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爆冷门”还是“暴冷门”?这些年我们用错的汉字

 2017-08-25 10:37  来源:人民网

【文艺星青年按】是“副作用”还是“负作用”?是“爆冷门”还是“暴冷门”?是“甘败下风”还是“甘拜下风”?

当互联网时代到来时,当计算机打字普及化后,你会发现自己不用手写,直接用拼音输入就能代替写字,久而久之有些字被我们淡忘了。这些自小就学过,并且在长大后被无数次书写的汉字,在我们需要提笔落字的时候,却越来越经常地出现一个尴尬的停顿……

最近,一档暑期文化类节目《汉字风云会》火了,引发了网友们对“提笔忘字”的共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文艺星青年与你一探究竟。

荧屏语文课掀起暑期听写风

这个暑假,文化类节目成了“黄金档”的新宠儿。从《中国诗词大会》到近期正在热播的《汉字风云会》,不断在激起大家的“汉字魂”。在《汉字风云会》之前,同为关正文出品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堪称近年文化类节目的发端之作。

作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见字如面》等一系列文化类节目的总导演,关正文认为,汉字是中华文化传承的根,书写能力是事关民族未来的大事,“如果把文化节目当成时髦,轻率废旧立新,那是浮躁的表现,只有在坚守中创新,才是真正的担当。”

与其他汉字类节目不同,《汉字风云会》的选手以小学五年级左右的孩子为主,所涉内容大多是生活中的常用字词。未雨绸缪怎么写?打钩还是打勾?订书机还是钉书机?不少网友表示边看节目边听写,当遇到“熟悉而又陌生”的字时只能拿出手机依靠键盘输入法提醒。很多孩子们写起来游刃有余的常用字词,成年人在书写时下笔却困难重重。

对于大小观众来说,每期《汉字风云会》都类似于一堂语文课,“每期节目70分钟,50个汉语词汇,是实打实的系统性教学,从常用易错,到生活用词,到拓展词汇,全程高效率学习。一个孩子能从每期节目当中新学加巩固50个词汇,12期下来就是600多个,这个孩子开学之后的书写水平就能比其他孩子高出一截。”关正文介绍。

节目中的小选手奋力为各自的队伍争得胜利的同时,台下的大人们却经常窃窃私语、束手无策,暗暗为自己汗颜。“输给熊孩子,重新上小学”,这句节目宣传语也许并非一句笑谈,更多的直射出我们当下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和遗忘。

提笔忘字,写字全靠输入法;词汇贫乏,爱你只会么么哒。《汉字风云会》挑选了大量常用易错和应知应会词语进行考察,例如:是“副作用”还是“负作用”;是“笼络”还是“拢络”?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先生说过:“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的基础是什么呢?信息的基础就是我们讲话、写文字,所以语言文字是信息化的基础。”节目参赛的是小学生,实际上考验的是成年人在网络时代的汉语词汇积累和书写能力。

考考你!“哈密瓜”还是“哈蜜瓜”?

是“哈密瓜”还是“哈蜜瓜”,是“打钩”还是“打勾”,是“皇天后土”还是“皇天厚土”……很多看起来很熟悉的字,写起来却犹豫了;很多自以为完全掌握的词,一下笔却脑中一片空白。

当代诗人流沙曾说过,“每个汉字都是一条路,带领我们回到传统文化的故乡。”汉字是世界上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它不仅有书写传播的工具价值,而且承载了民族历史记忆,是中华文明最灿烂的瑰宝之一。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更不能忘了自己身上的“汉字魂”。

这些年我们用错的汉字

汉字是中国流传下来不可或缺的一项艺术,我们每天都在说话,可是这些字句当要提笔写下时,不知如何下手怎么办?别着急,文艺星青年为您献上由中华书局出版的《这些年我们用错的汉字》精彩书摘,让你在精彩生动的事例里了解那些日常易错字!

已晕!戊、戌、戍、戎、戒?!

中华文化至少五千年的历史,流传、通用至今的文字,究竟有几个百万字,没有一个能真说得清。汉字的起源字数并不多,从六书去分析汉字结构,很多后起字都长得大同小异,可是其中含义可天差地远……

而日常我们所使用的常用字也大约一千字上下,你坚信自己真的认得每个字吗?

例如:

1.戊、戌、戍、戎、戒

2.己、已、巳

3.茶、荼、苶

您可都分得清、写得明?

这人很zhuǎng!这字怎么写?

口语与书面语是不一样的。书面语往往更规范,有时不免咬文嚼字,而口语呢,更生活化。生活中,有些词儿我们常说,但真让你写,估计会挠头皮。

比如,放假了,老妈让你干点儿活。“儿子哎,帮妈wǎ勺米来?”

wǎ,北方话里太常用了,怎么写?搲,舀的意思。

又如:

“三家熬粥。火大了,张三也不看锅,鬻锅了。”鬻,yù,溢出。

“别吃这馒头了,都长醭了。”醭,bú,醋、酱油或馒头等表面上的白色霉。

“妈,我袖口开了,你给我敹几针?”敹,liáo,缝缀。

其实,这类常说却写不出的字多事方言词。即使他们进了普通话的书面语里,因为有其他更通用的词可以用,一般情况也很少有机会写,甚至都有可能无字可写。

你们知道“旮旯"怎么写吗?gā是九日,lá是日九。旮旯,北方方言,角落的意思。

有一天,我翻《现代汉语辞典》居然翻到特别好玩的东西。北京人说人身体特好,很壮,一般说,这人很zhuǎng。可这字怎么写,真没注意过。原来是唐玄奘的“奘”字。《现代汉语辞典》(第6版)的解释是这样的:奘,zhuǎng,方言,形容粗而大:身高腰奘│这棵树很奘。

刻意用错字等于糟蹋成语

很多广告词,都会把宣传语与自家商品结合,让琅琅上口的语词,浅移默化地进入库人的脑袋,而这类刻意的错字广告,更改成语即是时代颇为时髦的活动。

例如:

一箭如故,一箭钟情(箭牌口香糖广告语)

骑乐无穷(某摩托车广告语)

衣名惊人(某服裝广告语)

饮以为荣(某饮品广告语)

默默无蚊(某杀蚊剂广告语)

百衣百顺(某名牌服装广告语)

可是也不能改字改得太过,若“志在必得”成了“痔在必得”,“别无所求”成了“鳖无所求”,趣味低级,简直糟蹋成语。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