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阅读昭通•文苑 漫步古城

 2024-12-26 10:39  来源:昭通新闻网

马伯凤

说到昭通的历史印记,我可以如数家珍,朱提银、龙家祠堂、拖姑清真寺、茶马古道……

跟随时代的步伐,昭通快速发展,城南有了望海楼公园,城北有了省耕国学文化公园。可是在我眼里,昭通这座城市现代气息有余,古韵稍显不足。去了大理、丽江之后,我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为什么昭通就没有古城的韵味呢?

近年来,昭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昭通古城保护工作,并于2023年1月全面启动昭通古城保护工作。随着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昭通的历史风貌得以重现,我有了逛一逛古城的欲望。

若干年前,我从永善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来到昭通读书。初到昭通,感觉城市和村庄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在我们村,每家每户都没有门牌号,但哪家住在哪儿,我是一清二楚,可昭通就不一样了,大街小巷四通八达、纵横交错,一不小心就会迷路。好奇心驱使,周末完成作业后,我总会邀约一同来昭通读书的小伙伴们走街串巷。印象中,挑水巷常常有排成长龙的人在那儿挑水,毛货街就是卖毛货的街道,杀猪巷就是杀猪卖肉的巷子……那时候,我曾天真地以为这里的街名就是根据用途来命名的。

那天,我走在古城里的老街上,于烟火气中回味儿时的快乐。

突然,我想起《昭通日报》对昭通街名更深入的介绍:老祖宗把《道德经》里的训诫“否极泰来”用作街名,于是有了泰来街;云兴街是昭通古城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景点之一,龙云、卢汉在原来的马王庙和辕街上分别建了一楼一底的西式过街楼,北边是龙云的,南边是卢汉的,“云兴”寄寓着家族兴盛、云南兴盛之意。

穿梭在老街,品味着这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街名,你会发现趣味无穷:有反映百姓生计的,如铁匠街、毛货街、杀猪巷等;有注重启发民智的,如怀远街、文渊街、启文街、崇义街等;有表达美好祝愿的,如寿福巷、东升街等,这些街名不仅是对昭通民俗风情的独特诠释,也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

,众多刚修复的古建筑映入眼帘。昭通古城的核心区——挑水巷是昭通重要历史建筑最集中的地方,广东会馆、耿家宅院与迟家大院都在小巷深处。

众所周知,在汉晋时期,昭通的银、铜开采和冶炼兴盛,创造了灿烂的朱提文化。清乾隆年间,鲁甸乐马厂银业兴盛和滇铜京运兴起,全国各地的商人云集昭通,或办矿,或营商,纷纷在城内修建同乡会馆,广东会馆就是在这个时候修建的。

广东会馆坐东向西,由门厅、正房、配房、厢房组成合院,正房为硬山式勾连搭瓦屋面,门厅上设戏楼,戏楼是重檐歇山顶亭式建筑,设马头墙式封火墙,在岭南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又融入了传统四合院的特点,其正殿是单檐硬山顶建筑,屋顶形式为“一殿一卷式勾连搭”,是昭通唯一的古建筑形制。

耿家宅院为耿开复之父所建,是昭通古城中保存完好的一处,木雕刀法细腻、形象逼真,精美的撑拱、雕花的窗棂、用篆书镌刻的“寿”字,似在诉说着主人的传奇故事,为昭通古城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传说中,耿开复开过镖行,干过镖师;老百姓遇到了困难,他会解囊相助;邻里间出现了纠纷,他会出面调解;见到仗势欺人、欺男霸女,他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其事迹在昭通古籍中记录得并不多,但因其威望极高、名声极好,他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迟家大院的主人名叫迟兴周,迟兴周是晚清至民国年间昭通的头号富商。他经商获利后,便资助地方教育事业、助官府兴修水利,独生女迟肇芬传承家训,于抗战期间捐10根金条作为抗战经费,至今仍传为佳话。迟家大院修建于1926年,院内公馆、绣楼、厨房、粮仓、廊桥、花园,一应俱全,将传统木结构建筑与西式建筑元素完美结合,是民国时期昭通民居的典型代表,也是研究民国时期昭通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典型实物例证。

从挑水巷下坡走出巷口,向东横过陡街再穿过毛货街,来到杨家牌坊路口附近,就可以看到陕西会馆,因其宏大的规模、独特的建筑以及精美的艺术风格成为昭通诸多会馆中的翘楚。据说是乾隆年间,陕西在昭商人捐资合建的,其院落由南至北依次为:戏楼、前殿、中殿、后殿,天井用青石板铺成,非常明显的对称结构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古典院落式建筑方式,是陕西商人聚会、议事、听乡音、解乡愁的场所;月台正中的“四好碑”历经岁月的洗礼,有一些残破,但有的石碑清晰地记载了当时昭通本地的商贾文化的盛况。

不经意间,我们走进了一家会馆内的一家文创小店,两个心神专注的男子引起了我的注意,朋友问了一句:“你们这里的‘马甲’卖吗?”较年轻的那个男子笑着说:“这是甲马。”尴尬之余,我们忙凑近细看那挂着的米白色棉麻布,上面写的的确是“甲马”。我们闲聊起来,这才知道甲马又名“纸马”或“甲马纸”,是中国民间祭祀财神、月神、灶神、寿星等神祇时所使用的物品。

2017年,昭通甲马被列入云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进一步提升昭通古城及昭通甲马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几个年轻人依托昭通甲马进行创作,设计出甲马画、印章、冰箱贴、书签等文创作品。这些创意十足、寓意吉祥的文创作品一经推出,深受游客喜爱。据介绍,这个文创小店将把握“三个融合”主线,即传统文化和现代需求相融合、设计理念与消费者情感相融合、市场行情和产品定位相融合,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加丰富、更有创新和更有价值的文创作品。

作为一名老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问:“可不可以带学生来这里参观体验?”这位年轻人告诉我,暂时还没有具体的方案。近日,看见这样一则消息,昭阳区某小学百余名师生到陕西会馆开展甲马研学活动,甚是欣慰。

现在的昭通古城不仅是商贸交流的场所,更是各地文化交融的载体,在这样的场所巧妙地植入新的文化业态,让古城文化“活”起来,我想这应该是修复古城的初心吧!

漫步于老街和古院落,感受着昭通特有的历史韵味,我在心里反复告诉自己,其实,昭通的历史远远不止这些街道与院落。

古城内外诉说着昭通往昔的繁荣与辉煌,作为一名昭通人,我很自豪,因为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陈允琪   责任编辑:何田田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陈允琪
责任编辑:何田田
标签 >> 文化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