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市融媒体中心
2024-12-02 10:50大雪节气即将来临之际,记者走进彝良县洛泽河镇雄块村,公路两边的花椒林里、苦柑树下长满了白地瓜(俗称“地瓜”)藤、小麦苗,村民正在忙着挖地瓜,摘苦柑,为花椒树修枝,为小麦地浇水,处处呈现出一派农业生产的繁忙景象。
记者从县城乘车,10多分钟就来到了雄块村二坪子村民小组,公路边正在进行地瓜交易。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群众李银亮开着小货车前来收购地瓜,50岁的他今年已收购了1万多斤地瓜拉到威宁县城售卖。他说:“雄块村的地瓜深受威宁市民的喜爱,这里的收购价在1元左右,拉过去能卖2元左右。”二坪子村民小组村民吴守镜今年种了10多斤地瓜种子,当天卖了700多斤地瓜给李银亮。吴守镜说:“今年天气不太好,地瓜产量不如往年,以前我家每年光卖地瓜就有1万余元的收入,今年只能卖6000多元。”据了解,11月28日这天,半坡村民小组村民吴某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挖出了3000多斤地瓜,全部卖给了来自贵州的收购商。
在二坪子村民小组旁边的青岗村民小组,一棵棵2米多高的柑橘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苦柑,60多岁的吴仕龙摘下几个苦柑递给记者说:“我这片林子里的苦柑,大部分都被预订了,一到周末,他们就会开着车过来采摘,10元一斤。”据吴仕龙介绍,由于当地特殊的土质条件,他们家种植苦柑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因雄块村种植的苦柑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当地人都喜欢吃,摘下来后如果保存方法得当,可以存放一个月左右,如果放冰箱冷藏,到过年都还很新鲜。目前,吴仕龙家种植有6亩多苦柑,其中3亩地套种了地瓜。冬季是挖地瓜、摘苦柑最忙的时候,一年下来,吴仕龙家苦柑收入有2万元、地瓜收入在1万元左右。
产业振兴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雄块村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条件,引导村民合理布局、集中连片发展花椒、苦柑、地瓜、小麦四大地方特色产业,帮助村民在外出务工的基础上有一份保底的农业收入。雄块村党总支书记杨昌盛介绍,目前雄块村种植有花椒8000多亩、小麦2200亩、地瓜2000亩、苦柑1200亩,四大产业的产值今年可望达到6400万元以上。
顺着盘山公路来到海拔1100多米的火烧坡村民小组山顶,放眼四周,层层梯田里绿油油的麦苗特别惹人喜爱。小麦是雄块村的传统产业,该村是昭通市种植小麦较多的村之一。洛泽河镇挂包雄块村的干部说:“雄块村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由党员带头推广小麦种植新技术,政府今年免费发放麦种14300余斤,覆盖了18个村民小组的农户。”
还未到大园子村民小组郭友才家,远远地就听见了磨粉机的声音。来到院坝,晾晒着的一排排面条飘出一阵阵麦香味。郭友才的妻子吴明珍一边晾晒面条,一边向记者介绍说:“我13岁就学着擀面条,已经擀了40多年了。现在没有年轻人愿意跟我们学,我们精力也有限,慢慢地,擀面条的手艺可能要失传了。”据郭友才讲,他们家今年种了100多斤的麦种,有7.2亩地,树下、路边、地角都种上了麦子。“我们家的面条作坊主要是为了方便周围的邻居,大家背本地麦子来请我们加工,我们每斤只收0.5元加工费,10多年都没有涨价了。”郭友才说,他们每年磨麦子擀面条10多万斤,生意虽然很好,但一年只有5万多元收入,除去电费和机械磨损维修费,只有近3万元的辛苦费。
瓜熟、柑黄、麦浪翻滚面条香,虽然已是冬闲之际,但善良的雄块人民仍然辛勤劳作着,在这块土地上收获着自己的幸福。
昭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陈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