菜,它不酸;四甲腌菜也不是咸菜,它不放盐,所以不咸;四甲腌菜更不是几天速成的泡菜,转眼就酸得无法食用。四甲腌菜是纯天然无污染绿色食品,在每年的昆交会上,总是供不应求。因此,可以说四甲腌菜至少在昭通范围内小有名气。如果往前追溯久远一点,它的名气更大。

身为大村人,我吃过不少四甲腌菜,但对它却知之甚少,非常惭愧。相对而言,昭通市文化馆原馆长杨泉比我知道得更多、更全面。有一次,我们在一起小聚喝酒,说起四甲腌菜,杨泉顿时滔滔不绝,将四甲腌菜的前世今生、制作方法、食用方法说得有鼻子有眼,他绘声绘色的表达方式,令在座诸君拍案叫好、口舌生津。

我对他说,你作为一个城里的“外乡人”,怎么比我知道的还多?杨泉故作深沉、笑而不语,酒过三巡,他才道出原委。原来他在昭通电视台当播音员期间,曾为四甲腌菜做过一期节目,对四甲腌菜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

下面,我大略复述一下杨泉有关四甲腌菜的“段子”,顺便夹带一点我的“私货”。

四甲腌菜的原材料是青菜,也就是苦菜,是体型比较硕大的那种苦菜,不是野地里的小苦菜。苦菜的生长季节与其他农作物背道而驰,玉米、稻谷等的收割季节,才是青菜的栽种时日。节令一到,勤劳的菜农翻挖出一片自留地,仔细敲碎土垡,整理出平整的地块,挖出整整齐齐的坑塘,然后移植菜秧,浇上定根水,之后每隔三两天给菜秧浇一次水。而懒惰的人,则在收割后的玉米蔸前挖个坑,扔下几粒青菜种子,用脚划拉一撮土盖上完事。那些被粗暴对待的菜籽,就像没妈的孩子,只能靠自己跌跌撞撞地生长,最终长成一棵棵亭亭玉立、水灵灵、嫩生生的青菜。

三个月后,时序已到寒冬腊月,青菜的主人们便挑起箩筐、背上背篓,或赶上老牛车将青菜采收回来,清洗后晾晒在围墙上、菜园子的篱笆上,或稻田的土垡上,只要可以晾晒的地方,无不挂满了绿茵茵的青菜。

在冬日暖阳的抚摸下,青菜昏昏欲睡,心甘情愿地把体内的水分交还给天空。三五天后,脱水的青菜就可以入缸了。这个过程有点像娶新娘入洞房。“娶亲”前,得先筑爱巢。青菜最好的“爱巢”是杉木板做的大缸,用这种大缸腌制出来的菜干净卫生,还带有一种杉木的清香,味道更为纯正诱人。次之是水泥缸,再次之是在稻田里挖的地缸,这种缸在装入青菜前,要铺上一层塑料薄膜,隔绝泥土和防止水分渗漏。

青菜入缸时,一般都是大人把青菜一把一把地捋整齐,均匀放入缸内,逐层撒上花椒、橘皮(陈皮)、毛菇、八角等香料,再让家里的小孩子洗净脚后穿上稻草编织的新草鞋踩实。满缸后,注入洁净的沙井水,细细密封起来,再盖上厚厚的稻草,压上石头。“安家”后的青菜,便静静守着“婚房”安度寒冬。漫长的冬季里,万物萧瑟,腌菜缸里的青菜却如受孕后的新娘,发生着物理的、化学的微妙变化。

这个时段里,主人们可以放心地去忙其他事情,忙着杀年猪请客吃“刨汤”,忙着准备过年的东西,似乎把大缸里的腌菜遗忘了。青菜们似乎也没有守空房的寂寞和孤独之感,那么多青菜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发酵、腐熟,耐心地等候春天的到来。

时光如风,不着痕迹地吹过田野,吹过山岗,吹过村庄的人字形屋脊,吹过农人的心尖,转眼就吹来了春天,吹绿了田野。三月怀胎的腌菜也到了“分娩”之时。农人们放下手中的锄把,腾出时间和精力为腌菜“接生”。他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将腌制好的菜一把一把地请出大缸,像之前晾晒一样,把湿漉漉的腌菜挂在围墙上,挂在菜园子的篱笆上,挂在苹果树上,让鲜香扑鼻的腌菜,在和煦的春风里慢慢晾干。当然,这是以前的晾晒方法,现在为了保证食品卫生,大家都开始搭木架晾晒。每逢腌菜晾晒季,整个村庄都散发着腌菜独特的香味。

真正懂生活、会生活的人,他们绝不会让一种食物在成为美食的中途戛然而止,他们会调动其智慧、嗅觉、味觉参与进来,使之尽善尽美。别看菜农们外表粗糙,内心却细腻。晚饭后,抽过几袋烟,喝过几开茶,便起身拿出晾干的腌菜,开始进一步的加工处理,扎成小捆待售。

经过深加工的成品腌菜,呈褐红色,质感柔软。四甲腌菜不像普通干酸菜那般僵硬和寡酸,也不像咸菜那样让人难以下咽。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四甲腌菜就像一个性格温和、极有内涵的“文化人”,给人以亲近感和舒适感。

至于其菜肴的制作方法,我想借用四甲腌菜传承人之一雷正忠请我修改的,即印制在包装盒上的几行简要文字以飨读者:

1.根据用餐人数取适量腌菜,用温水浸泡三分钟左右,洗净备用;

2.根据做菜类型需要确定切细程度,再用温水浸泡三十分钟左右,将水分去除;

3.做菜前先放入油和姜片、干辣椒、花椒等炒至脱水,加入适量开水和配料后即可下锅;

4.可用来煮红豆汤、洋芋丝汤、面块汤、豆腐圆子等,也可装碗,盖上五花肉片做成千张肉扣菜。

用四甲腌菜做出来的菜肴,食之齿颊生香,欲罢不能。

一次朋友们小聚,在座的几位大村以外的朋友听说雷正忠的车上有四甲腌菜,即使饭已到尾声,也硬是让他下楼拿了一把给餐厅后厨做了一大钵腌菜红豆汤端上桌,大家争先恐后地分而食之。少顷,大家连汤都喝干了,连呼好吃、过瘾!

我家里自然也藏着几把四甲腌菜,隔一段时间我就会拿出一小棵,用温水泡开,洗净切细,用来汆洋芋丝汤、红豆汤或青蚕豆汤,很是下饭,有这几道菜,饭都要多吃半碗。老家宴席的八大碗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就是四甲腌菜蒸扣肉。酱红软糯的五花肉片下面,藏着的就是色泽诱人的四甲腌菜。宴席结束,五花肉可能会剩几片,但腌菜总是被一扫而光。

当然,一道地方特色美食或物产,除了自身品质要好,还得有故事,甚至要有文化。四甲腌菜兼而有之。相传,西汉时期进贡朝廷的昭通酱团,就是用四甲腌菜作包裹。因为四甲腌菜柔软、保湿且密封性好,用它包裹酱粑粑,不容易干燥,其特有的香味与酱香完美融合,使得昭通酱的品质得以再提升,深受王公贵族的喜爱。

当然,这是一个久远的传说,不知真假。不过也无伤大雅,就当一个故事听听即可。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发展进步,人们对四甲腌菜的喜爱非但没有改变,还与日俱增,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有限的产量已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睿智的四甲人看准了这一契机,决心让四甲腌菜打个“翻身仗”,将其进一步做大做强,成为糖心苹果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大村村“两委”对此已有较为成熟的规划和措施。目前,他们已为“四甲腌菜”申请“非遗”登记和商标注册。

在一次干部回乡参与家乡规划座谈会上,与会者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建议,指出了四甲腌菜的发展前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大家认为,可进行公司化生产经营,扩大四甲腌菜生产规模。届时,公司可与群众签订青菜种植回收协议,动员全村群众参与青菜种植,解决公司生产原材料的需求问题。如此,既可将四甲腌菜进一步发扬光大,发展壮大村级经济,还可助农增收致富。据雷正忠介绍,目前大村每年的腌菜产值可达数百万元,为大村群众增收致富作出了贡献。

听着大家的发言,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大片大片青翠欲滴的青菜,乡亲们正在田野里忙着采收,并源源不断地运往腌菜厂,换回一叠叠钞票,换回幸福美好的生活和满脸笑容!



作者:夏文成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倪娜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倪娜
责任编辑:单娟
标签 >> 文苑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