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阅读昭通·视界丨街巷志⑰永胜街,历史辉光映照今朝烟火意

 2024-11-22 16:21  来源:昭通日报

在昭通古城,充满浓郁文化气息并流传至今的街名很多,有反映百姓生计的,如铁匠街、毛货街、杀猪巷、打猎巷等;有注重启发民智的,如怀远街、文渊街、启文街、崇义街等;有表达良好祝愿的,如云兴街、泰来街、寿福巷、东升街等。但,像永胜街这样的街名却不常见。

永胜街顾名思义,意味着永久胜利,因为有这么好的寓意,所以这个名字被沿用至今。

(一)

永胜街,是一条老街,与建设北街平行,南北向,总长约300多米,宽4米。街道的南段始于建设北街和东正街交叉口,北与集贤街、大局街交会。相比建设北街的繁华,永胜街则显得有些恬淡与宁静。街道两旁,是清一色的砖房,独门独院。有的门脸经过装修,外观增添了一些现代元素。有的则维持着老房子的旧格调,青砖黛瓦,诉说着老城不凡的春秋。

就房屋本身而言,这条老街上最显眼的建筑,非属如今的昭阳区第三幼儿园不可。

昭阳区第三幼儿园位于永胜街中段,门牌号为7号,坐西向东。20世纪50年代,这里曾是昭通市幼儿园建园之地。“规模不大,生活很好。”在永胜街居住了70余载的彭世刚对这所幼儿园的印象便是这8个字。20世纪60年代,幼儿园搬迁后,这里成了昭通城区最早的一所小学——昭阳区第一小学的所在地,随着城市的发展,面积不大的校园早已容纳不下那么多的孩童。2017年,昭阳区第一小学搬到新校区后,这里安静了一些,只有高大的槐树静静地等着,等着属于它的新使命。2022年,昭阳区第三幼儿园开园,“槐爱润童·槐梦启智”的园训让那些曾在这里上过小学的父母又把自己的孩子送进了这所幼儿园。

值得一提的是,校园内的那棵国槐。

那是一棵百年老树,枝繁叶茂,昂然挺立。四人合抱粗,树龄350年。当校园里传出新的欢声笑语时,老槐树又被赋予了新的使命,陪伴好校园内的每一位孩童。同时,老师也希望学生们要像昂然挺立的国槐一样,无论寒冬酷暑、风雨晨昏,都始终充满生机,昂扬向上。如今,人们一踏进这所幼儿园,便能望到这棵国槐雄伟的身姿,大树成了永胜街7号最抢眼的标志。

之前,永胜街是古城内一条南北向的街道。后来,为满足现代交通工具发展的需要,建设北街应运而生,永胜街的交通功能彻底“散失”。眼下,居住在这里的年轻人,大多骑电瓶车出行,而长期生活在此的老人,因为迷恋老城的慢生活,舍不得离开熟悉的环境,成为老城最坚定的守望者。这里,闹中取静,街巷密布,四通八达,出行便利,去老城内的任何地方,都不必借助代步工具,走几步便可到达。

(二)

不管你从南至北,还是从北到南,几分钟便能走出永胜街。300米的小巷,一间间在悠远时光中沉淀的老房子,在冬日暖阳下,形成深深浅浅的光影。

老住户在阳光下悠闲地择菜,温顺的狗儿也变得慵懒,在巷子里遇见老邻居,总要热情地交谈几句。不少门前的花盆里,种植着花卉、绿植和蔬菜,待冬去春来,将重新焕发生机。寂静的巷子虽无言,却在随处可见的厚厚的青苔里,述说着旧日的过往。

资料记载,旧时永胜街上的大户人家,莫过于曹氏家族。在古城指挥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曹氏后人居住的宅院,今年76岁的彭世刚正坐在庭院中沐浴着冬日的暖阳,他向我们讲起了他的七外公——曹观海。

今天的昭通人,或许不清楚曹观海,但一定听说过他修建的二十五孔引水桥。

1910年,曹观海考入云南高等工矿学堂,1913年毕业后分配到个旧锡务有限公司工作。1918年,为改变矿石运输靠人背马驮的落后方式,曹观海亲自勘测,利用山势的高低落差,主持迁建马拉格到老阴山的空中索道。工程历时2年竣工,每天可运送矿石300多吨,不仅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还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曹观海工作认真负责,而且待人和善,乐于助人。东陆大学矿冶系学生到公司实习,他毫不保留地将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耐心地教给他们;他自己拿出滇币8200元在郊区购置了墓地,解决矿工死后墓地难寻的困难……因青少年时期,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曹观海立志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1942年,曹观海辞职回到昭通,经他呼吁,于次年成立昭通水利委员会,他在水利委员会内义务服务。他多次实地勘测,制定一系列兴修水利的计划,后来,他带人整治大龙洞水闸,让出水量比原来增加2倍多,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田灌溉用水困难。1944年,修建从大龙洞直达县城的水沟,以供城镇居民饮水。经他设计、指导施工,在城北修建了全长250米的二十五孔引水桥工程,并在城北修建沉沙池、滤水池、蓄水池等配套工程,历时4年完成。1948年,曹观海筹集资金,组织人员,并聘请罗竹雅协助,对利济河弯曲的河道进行“改弯就直”工程,历时1年,改修河道15公里,并沿河增设了滚水石坝,以利灌溉。同年,他与鲁甸协商,成立昭鲁水利联合协会,对昭鲁大河进行综合治理。他出任工务课课长,亲自勘测,绘制图表,修复桃源水库、扩修昭鲁大桥。

……

彭世刚的讲述一半来自他的母亲,一半来自县志。

在广袤的昭通大地上,曹观海日夜兼程、无畏风霜,只为灌溉之水顺畅流淌,只为民众的笑容在心中绽放,只为百姓的梦想在希望的田野上飞翔。如今,曹氏后人依旧生活在这里。

(三)

永胜街50号是个特别的地方,这里曾是朱君和、朱君毅的故居。

朱君和,原名朱瑞礼。生于1919年农历9月14日,逝于1997年4月25日。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孜孜不倦、殚精竭虑致力于文化事业的一生。少年时代,朱君和跟随马帮,步行到昆明求学,就读于昆明师范学校;1937年10月参加中国抗日民族先锋队,从此走上革命道路;抗战期间,他就读于华中大学文学院(华中大学为今华中师范大学前身,抗战期间南迁至云南大理喜洲办学)。1939年1月,朱君和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昆明、宣威、昭通等地从事地下工作,曾任昭通中心县委委员、滇东特支委员、昭通县工委书记等职,公开职业为中学教师。1950年4月,朱君和任大关县县长。后历任《昭通报》总编辑,鲁甸、绥江县委书记,昭通地区文教局副局长。他于20世纪50年代创作了山歌剧《大寨农民翻身记》,一直在昭通传唱……

朱君和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无论风吹浪打、饱受磨难也矢志不渝。在子女困惑之际,朱君和深情地说:“为了共产主义事业,我奋斗了一生。我们的党是好的,你们要坚信。无论爸爸怎么样,你们都不能变心。”

朱君毅,生于1916年,昭阳区人,1938年春加入 “民族解放先锋队”,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公司职员、学校教员等职业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为发展壮大党组织作出了积极贡献。1942年,朱君毅离开昭通,考入昆明西南联大外语系,在校期间按照中共云南省工委的指示,积极从事宣传教育、联络进步学生的工作,主持过冬青社等进步社团工作,参加了“一二·一”学生运动等。1949年,他受中共云南地下党组织的委派到滇东北军政干校任校委会委员,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32团政治处主任。

1950年后,他先后任绥江县县长、永胜县县长、云南省委组织部科长、中共西南局组织部科长等职。在担任县长期间,他深入农村,发动群众,组织土改,巩固刚建立的人民政权。1954年,因工作需要,朱君毅调到外交部工作。先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瑞士大使馆二等秘书、驻中非大使馆一等秘书、外交学校国际法教研室及国际关系史教研室主任、外交部亚非司处长等职。在中非发生政变时,他作为临时代办,立场坚定,与新政权谈判,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和外交人员的合法权益。在外交学校从事教学工作期间,他刻苦钻研,组织编写出版了《战后国际关系史》一书。1989年12月,朱君毅在北京病逝。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在抗日救国的路上牺牲的革命先烈和前辈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四)

永胜街东西两侧与多条巷道相通,比如集贤街、大局街、东正街、朝阳街等,若是时间充裕,可以随便拐进一条巷子,感受昭通古城的蜿蜒曲折。漫步巷子,遇见的人,看到的花,听到的家长里短,都是这条巷子的魅力所在。

推开永胜街31号的大门,一个传统的四合院显露在眼前。整栋房子是木结构的瓦房,木板壁,木窗楞。整栋房子的木板刷了朱红的木漆,虽然已经褪色,但依然不失庄重大气。瓦檐上翘,檐上雕刻着花纹,支撑瓦檐的大红柱子下面有石墩(柱础)。房屋坐北朝南,正中是堂屋,两边有两个耳房,一个耳房连接着厨房。四合院的中心区域是天井,天井是一家人活动最多的场所。天井分上下两部分,上面的一部分是向南敞开的一个半开放空间,通常称这个区域叫“廊檐”。廊檐的顶与正房的顶连为一体,为瓦房顶,天气好的时候一家人坐在廊檐上,夏天纳凉冬天晒太阳,一家老小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很是热闹……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这座四合院不知接待了多少亲朋故交以及乡绅名流。

如今的永胜街,虽然少了旧日的市井喧嚣,倒也多了份难得的静谧。置身巷子里,电动车的声音不时传来,还有骑着三轮车走街串巷的手艺人,朴实的笑容,远去的背影,凝结成永不老去的情怀。


昭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唐龙泉飞 杨明 毛利涛 文/图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周万琴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周万琴
标签 >> 街巷志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