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进入专题
 导航

大家谈|在保护与发展中焕发古城活力

 2024-12-01 09:34  来源:昭通新闻网

古城作为历史的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保存着大量的历史建筑。近年来,全国各地对古城进行修复与开发的热情不断高涨,古城修缮复建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这让大众对古城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与憧憬。

古城既要保护也要发展,这既是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然而,在古城修复与开发的过程中,既有丽江古城、平遥古城等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优秀典型,也存在“拆古建新”“大拆大建”等损害古城历史遗迹、破坏空间格局的反面事例。因此,笔者认为,在古城的修复和开发中,应做到保护与发展相互协调。

保护古城的历史文化,注重文明传承。古城中的历史文物古迹,一旦遭到破坏,便很难恢复,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在古城修缮过程中,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搞大拆大建。要坚守文物安全红线、底线,提前做好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不仅要保护好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要尽可能保持古城的街巷空间格局和历史建筑风貌特色。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古城留下记忆,让居民记住乡愁。

利用古城的历史文化资源,促进古城经济发展。古城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的支撑。无论是居住在古城里的人,还是到古城观光旅游的人,温馨舒适的环境才能让人愿意留在古城、来到古城。有人的地方就有商业交易,就能带来经济效益。而有了经济的支持,才能更好地保护古城,从而形成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古城修复与保护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与民生需求紧密结合。要将改善古城人居环境与发展旅游有机结合,在保障古城居民安居乐业的同时,更好地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同时,要挖掘古城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新场景、培育新业态、激发新活力,进一步增强游客的体验感,提升古城的吸引力,让古城真正“活”起来、“热”起来。

古城修复与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把准方向,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原则,做到保护优先、合理利用。通过传承历史韵味、强力塑造文旅优势,聚人气促发展,让古城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作者:龙 萍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陈允琪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陈允琪
责任编辑:单娟
标签 >> 评论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