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阅读昭通·人文 重山广海间的文化传承

 2024-12-27 09:12  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3年初夏,我应昭通籍同学邀约到昭通市聚会。正值家中杨梅成熟,妻子摘了一箱,让我带到昭通去。

我们这一届比较特殊,是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全班除几位师弟、师妹外,大多数都上过山、下过乡,且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多年。4年同窗,同学们学习都十分刻苦,大家互帮互助、相亲相爱,胜似亲兄弟。毕业后,大家各奔东西,忙于工作,聚少离多。近10年来,有的已经退休,有的即将退休,但随着现代通信设备的普及,大家联系逐渐变多,思念之情也更加浓烈,于是就时不时找机会聚一聚。

自2012年张永刚在曲靖市组织“毕业纪念三十周年”后,我们又分别在昭通、罗平、江川等地相聚过,此次已是第5次聚会了。大学同学能如此频繁相聚,实属不易,别人都很羡慕。世间多少人情债,坎坷同窗正华年!想想全国上千所大学,大家能成为同班同学,这也称得上是旷世奇缘,无论怎样珍视都不为过。

钟大勇、黄柏春、周智、李元明等同学具有昭通人古道热肠的传统基因,将活动安排得十分周到:游盐津千年古道豆沙关,赏水富向家坝水电站、泡西部大峡谷温泉,品昭通美食。离别时,他们特别给外地同学每人赠送了一份昭通名特食品——昭通酱。昭通酱包装精美,量足质优,甚见情谊。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品尝着学友们盛情赠送的美食,幽幽酱香中不禁忆起与酱有关的一些往事。

最先认识昭通酱,还是在大学读书时。我的大学同学,书法家李元明,农家出身,长在昭通城。他朴实厚道,常穿对襟粗衣,每天不停练字,独钟颜体,其书法当时已全校闻名,真可谓古朴与儒雅齐飞,勤奋与墨香共舞。每学期开学,李元明必带一袋家中自制的昭通酱,放在宿舍里,任由同学们自主取食。在我的印象里,酱这种调味品,都是糨糊状的,如稀粥一般。可李元明带来的昭通酱,打破了我的认知,它是潮的、散的,捏之可成团,散之可成面。据说,昭通酱是用黄豆制成的,风味独特,闻起来有一股特有的酱香味。我不知道昭通酱原本就是如此形态,还是家中父母因牵挂外出求学的儿子,才特意做得如此干稠便于长途携带。20世纪70年代,从昭通市到曲靖市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经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赫章县等地,多次转车才能抵达,一路坎坷,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我入学前在家常干农活,感觉总是吃不饱。几个农村来的同学,每次用完餐后总是用开水将饭盒上残存的米粒、油点小心地涮一涮,加一点盐把它喝了,自称“喝洗碗水”。也不知是谁想到的方法,到李元明宿舍里,舀一勺昭通酱在洗碗水中搅拌一下,那味道真是美味啊!后来不少同学纷纷效仿。大学4年,我不知吃了李元明的多少昭通酱。按说当时生活困难,自家带点吃食,藏起来一点也在情理之中,可李元明心甘情愿地与大家分享,这份情谊,是无法用文字表达的。整整一袋,他一个人原本可以吃一个学期,而且饱含父母爱意的昭通酱,怎舍得如此分食?但因他的无私分享,不到一个月,满满的一袋昭通酱就囊空如洗。也因这一段经历,我与昭通酱结下了不解之缘。

酱作为一种调味品,在国内源远流长、分布广泛、种类繁多。《辞海》里释酱:“豆麦等制成的糊状调味品,也有用鱼肉蔬果制成的。”汉代以前,“酱”是“醢酱”和“醯酱”的总称。从六书的构字方式看,均为形声,且都有“酉”的义符,说明与“酒”有关。酱是由含淀粉、糖分或蛋白质的碳水化合物经蒸煮后,用含益生菌的酒曲发酵,再添加多种香料陈化而成。因所用原料不同、工艺不同、添加的香料不同、陈化时间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风味口感、地方特色。

《周礼·天官·膳夫》中记载:凡王之馈,酱用百有二十瓮。周天子用酱作为礼物,馈赠给各路诸侯。周朝以“礼”治天下,以“礼”维护天下一统,可见“酱”已经上升到安邦治国、维护王权的政治高度。古籍中记载孔子的食谱中也离不开酱,且酱的颜色、口味不正不食,可见,食酱、用酱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历史的迷离风烟已过去了两三千年,现代诗人艾青在其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中,也曾深情地忆及保姆家粗陋的饭桌上那一个黑乎乎的酱碗。由此可见,酱作为一种调味品,上至帝王圣人,下至平民百姓,确实与中国人的生活密不可分。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米油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物资,而“酱醋茶”则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人的生活质量,三者以酱为先,可见其重要性。而事实也是如此,有的人一辈子不嗜醋、不喝茶,却离不了酱或酱的衍生调味品。

岁月悠悠,酱作为一种调味品,为中国人特别是贫苦百姓的寡淡生活增添了不少滋味,流传下了许多故事。即便到了物质丰富的今天,人们仍然离不开酱,并由此衍生出鱼子酱、虾酱、蚝油、酱油及名目繁多的调味品,不仅扩大了酱的家族,还丰富了人们的味蕾。东北大酱、山东黄豆酱、四川豆瓣酱早已天下闻名,“海天酱”“味极鲜”更是当今著名的品牌,酱笃鱼、酱爆茄子、宫保鸡丁、四川回锅肉等耳熟能详的传统名菜,也少不了酱的加持。

酱作为一种调味品,不仅刺激着人们的味蕾,而且在国家开疆拓土、文明交流中也发挥过重大作用,书写过精彩的时代传奇。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35年(汉武帝建元六年),汉武帝派时任番阳县(今江西波阳)县令的唐蒙到番禺(今广州),劝说趁秦末之乱割据南方广大土地称帝已近百年的南粤王归附。唐蒙在番禺吃到蜀地产的特产“蒟酱”,觉得味道十分鲜美。这是一种用胡椒科植物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调味品,味辛而香。《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独蜀出蒟酱。”唐蒙甚以为奇,蜀地至南粤,山遥水远,偏僻蛮荒,关隘重重,此地何以有此物?回到长安销差时,唐蒙找到在长安经商的蜀人询问,得知此物为蜀地独有,是蜀地商人由僰道(今四川宜宾)私贩到夜郎,再从夜郎经牂牁江(今云贵之北盘江)私贩到南粤番禺的。唐蒙据此推测南粤与夜郎、蜀地之间应该存在着密切的往来。如用今天的话来说,这是古代一条重要的“南方酱路”。唐蒙的发现正如与他同时代的张骞在大夏(今阿富汗)看到蜀锦、筇竹杖而发现西南丝绸之路一样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唐蒙经过反复思考印证,最终上书汉武帝,建议在夜郎地区修建道路、设置官吏,进而可以利用夜郎精兵沿牂牁江而下,出奇制胜,制服南粤。汉武帝采纳了唐蒙的建议,加封其为中郎将,率精卒千人,后勤保障人员数万,从蜀地经朱提(今昭通)到达夜郎,“赠给夜郎侯多同大批财物,于是夜郎归汉(《云南各族古代史略》)。”汉武帝即在蜀地至夜郎地区设犍为郡,郡下设僰道、江阳、南安、南广、汉阳、鄢、朱提、堂琅等12县,范围包括今四川宜宾、泸州、彭山、乐山、简阳、资阳、合江及云南盐津、昭通、宣威、巧家、会泽、东川,贵州威宁、毕节等广大区域,从此,滇东北及相邻的贵州部分地区开始置于汉王朝的直接统治之下。并由此征发蜀地士卒,修筑从僰道至牂牁江的道路,沿途设置邮亭。史书上称这条道为“南夷道”。南粤国在中央王朝强大的政治军事威慑下,于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元鼎六年)完全臣服于汉朝。汉朝在南粤故地设置九郡进行治理,其范围含今两广、海南岛及越南中部。唐蒙也由此成为汉代开疆拓土的功臣而青史留名,被《辞海》收录。按《辞海》收录古人的标准和惯例,唐蒙作为中郎将是不可能入选的,而最终入选的原因正是他发现了“蒟酱”、开通了南夷道。

小小的一个调味品,竟然在国家统一、领土扩张、文化交融中发挥过如此大的作用,这不能不算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件美谈,一桩盛举!

虽然唐蒙在广州发现“蒟酱”,修筑南夷道,继而促成南方广大国土的统一,其性质与同时代的张骞在阿富汗发现蜀锦、筇竹杖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但遗憾的是,大部分人都知道张骞及西南丝绸之路的历史,但知道唐蒙、南夷道的人却寥若晨星。大概因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千头万绪,历代编制史书的学者更愿意关注与中央王朝地域更接近、关系更紧密、更能生事的西域,故而不屑落笔着眼于偏僻又相对稳定的所谓烟瘴之地。就连司马迁写的《史记》,也把这一带发生的历史归于《西南夷两粤朝鲜传》,显然是把这里当成番邦、附属地对待了。故而发现蒟酱、开疆拓土的功臣,却被淹没于荒烟蔓草间。要知道,自南夷道开通后,夜郎王、南粤王相继归附,从四川到滇东北、贵州大部、广东珠江口,以及海南岛、越南中部,如此广大国土被纳入国家版图,除越南部分在明宣德年间并入安南独立建国外,其余地区始终与中央王朝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为中央王朝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逐步发展成人烟辐辏、经济繁盛之地。今日的粤港澳大湾区更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所在、改革开放的前沿。

由西汉至今,历史的车轮已走过了2000多年的漫长岁月,这期间演绎了多少波澜壮阔的历史,书写过多少荡气回肠的历史诗篇。四川到广州的“蒟酱之路”,途经不同民族的统治区域,蜿蜒于莽莽乌蒙的重峦叠嶂之间,沿牂牁江直至广州,散发着迷人的酱香,跨越千山万水,一路荒烟蔓草,不知经历了多少困难?四川自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后,早已成为超越关中盆地的“天府之国”,这里物产丰盈。特别是四川生产的铁器,天下闻名。除了蒟酱之外,没有多少沿途物产运至南粤。而南粤原本就是富庶之地,且面临广阔浩瀚的南海,南粤乃至南洋的物产会沿此路回流到今贵州、云南、四川。如此双向奔赴,所产生的商业效应、人文效应恐怕也就无需赘述了。遥远的西南边陲,有一条弯弯的小路,弯弯的小路上面,不知有多少人走过?“红水千嶂,夹岸崇深。”铜铃叮当,桨声欸乃,挡不住的酱香,述不完的艰险。蜀地的蒟酱到达遥远的广州后,又能有多少人享用?恐怕也只有王公贵戚、豪门大户、富商巨贾能享此口福,尝其美味,一般平民百姓怕是闻所未闻。南夷道的开通,夜郎王、南粤王的相继归附,国家一统,货畅其流,美味的蜀地蒟酱,是否能降低运输成本,最终也能惠及更多的人,让普通百姓也能尝其芳香?我又想到,由四川到广州这条千年酱路,由宜宾过金沙江,昭通是重要的驿站、交通枢纽。“蒟酱”到了昭通,会否与当地的制酱业在用料、工艺、口感上相互借鉴,相互融合?蒟酱中是否也包含了昭通酱的成分?从中华文化包容性、互鉴性的特质来看,这个答案应该是可以肯定的。那么,今日之昭通酱与2000年前的四川蒟酱是否存在继承与改进、创新与发展的关系?今日昭通酱之闻名全国,走向世界,是偶然的机缘巧合还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据相关资料介绍,昭通酱确实在西汉时就已有生产,这正好与唐蒙在广州发现蒟酱的年代相吻合。在上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因其与四川毗邻且又是南夷道上重要节点的独特地理优势,昭通酱不断汲取四川食品麻辣咸香的特点,以黄豆、牛角红椒、川盐为主要原料,佐以炎山青花椒、茴香、八角、山萘、草果、陈皮等多种富有地方特色的辅料,用富含多种有益矿物质的昭通大龙洞优质矿泉水精心制作而成。昭通酱色泽鲜艳如玛瑙,质地细腻似凝脂,酱香浓郁,麻辣咸鲜,入口醇厚回甘,既可单独食用,又是制作各种酱味食品的首选作料。千百年来积累了很好的口碑的昭通酱,不愧为昭通特有的物华天宝、食谱园中的一朵奇葩。2013年,昭通酱制作技艺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昭通酱被昭通人称为装在行囊里的乡愁、舌尖上的非遗,是馈赠亲朋好友的首选礼物,誉满云南,远走全国,更被昭通籍的海外游子带到世界各地!

酱香悠悠、思绪邈邈,从四川蒟酱到云南昭通酱,既是一段物质演化的历程,也是一段文化融合的过程,更是从四川到南洋的重山广海间历经上千年留下的历史遗韵。品味着昭通同学盛情馈赠的美味佳品,禁不住发点思古之幽,铺陈一页荒烟蔓草的遗篇,追忆一段难以忘怀的思念,寄托一份历久弥香的乡愁:

巍巍神州历峥嵘,文成明就贯始终。夏鼎周礼千秋业,秦皇汉武万世功。西域凿空颂张骞,南粤一统赞唐蒙。重山广海酱香路,余韵悠悠话大同。

从蒟酱到昭通酱,一脉始萌,香飘万里千年,真好!


作者:何玉康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陈允琪   责任编辑:何田田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陈允琪
责任编辑:何田田
标签 >> 文化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