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阅读昭通·党建|驻村更“驻”心 实干促振兴 ——记水富市太平镇古楼村驻村工作队

 2024-12-24 10:29  来源:昭通新闻网

近年来,水富市太平镇古楼村驻村工作队在水富市委和太平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指导下,与村“两委”一道,聚焦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探索特色产业发展道路,助力和美乡村建设,让驻村干部“驻”村更“助”村,为乡村振兴增色赋能。

产业振兴,拓宽发展路子

淅沥的细雨中,古楼村满目葱郁,山泉成溪。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正在对割牧草的村民喊:“好消息!好消息!后天有人来收牛、收跑山鸡咯!”“好的好的,谢谢你们!我们加紧干,让鸡和牛多长点膘,卖个好价钱!”村民们个个喜上眉梢,农活干得更起劲儿了。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也是古楼村近年来的工作重点。

发展产业,要坚持因地制宜。古楼村拥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决定走生态养鱼的发展路子。明确方向,说干就干。驻村工作队员和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积极动员,挑选村里积极性高、学习能力强的年轻人到水产专业养殖基地实地学习技术,搬来他山之“石”,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信心与活力。有了养殖技术后,古楼村购买成品鱼,采取“活水”饲养,不投入任何饲料,经过长达60天净化流程,实现“瘦身”20%—30%,成品鱼脱胎换骨为生态鱼。鱼虽然瘦了,但是山泉水饲养出来的鱼,游动能力强,肉质鲜嫩,广受食客青睐,市场价也比普通鱼高出不少。

活水养鱼成功后,古楼村趁热打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肉牛、跑山鸡、中药材等优质产业,建起养殖基地,加快推进特色食品深加工、特色产品电商交易等产业一体化发展,走养殖业、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多元化联动发展的路子,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绿色生态产业链。目前,古楼村的活水鱼一年可出售3季,预计实现利润9万元;特色肉牛、黑山羊年出栏量稳定在400头(只)以上,可创收10万元,水果年产量达75万余斤,年产值140万元左右。

精细治理,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泥巴路成了水泥路、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村中多了休闲亭、臭气熏天的垃圾堆消失了……谈起近年来古楼村的变化,村民们都竖起了大拇指。走进村里,石凳错落有致,砖瓦摆放有序,草木生机勃勃。

村民曾顺莲一家吃过早饭后,便拿着扫帚仔细清扫房屋内外的生活垃圾。看着新修的院坝,曾顺莲说:“2023年村里整改房子时帮我家硬化了院坝,终于能在自家院坝晒谷子了。”

为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古楼村从农村厕所改造、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方面入手,围绕治理“脏乱差”,大力开展危房改造、庭院净化、环境美化、村庄亮化等行动,村民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过去的厕所多是与猪圈建在一起,一到夏天,臭气熏天,蚊蝇乱飞。没想到现在我们的厕所和城里的卫生间不相上下,干净又方便。”

搭旱厕、码柴火、养家禽,臭味刺鼻。农村“厕所革命”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环节,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有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古楼村广泛宣传改厕知识,发动群众“主动改、积极用、科学护”。小厕所解决民生大问题,截至目前,全村已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000份,完成农村户厕改造647户,完成农村公厕建设7座,厕所改造率达88%。曾经卫生堪忧的农村厕所正在经历一场“蝶变”。

绿色的垃圾运输车在乡间道路上缓缓前行,响亮地播放着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的宣传语。“我们只需要把垃圾放在附近的垃圾桶里面,保洁员和垃圾收运车会定时清理、收集,非常方便。”村民老周说。以前,村里的生活垃圾大多通过露天堆放、就地填埋、焚烧等3种方式处理,不仅侵占了大量土地,还成为影响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的污染源。为解决这个难题,古楼村积极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日常收运集中处置运行机制,对农村垃圾进行专业化转运,实现城乡统筹治理,形成了“户集、村收、镇(公司)转运、县处理”模式。

为动员更多人参与,全面打响村庄清洁行动,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借助节假日、赶集日等时间节点,开展进村入户宣传、“全民动手·清洁家园”等活动,让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人人知晓、个个参与”,同时依托“美丽院落”“整洁庭院”“星级卫生户”等示范户评选,激励大家齐参与。

排忧解难,当好贴心干部

“没有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的帮忙,我一个孤寡老人真不知道该咋办。”前段时间,古楼村因暴雨导致泥石流,村民老李家门口泥沙堆积成山。老李只能向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求助。队员们和村干部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为老人清理了门口泥沙……这只是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为村民办实事的一个缩影。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古楼村富余劳动力有20多人。“没工作就没法养家”,村干部想方设法解决村民就业难题,积极与水富铜锣坝食品有限公司、腊肉加工厂等多家公司商谈,为村民争取就业岗位。“我和妻子现在都在腊肉加工厂上班,一个月工资3000多元,包吃包住,还能就近照顾老人和孩子。”村民老刘满足地说。

村干部还定期入户讲政策、入户讲家风、入户讲发展、入户化解矛盾纠纷,为村民办实每件小事、赢得群众支持。每周上门随访和电话巡访分别不少于2次,结合每名老人的健康状况,对高龄、失能、半失能空巢老人等特殊人群,解决其“小诉求”,提供代买粮、油、菜等生活物资,代办证照证件、应急送医等力所能及的帮助,将安全隐患排查、爱心陪伴、助老帮扶等关爱服务送到家,提升留守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同时让其子女免除后顾之忧,放心外出务工。截至目前,古楼村累计慰问空巢老人120余次,开展健康知识宣传216次,讲授健康操63次,送慰问品58次。

办实事,就要办到群众心坎上。古楼村争取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硬化田间道路;逐一入户走访脱贫户,帮助他们就业创业;打造特色农产品基地,古楼村的乡村振兴之路,正越走越宽广。


通讯员:邓国梅  文/图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陈允琪   责任编辑:郭倩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陈允琪
责任编辑:郭倩
标签 >> 党建 水富 乡村振兴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