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阅读昭通·理论丨昭通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探索

 2024-12-26 09:28  来源:昭通新闻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在新时代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昭通高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任务。昭通应贯彻落实党中央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策和部署,围绕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推进高原特色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昭通高原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和不足

2023年,昭通市苹果、竹子、马铃薯、天麻、花椒和特色养殖六大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成效显著。苹果种植面积100万亩,产值130亿元;竹产业680万亩,产值137.5亿元;马铃薯237万亩,产值85亿元;天麻近10万亩,产值90.04亿元;花椒155万亩,产值100亿元;特色养殖年产值超100亿元,带动就业近7万人。金融助力农业发展,涉农贷款余额达789.15亿元。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协同与创新,智能农业和生物技术推动农产品提质增效,全市农业综合产值达1200亿元。

昭通发展高原特色产业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品牌建设欠缺、产业链条短、农文旅融合不充分和科技支撑不足等问题,阻碍了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产品附加值提升、结构调整、技术普及、创新生态系统构建和科技成果转化。基础设施和数字化管理的不足,导致农业和加工业缺乏大型产业基地和领军企业,制约着技术的普及和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特色产业品牌建设定位不准,在推广策略和质量建设方面存在风险。产业链条短,产业间关联度不高,导致经济效益无法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产业起步晚,未能有效利用旅游资源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科技投入不足,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创新,导致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力量不足,部分产业缺乏竞争力,经济效益提升缓慢。

二、新质生产力驱动昭通高原特色产业发展对策

昭通应利用人才资源和环境优势,发挥地理区位优势,探索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高原特色产业发展策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产业升级和创新。具体措施包括:

(一)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新型主体培育

基础设施建设对高原特色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昭通需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强化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新型主体培育,助力龙头企业成长。一要全面完善基础设施,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提升耕地质量,引入高科技,完善加工和运输设施,创建农文旅融合示范点。二要合理选择区域建设产业基地,扩大规模,建设下游加工产业,形成产业链。三要培育龙头企业,提供政策支持,推动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新型产业主体结构。

(二)挖掘产业特色,打造高原特色品牌

昭通拥有丰富的资源,在发展高原特色产业时应深入挖掘特色,持续推动品牌化,利用“滚雪球效应”增强品牌优势,以品牌建设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昭通高原特色产业品牌包括绿色食品、民族文化及体育健身等。

1.绿色食品品牌

昭通应通过“企业+基地+品牌”模式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构建产业闭环,打造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绿色食品品牌。为推广品牌,全市可举办评选活动和展销会,利用新媒体和电商平台扩大品牌影响力。与此同时,应严格控制农药使用,打造健康绿色食品品牌,并打击品牌侵权行为。昭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绿色食品品牌发展目标,积极参与各类评选,广泛宣传昭通绿色食品,提升品牌效应。昭通还应致力于构建多个绿色食品品牌,利用互联网营销和质量追溯系统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信任度。明确目标,到2025年,全市地理标志农产品增至25个,绿色食品认证300个以上,有机农产品认证220个以上,认证面积扩大到250万亩。

2.民族文化品牌

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习俗和节庆,创建民族文化品牌;保护民族聚居区的考古遗址,依托传统村落、名街、名村和名镇,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打造文化艺术精品,并通过戏曲、影视等进行展示;推广文化名片,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举办文化节庆活动,利用数字化展示、创意文化产品等新形式,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3.体育健身品牌

昭通应利用山地资源优势,发展山地运动产业,建设体育设施,开展品牌体育活动,打造特色赛事。同时,提升体育训练基地的规模和水平,发挥体育场馆的多功能作用,推动体育发展。通过智能化赛事管理和数据分析,增强体育品牌影响力。

(三)深化产品加工,延伸产业链

昭通高原特色产业以农业为主,但初级加工限制了产品价值。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需延伸产业链,采用自动化和精深加工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和加工效率。应建设配套设施,如冷藏设施和智能机械,开发适合电商销售的小包装产品,以提升农产品初加工水平和经济价值。精深加工应集中于蔬菜、天麻和竹制品等特色产业,建立中央厨房,促进群众就业,带来税收。产业链条应向原产地集中,缩短运输线路,打造加工优势园区。未来重点包括:新建苹果智能分选线和冷藏设施,建设“半边红”李子产业园区和竹产业加工园,改造提升“两菌”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天麻产品,延伸产业链,建设高端产业园区,增加国家和省、市级龙头企业,实现产业链的延伸。

(四)加快文旅产业发展,彰显高原魅力

昭通应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关注游客接待量和文旅产业增加值,探索新型文旅发展路径,大力发展文旅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1. 文艺展会活动:利用文化资源,如红色文化、巴蜀文化,在主要景区常态化开展文艺活动。利用少数民族节庆活动,结合农产品采摘活动和体育赛事,展示地域文化,增强吸引力,提升文化产业收入。

2. 高品质生态旅游:深入挖掘生态资源,打造高品质生态旅游产品,满足游客需求。利用绥江蝴蝶苗寨、水富铜锣坝国家森林公园、大关黄连河、彝良小草坝等景区的自然生态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3. 康养休闲度假:发展特色康养产业,完善水富西部大峡谷温泉康养、昭阳区洒渔烟柳避暑康养、大山包极限运动康养和扎西红色文化康养等基础设施,提升康养产业质量,目标是到2025年,全市旅游康养产业总收入达到450亿元,建成多个高等级景区。

4. 乡村农业沉浸式观光旅游:利用VR和AR技术,结合高原特色农业资源,为游客提供沉浸式旅游体验,如垂钓、采摘等。规划100个农文旅融合示范点,创新文旅经营模式,推动旅游业智能化、个性化发展。

(五)夯实科技支撑,实现科技兴农

昭通需以科技创新推动高原特色产业发展,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到2025年科技经费达10.48亿元。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如新品种苹果种植和生猪养殖技术。加强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至70.1%。提高农业生产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建设大数据平台,推广智能化设备和技术。引入高科技,优化高原特色水果品种,提升水果品质。研发新品种,扩大市场推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昭通农产品知名度。昭通高原特色农业发展需要创新科技引领、市场导向和政策保障,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

三、结论

昭通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与广阔的发展前景。昭通只有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在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下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品牌建设,深入拓展产业发展链条,切实构建科技兴昭和科技强农的发展格局,才能持续推动全市高原特色产业健康稳步发展,谱写出中国式现代化昭通实践新篇章。


作者:凌 莉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陈允琪   责任编辑:马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陈允琪
责任编辑:马丽
标签 >> 产业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