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延伸报道】从“产、城、人”现场会看绥江之变

 2024-12-11 20:25  来源:昭通新闻网

12月10日,昭通市围绕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绥江现场调研推进会召开。市委书记苏永忠先后来到南岸镇林家坝、绥江县职业高级中学实训基地、福兴社区、人民广场,调研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群众就近就业、产教融合发展、关爱“一老一小”、城市规划建设等工作。他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在昭通调研时的工作要求,认真践行“主动想、扎实干、看效果”抓工作“三部曲”要求,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推动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取得更大实效,奋力确保三年行动圆满收官,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昭通篇章奠定坚实基础。

位于金沙江畔的美丽绥江,是大江东去的起点、滇铜航运的开端、茶马古道的驿站。近年来,绥江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扣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市委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部署要求,在“特、优、稳、绿、严”五个字上下功夫,走实“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以人兴业”的“产、城、人”融合发展新路子。今年前三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6.6亿元,同比增长4.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53亿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28208元、11380元,同比增长5%、6.8%。

透过调研现场看绥江之变

农文旅融合 铺就乡村振兴“幸福路”

听一段嘹亮的金江号子、看一场精彩绝伦的“打铁花”、吃一顿新鲜的农家美食……今年国庆假期,绥江县南岸镇林家坝休闲度假村依山傍水的自然风光和别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业态,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打卡。度假村运营经理徐鹏飞介绍,自2022年6月开园以来,度假村累计接待游客11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0余万元。

林家坝休闲度假村距离县城23公里,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天然区位优势。近年来,绥江县采用“党支部+企业+村集体经济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整合农业产业、非遗文化、传统民族风情等资源,配套建设亲水观景台、库岸景观带和阳光沙滩,积极谋划“桃花节”“啤酒烧烤音乐节”“摸鱼节”“乡村KTV”等系列活动,满足游客个性化、体验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着力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游客杨小超说:“其他地方比较远,就近带娃转一下。这里风景还可以,吃的玩的都不错。”

游客的到来不仅为林家坝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还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村民宋萍以前靠种几亩坡地维持生计,如今,她成为一名农家乐的服务员,有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新岗位。宋萍高兴地说:“现在村里环境变好了,来村里观光游玩的人不断增多,很多人利用家里的房子开起了民宿和小超市,不用外出打工了,在家就能做生意赚钱。”

一个人富不算富,带领群众一起富,才是真的富。如何健全做实联农带农机制,林家坝探索建立“811”联动带农机制:村庄经营利润的80%用于公司成本,10%分配给村集体公司用于公益事业,10%直接分给林家坝61户群众。截至目前,林家坝村集体经济公司实现分红20余万元,64户常住居民户均增收1.6万元以上。

“我们将继续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更多特色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旅游环境,带动更多当地群众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绥江县南岸镇党委副书记邓峰说。

记者观察:绥江县林家坝村发展乡村旅游,有特色、有亮点、有发展,初步实现了企业获利、群众增收、地方发展的目标。林家坝村的实践启示告诉我们: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需要立足本地特色,保存乡土文化,持续拓展消费场景,因地制宜推出更多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完善设施服务,才能走好乡村文旅产业振兴之路。

产教融合发展 擦亮职业教育名片

绥江县职业高级中学依托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不断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深化联合办学,提升办学水平,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有力有效地服务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在绥江县职业高级中学的实训船上,老师正在给船舶驾驶专业的20多名学生开展实操教学。学生杨云和告诉记者,学校每周都会进行模拟驾驶和维修轮机练习。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好,以后打算到南京、武汉一带跑船。

绥江县职业高级中学于2014年开设船舶驾驶和轮机维修专业,是我省唯一设置船舶专业的中职学校。近年来,绥江县依托118公里金江长湖资源,大力培育船长、轮机长、船舶维修等高技能人才,创建“金江船员”劳务品牌,成立全省首家水运产教融合共同体,实现行业发展和务工增收双赢。截至目前,该校已培养船员、船长、轮机长800余名,学生除在金沙江流域、澜湄流域就业外,部分学生远赴韩国、美国从事水运航运工作,平均月工资达1万元以上,实现职教出海。

绥江县职业高级中学校长鲁云介绍,学校还与南京长江油运有限公司、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实行“订单式”培养,三年来有1900余名学生毕业就业,就业率达100%。承办焊工、钢筋工、水利水电等技能培训80期,5000余人次参与,实现5000多个脱贫家庭稳步增收。2024年5月,学校被确定为云南省首批“3+4”中本贯通培养试点校,是全市唯一开办本科的职业学校。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绥江县加大资金投入,于2022年启动建设职教实训基地。冬日,记者走进绥江县职教实训基地施工现场看到,施工车辆往来穿梭,工人们正抓紧推进项目进程,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程建设。鲁云告诉记者,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预计2025年逐步投入使用。

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服务周边县区职教高考,进一步丰富教育教学资源,为县内外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操作机会,每年可解决2000名学生职业教育需求,可培养船舶驾驶、轮机维修、水运旅游等复合型技能人才2600余人次,可开展焊工、钳工、钢筋工等多工种技能培训25000人次,将在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促进劳动力高质量就业、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记者观察:绥江县打造“金江船员”劳务品牌,让众多劳动者凭一技之长驶向收入稳定的港湾。各地要因地制宜、探索创新,依托本地特色产业、地域文化、本地技能人才、返乡创业人才等资源优势,培育一批叫得响的劳务品牌,为促进高质量就业、赋能县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新动能。

呵护“一老一小” 托起“朝夕美好”

“一老一小”,牵动千万家庭,是家事,更是民生大事。

近年来,绥江县紧扣“守护夕阳红”和“守护花开”三年行动方案,着力为最柔弱的群体提供最温暖的服务,确保“一老一小”关爱有主体、活动有场所、健康有保障、心灵有寄托,托起老年人幸福“夕阳红”,编织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成长“新摇篮”。

走进绥江县福兴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只见20余名老年人各得其乐,下象棋、打扑克牌、聊天……热闹非凡,笑声连连。“这里条件好、环境好。我们在这里过得幸福,大家都说这里是‘幸福之家’。”说到现在的生活,搬迁老人黄帮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福兴社区是绥江县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区,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外出务工,社区常住人员大部分为老人和孩子。为解决好“一老一小”的问题,让外出务工群众没有后顾之忧,绥江县积极整合资源,在福兴社区建成功能完备的一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一个儿童爱心之家,为“一老一小”提供学习、娱乐、用餐等全方位服务。

“就像在我自己家一样,感觉很开心、快乐,不再孤单。”12岁的留守儿童小肖每天都会到“四点半”课堂写作业。福兴社区副主任韦声坪介绍,“四点半”课堂开设以来,通过“社工+义工”的模式,免费为孩子们提供课后托管、作业辅导、科普知识学习、书法绘画、心理辅导、体育活动等服务,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福兴社区只是绥江县托起“一老一小”幸福生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绥江县聚焦“一老一小”总体数量大、监护缺失、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制定出台“守护夕阳红”和“守护花开”三年行动方案,围绕实现1694名留守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安、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五有”目标,4230名留守儿童活动有家、监护有人、学业有教、困难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六有”目标,健全工作推进机制,深化关爱服务,扎实深化推动民生领域小切口改革,让福兴社区这样的“一老一小幸福家园”在绥江遍地开花。

绥江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聚焦留守儿童和特殊困难老人的需求,在全县再建一个区域性的养老服务中心,完善县、镇、村(社区)三级养老、儿童服务设施,引入更多项目,争取更多关爱,让老年人和儿童设施更完善、关爱更温馨、群众更满意。

记者观察:关爱“一老一小”是做好“人”文章的重要内容。绥江县针对“一老一小”制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将特殊困难老年人和留守困境儿童纳入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两补等民政保障范围,多渠道筹集资金开展关爱服务,形成了一系列有特色、可借鉴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各地要聚焦老幼需求,不断织密服务网络、创新服务形式,在制度、政策和资金上持续发力,用心用情托起“一老一小”幸福生活。

强配套优环境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县城

为做优“城”这篇文章,近年来,绥江县坚持把县城作为省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整体规划打造,统筹推进健康县城、美丽县城、文明县城、智慧县城、幸福县城“五城共建”,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精细化管理,着力完善市政基础设施,让幸福绥江成色更足、品质更高。

走进绥江县临湖体育公园,标准篮球场、五人制足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沙滩排球场、儿童活动场地和健身步道等体育设施一应俱全,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健身锻炼。“绥江的风景非常漂亮,空气非常清新,我作为一个绥江人非常自豪、非常幸福。”市民王霞高兴地说。

近两年来,绥江县争取中央预算内、特别国债、专债资金5.23亿元,实施“城”文章重点项目48个,总投资63.99亿元,全面补齐功能完善、交通运输、市政设施、配套服务等城镇化建设短板。县城建成区绿地率达45.25%,建成19个公园绿地,面积达78.3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66平方米,城镇化率达50.6%,实现“5分钟公园圈”“10分钟健身圈”“15分钟生活圈”。2023年,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97.37%,位列全市第一。

城市要建得好,更要管得好,还得要有活力。绥江县着力在城市管理上精雕细琢、下足“绣花”功夫,通过建立高效的网格化城市管理体系,精细化巡查和精细化管护,城市街巷、道路交通、市政设施、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市容秩序等得到显著改善,城市品质大幅提升。同时,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发展“商圈经济”和“夜间经济”,聚焦“吃住行游购娱”综合功能配套,全力打造集生态宜居、休闲观光、康养度假为一体的湖滨旅游城市。2023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次超过106.03万,实现旅游收入11.44亿元。今年一季度接待游客34.46万人次,旅游收入3.82亿元。全县旅游景区景点从业人员超过2000人。

如今的绥江县城,山更青、水更绿、景更美,城市变得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云南省美丽县城、云南省先进平安县等荣誉称号。

记者观察:绥江将山水之韵与城市建设深度融合,群众幸福感在城市的全方位提升中不断增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城市建设中,各地要围绕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保、产城融合、社会治理等方面短板弱项,大力提升县城规划建设品质、综合承载能力,全力激发城市经济活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昭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叶康 孙贵波 何旭东 倪娜 通讯员:徐勇

部分图片来源绥江县融媒体中心

校对:沈艳琼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陈允琪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陈允琪
责任编辑:谭泽涛
标签 >> 产城人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