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大关:中药材铺就致富路

 2024-12-26 09:51  来源:昭通新闻网

近年来,大关县聚焦农业现代化,把中药材产业当作重点产业精心培育,如今产业发展势头正旺,前景一片向好。从产业布局的优化,到优势品种的筛选确立,再到种植基地的壮大以及产品集散加工与市场营销能力的巩固提升,大关县全方位推动中药材产业进阶。产业蓬勃发展,就业岗位大幅增加,当地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把钱挣到手,增收致富不再难。

近日,笔者走进靖安镇松杉村大黄种植基地,这里虽寒风刺骨,却热闹非凡、药香四溢。以往靠人力采收的大黄,如今迎来了新的采收方式——挖掘机采收。田间机器轰鸣,在驾驶员的操控下,挖掘机轻松高效地将大黄从土里挖出,村民紧随其后,忙着清理大黄,拖拉机则负责一车接着一车地往仓库运送。

松杉村位于靖安镇西北部,海拔2180米,年平均气温9.5摄氏度,年降水量9.5毫米,属于典型的高海拔山区,是大黄、党参、独活等中药材生长的天然沃土。

近年来,在党委、政府的引导下,松杉村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坚持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中药材产业,全村共种植中药材2800余亩,其中大黄1000余亩、党参1000余亩、当归800余亩,预计可实现产值3100万元。松杉村还通过“党支部+公司+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的模式,组建4个合作社,引进3家公司,发展了55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努力把中药材产业发展成助力村民致富和推动乡村振兴的朝阳产业。

“我在松杉村流转了500亩土地,主要种植大黄、独活、当归等中药材。目前,大黄已进入采收期,每天的用工量接近40人,每年需支付工钱五六十万元。”昭通市昭阳区树旭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曾正树介绍道。

通过种植大黄、当归等中药材,曾正树不仅实现了致富梦想,更为村里树立了榜样,带动了众多无法外出务工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种植、除草、采收期间我都在基地里干活,从3月到12月,我在家门口挣了几万元。”村民代申文长期在基地务工,既在家门口挣到了钱,又照顾了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为了确保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大关县委、县政府大力建设完善灌溉设施,将灌溉用水精准引到田间地头。这一举措不仅满足了大黄等中药材生长对水分的需求,还显著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为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大关县种植中药材25.2万亩,投产6.8万亩,产量达3000吨,农业产值达1.83亿元,综合产值达3亿元。截至目前,大关有中药材骨干经营主体54户,联结带动农户6800户。大关县中药材产业正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当地居民描绘出一幅美好的致富蓝图。


通讯员: 陈绍金 何桂花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陈允琪   责任编辑:何田田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陈允琪
责任编辑:何田田
标签 >> 大关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