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冬游云南旅居昭通|昭通:冬游理想地 “四个昭通”等您来

 2024-11-26 09:58  来源:昭通新闻网

编者按:暖冬如春,阳光明媚,江风习习。11月18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巧家县金沙江七里漂浮码头,召开“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冬游云南 旅居云南”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推荐“冬游云南到昭通”。今天编辑一组相关报道,欢迎大家来昭通旅居,感受冬日的韵味与金沙江的磅礴之美,品味“大美昭通”。


昭通,一个名字里蕴含着光明和通达之意的城市,在全省具有“五个第一”的鲜明特点。昭通是中原文化进入云南“第一关”,是中央红军入滇“第一站”,是人力资源云南“第一多”,是绿色电力云南“第一强”,是硅磷资源云南“第一富”。

近年来,昭通立足“一山、一城、一址、一江”的资源禀赋,努力把大山包打造为5A级旅游景区,更好展示乌蒙磅礴的“大昭通”;努力把昭通古城创建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更好展示文化厚重的“老昭通”;努力把扎西会议旧址申报为国家文保单位,更好展示革命圣地的“红昭通”;努力把金沙江高峡平湖打造为精品旅游线路,更好展示水韵秀丽的“美昭通”,持续叫响“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冬游昭通,来一场寄情山水的视觉之旅

昭通位于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抬升的过渡地带,特殊的地理条件,孕育了大山、大水、大峡谷的自然景观,形成了一幅幅雄、险、奇、秀的美丽画卷。

黑颈鹤之乡大山包的壮阔与奇秀,金沙江的蜿蜒与流长,国家级森林公园铜锣坝的静谧与舒适,世界天麻原产地小草坝的独特与多彩,“交通博物馆”豆沙关的奇妙与厚重,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3座世界级水电站托举的500公里高峡平湖景观,这些都是大美昭通的名片。

冬游昭通,饱览乌蒙山高、金沙水长的视觉印象。

冬游昭通,来一场气候宜人的安逸之旅

昭通平均海拔1950米,年平均气温11.6℃,境内昭阳、巧家、镇雄、大关、水富等地均有温泉,是康养旅居的重要目的地。冬季旅居又以昭阳区和巧家县最具代表性。

昭阳区地处暖带,年日照1700多个小时却夏无酷暑,冬季同样阳光普照。“高原精灵”黑颈鹤,作为世界上唯一生活在高原的鹤类,对昭阳区大山包情有独钟,把这里视作冬日最佳的栖息地。

巧家县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21℃,冬无严寒,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后蓄水形成的高峡平湖,形成了“一面山、一江水、一座城”的奇妙景观,赢得了“水上天堂、避寒胜地、西部三亚”的美誉。

冬游昭通,早上看雪赏鹤、下午游湖临江、晚上泡汤养生,享受一场感官盛宴。

冬游昭通,来一场滋养心灵的文化之旅

从公元前135年汉武帝设立朱提县至今,昭通已有2150多年历史。

自秦开“五尺道”、汉筑“南夷道”以来,昭通便是中原文化传入云南的重要通道,是早期云南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被称为“寰宇稀世之奇珍”的汉孟孝琚碑、“上古遗存天下奇迹”的僰人悬棺、“五尺道”上的马蹄印、闻名千年的朱提银,无一不在昭示着昭通历史文化的辉煌和厚重。

近代以来,1935年2月在威信县召开的“扎西会议”,改组党中央的领导特别是军事领导,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新阶段。昭通大地还哺育了抗日名将罗炳辉和爱国将领龙云、卢汉、曾泽生等杰出人物,形成了备受关注的“昭通作家群”和“昭通文学现象”,并被授予“文学之乡”称号。

冬游昭通,触摸历史文化的鲜活印记。

冬游昭通,来一场唇齿留香的美味之旅

昭通自古就是出滇入川的重要通道,是内地通往南亚、东南亚和云南通往内地的双向大走廊。特殊的地理位置,让昭通商贾云集、马帮四至,天南海北的美食在这里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昭通美食。

昭通美食,既有川菜、黔菜、滇菜的精髓,又有独特、包容、从容的特点。最具代表性的昭通小肉串,以其独特的鲜、香、嫩俘获了广大食客的味蕾。

每天从油糕饵块、稀豆粉的叫卖声中醒来,中午流连于高原生态烤全羊、八大碗等昭通招牌菜,晚上又在威信烙锅、昭通小肉串的烟火气中沉醉。更不用说,豌豆凉粉、牛肉干巴等众多美食珍馐,让老饕们一尝难忘。


昭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忠华 通讯员 姜连聪 文/图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单娟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