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4-12-09 09:08近日,笔者在基层调研中,听到年轻干部们的心声——工作一段时间后,他们普遍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职业倦怠,症出有因,既有个人理想信念弱化、动力不足不愿为的原因,也有工作经常出错遭受领导批评、常常陷入恐慌不敢为的原因。年轻干部职业倦怠会给单位带来严重损失,应予以克服,从思想、行动、组织上打破束缚、破圈成长。
思想上“换土”,平衡心态,让苗头萌芽止于未然。暂放压力,给心灵松绑,歇一歇,以一种愉快的心态投入生活和工作,是化解职业倦怠必不可少的方法。良好的心态决定良好的开端。面对“倦怠”情绪时,要及时平衡心态、树立目标,转换思维方式,重新审视工作,将自身不断朝着好的方向改进。不仅要加强学习,广泛涉猎,利用多种途径提升理论水平和业务知识能力,沉下心来发现可创新、可改进、可完善的环节,还要勇于创新,不断积累经验,以积极状态应对挑战任务,在原本熟悉的领域做出更新、更好的成绩。
行动上“施肥”,苦干实干,让拼搏奋进提速成长。要让热爱成为源源不绝的工作动力,愿吃苦、能吃苦、敢吃苦,以实干、担当、拼搏的精气神在基层蹲苗历练,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对于纷繁复杂、接踵而至的工作,要分清轻重缓急,明确主次难易,理清头绪;面对群众关心的要事、急事,要马上办、立刻干;面对改革发展的大事、难事,要科学制订计划,排出“时间表”,绘好“施工图”,一项项落实,一件件办好,从小事做起,改变松懈状态,形成“今日事今日毕”的行动自觉,以阶段性胜利的成就感激励干事创业动力。
组织上“修枝”,严管善养,让管理约束久久为功。有些年轻干部,也曾脱颖而出、能力超群,如今却自甘平庸、花式躺平,明明是干事成长期,却步入职业倦怠期,转变速度之快,令人咋舌。对待这些“职业倦怠”症状明显的干部,领导与同事不能简单地视作“闹情绪”“不在状态”而不管不问,进行“冷处理”,要主动关心关爱。对干部既要厚爱、更要严管,坚持一手播“阳光雨露”、一手抓“修枝剪叶”,处理好“严管”与“善养”的关系。
作者 邱有昆 张纾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