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羊城晚报
2017-03-20 16:15关于“明星天价片酬”的话题,最近从“影视圈”烧到“综艺界”。去年曾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综艺明星片酬疯涨现象,再次被翻了出来。某制片人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也曾说过:“这个市场的现状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抱怨的人多,解决问题的人少。”而不少网友关注的焦点则是综艺节目质量下降的问题:“明星都是给惯出来的。对观众来说,关键是现在的节目还越来越难看!”
行业现状
没有钱,一定请不到明星
2015年,全国综艺节目只有200余档;到了2016年,数据翻了一番,达到400余档。随着网络综艺日趋火爆,业界普遍估计,这个数字在2017年将继续上升。某知名节目策划人去年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就道出了市场增量与明星片酬的关系:“电视台和网络的综艺节目增速明显,但明星是有限的。大家都想抢一线明星,他们的身价上涨是必然现象。”该策划人认为,中国观众对明星的依赖也是一个决定因素:“观众这几年已经养成了唯明星论的收视习惯。有明星就有话题,有话题就能赢得收视和点击。”
早在前年,综艺明星高价片酬的现象已经闹过一阵子。有消息称,邓超录制《奔跑吧兄弟》的片酬是每集100万元人民币,而韩国版《Running man》的刘在石,1集收入约为6万元人民币。据说,邓超这个价码还算是“友情价”,国内知名制作公司项目负责人H女士透露了当时综艺节目明星的市场价格:“准一线明星的价格为2000万元起,而国内一线大咖的报价都是3000万元起。”某艺人统筹也透露,“跑男团”中某位男艺人参加其他综艺节目的要价是“至少300万元一期”。
有消息称,现在一线艺人拍一季综艺节目的片酬,相当于一部都市剧的制作费用:“综艺片酬每期500万元以上,参加一季10到13期节目,拍摄不超过30天,但片酬相当于拍了一部完整的电视剧,在5000万元到8000万元不等。”现在艺人都会“明码标价”,每个咖位都有固定的价位,如果要在节目中加入额外的表演,经纪团队都会要求制片方“涨价”。因此,综艺节目跟影视剧面临同样的窘境——艺人赚钱,制作缩水。
有了钱,不一定请到明星
某综艺节目制作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毫不讳言:“‘敲明星’是导演前期工作的重心,现在可能要提前半年敲档期。”(注:“敲明星”意为节目导演带着提案上门跟明星经纪团队或明星本人沟通,随后针对有意向的人选谈价格、档期。)在这位制作人看来:“许多明星上综艺节目就是为了‘捞热钱’,不可能像拍电影一样为艺术追求而自降身价。”
相较而言,一线明星参加综艺节目会更加慎重。例如,林青霞参加《偶像来了》,刘嘉玲参加《我们来了》,张国立、王刚、张铁林“铁三角”先后亮相《王牌对王牌》和《非凡匠心》,陈建斌加盟《一年级毕业季》,隐退娱乐圈多年的李亚鹏去年参加了户外生存体验真人秀《我们的法则》……这些大牌明星对参加综艺节目的要求相当高,还有一些艺人有自己的形象规划,比如庾澄庆只参加与音乐有关的综艺节目。因此,即使制作方有钱,要请到大咖明星还是相当困难。
据某制片人透露:“一线大牌不是你给钱他就会加盟的。”据说,为了劝说一位女歌手重登舞台,某节目的导演足足说服了一个月,才终于让她答应“试一试”。
业内
观点
泡沫多,总有一天会破
对于综艺明星天价片酬问题,不少业内人士都曾站出来说话。原湖南广播电视台台长欧阳常林就曾对准节目制作过分依赖明星资源、明星出场费不断刷新、制作成本疯涨等行业现象指出:“现在‘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明星出场费不断刷新。产品成本急剧增加带来的高风险门槛,使得二三线卫视做不起节目。”一手打造出《爸爸去哪儿》的金牌制作人谢涤葵在接受采访时也曾吐槽:“明星片酬把制作费抬得这么高,肯定有玩不下去的一天。”
但是,一年过去,高片酬一直没刹住车,反而愈演愈烈。某制片人在接受采访时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如果出问题,不单是明星的问题,一定是整个产业链的问题。泡沫太多总有一天会破。”还有制片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接道出买方市场的行为逻辑:“现在这个市场就是:你不给这个钱,人家给得起。客户有钱,只认明星砸钱,1000万不来,就给2000万。”该制作人直言:“很多明星通过抬高身价来婉拒一些水准较差的节目,但后来发现多高的价人家都出得起。现在节目多、竞争大,明星身价自然上去就下不来了。”
另一方面,业内人士也承认,制作费向明星片酬倾斜,会使综艺制作陷入恶性循环。“毫无疑问,优质的综艺节目总是以内容驱动资本,而不是资本驱动内容。无论影视剧还是综艺节目,内容才是第一生产力。谁都和钱没仇,但市场规律应该是资本为内容埋单。”一位制片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