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4-11-18 14:17百行德为首,万事法为先。近年来,永善县始终坚持“普法为了人民、普法依靠人民”理念,聚焦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从打造普法阵地、建强普法队伍、创新普法模式入手,加大全民普法力度,不断扩大法治宣传辐射面,释放普法新动能,走出了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普法新路子,让法治阳光温暖千家万户,不断增强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截至目前,全县开展各类法治宣传5059场次,覆盖群众19.9万人次。
打造家门口普法阵地
让群众学法更便捷
“法律条文本来是晦涩难懂的,但通过法治长廊、文化墙以图片、绘画、故事等形式将其表现出来,就容易理解了。”永兴街道校园社区居民赵大姐一边逛大瀑沟谷地公园,一边告诉笔者,她就住在附近,每天晚饭后,都会陪着家人到公园逛一逛。
普法春雨,润物无声。为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法治文化熏陶,不断提高群众法治思维和法治素养,永善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争取资金,线上线下结合,持续加强基层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构建“三式”(休闲式、互动式、立体式)法治宣传教育新模式,以文化涵养法治,以法治浸润人心,让群众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法治文化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感染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永善县因地制宜,打造“休闲式”法治文化阵地。充分发挥地域特色、城市风貌,将“法”与“景”有机融合,在景观中注入法治文化元素,打造传统文化与法治文化融为一体的大瀑沟谷地法治文化公园,形成一个开放式的户外法治文化知识宣传阵地,通过简洁易懂的语言和形象直观的图片,将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通过法治文化宣传栏、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墙等形式呈现出来,让广大市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受到法治教育。在此基础上,坚持典型示范引领,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元素精心设计打造,建成法治文化一条街5条、法治文化广场18个、法治宣传长廊15个、法治文化墙33面、法治图书室143个、法治宣传栏187块,全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寓法于乐,打造“互动式”法治文化阵地。永善县聚焦青少年学生群体,以“利剑护蕾”专项行动为契机,在县知临中学、县第一中学、县示范小学、县城南小学、县民族小学建成青少年法治教育示范基地,采用文字、视频、图片、动漫等文化形式,把对未成年人的“六大保护”、青少年违法犯罪、校园欺凌、毒品犯罪的危害和预防等法律知识和法治精神展现出来。同时,以“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为主题,组织开展“普法宣传进校园”活动,执法人员结合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未成年人应如何有效预防沉迷网络游戏、区分盗版图书进行指导,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合理使用网络,自觉抵制网络中不良信息。组织开展校园“模拟法庭”实践活动,通过“零距离”感受庭审现场,“沉浸式”体验庭审模拟的方式,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法律知识,在轻松氛围中接受法治文化熏陶,提高法治思维和法治素养。
影音结合,打造“立体式”法治文化阵地。积极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用好用足新媒体平台,构建立体化、全方位、多角度的“线上普法”矩阵。微信公众号平台适时更新推送宪法及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和道路交通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内容;开设《每周说法》电视栏目,编辑推送“喝酒要注意搞不好要喝出法律责任来”“出门打工不容易多懂法律保护您”“电信网络诈骗重预防莫等被骗悔断肠”等视频6期,制作普法宣传小视频10个、普法小故事音频62个,以小案件阐述大道理。结合乡村实际,不断延伸普法触角,用好抖音、快手平台,积极探索具有本土特色的普法模式,先后打造了细沙乡“张干部普法”、团结乡“超哥说法”等地域普法品牌,以“接地气”“够有趣”“更精准”的普法方式,输出更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普法内容供给,持续营造法治建设全民参与氛围。
建强家门口普法队伍
让群众学法更直观
“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一律不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8月15日,在永善县文化和旅游局五楼会议室,执法人员以常发生在市民身边的案例为题材,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向前来参加培训的文化市场从业和管理人员“以案释法”,现场解答参训人员的各种提问,普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进一步提高大家辨别是非、保护自我的能力。“执法人员深入浅出的讲解,不仅让我懂得了与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还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经营者,一定要遵守法律、规范经营,走好自己的经营路和人生路。”参加完培训后,龙城网吧负责人张大哥深有感触地说。
为全面提升普法实效,更好地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永善县积极探索普法新路子、整合普法新资源、凝聚普法新合力,坚持“五支队伍”(阳光庭审队、五老宣讲团、法律明白人、五老乡贤、治安志愿巡逻服务队)齐上阵,广泛开展“六进”(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景区)活动,用身边人、身边事,融入本地话、口头禅、顺口溜等,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宣传,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反对餐饮浪费、铺张奢侈,抵制大操大办、高额彩礼、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
“阳光庭审队”巡回乡村普法。永善县法院系统坚持“谁执法谁普法”原则,常态化到乡村开展“阳光庭审”,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桧溪法庭结合当前婚约彩礼较普遍的实际,在青胜乡玉盘村审理一件婚姻家庭纠纷,邀请人大代表、村民代表现场旁听。在全面查明事实和精准把握争议焦点的基础上,以情以理组织调解,促成纠纷和谐调处,并利用休庭时间向旁听群众普及高额彩礼造成的不良影响及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引导群众杜绝攀比心理,树立文明新风,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五老宣讲团”守护绿色校园。“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汤云贵躬身力行,团结39名退休干部,组建“五老宣讲团”,把宣传宣讲和关怀服务融为一体,送文化、送温暖、送健康、送平安,打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金字招牌”。今年以来,宣讲团先后深入各学校、福利院等开展国防教育、家庭教育促进法等各类宣讲50余场次,受益学生达4万余人次。
“法律明白人”穿梭村头巷尾。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把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及队员、包村工作组成员、村(居)民小组长、党员、致富带头人、优秀退役军人、德高望重的乡贤、群众代表等群体作为“法律明白人”重点培养,并加强法律政策、职业道德和调解技巧培训,不断提高899名“法律明白人”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五老乡贤”奔走邻里乡间。团结乡组建“五老乡贤”人民调解员队伍10支59人,聘请德高望重的84人担任邻里义务劝导员,充分发挥资历深、阅历广、威望高的优势,采用“拉家常+说法理、面对面+背对背、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融合法、理、德、情,巧妙地为群众化解矛盾纠纷197件,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红袖标”活跃千家万户。墨翰乡调整充实“红袖标”治安志愿巡逻服务队10支174人,“红袖标”活跃在乡村田间地头、群众家中,成为掌握治安动态的“信息员”“流动哨”“协防员”,把普法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真正做到“送法进村组,排查进千家,面访见万人”。截至目前,开展普法宣传10余万人次,走访重点人员5100余人次,排查并化解矛盾纠纷514件。
创新家门口普法模式
让群众学法更走心
“请听我说,冲动是魔鬼,情绪失控,后果不堪设想,人生难免会遇见很多风波,冷静应对才不容易犯错……”7月6日,永善县大兴镇老街社区居民刷的抖音里,传出一阵亲切熟悉的歌声。这首由驻村第一书记李廷波改词并演唱的《突然间的自我》命案防控版,成为该镇热门的“普法金曲”。
自“八五”普法开展以来,永善县始终从社会公众的角度去思考新时代普法工作,坚持提升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实时普法、公益普法、精准普法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具备本土特色的普法模式,逐渐打造出“改编歌、情景剧、小影院”普法“三板斧”,让普法活动实起来、活起来,让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和日常习惯,为法治永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普法改编歌,把“法”唱进群众心里。为将“高大上”的“法言法语”转化为“接地气”的“土言土语”,从而增强普法吸引力和参与度,永善县普法办、县司法局、县文旅局、县民宗局等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组织相关人员把法律知识写进歌词,配上耳熟能详的曲调,先后推出《“八五”普法山民歌》《民法典三字经》等一批普法改编歌,邀请汉、苗、彝等民族的音乐爱好者以各民族语言进行演唱,由于歌词通俗易懂,乐曲欢快流畅,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广泛关注,并获得一致好评。
普法情景剧,把“法”演进群众心间。组织引导城乡文艺团体围绕婚姻家庭、交通事故、防毒禁毒、防诈反诈、酒驾醉驾等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精心编排了防范电信诈骗小品《你可千万要小心》、快板《清风颂》、情景剧《天上不会掉馅饼》等文艺节目,深入乡村、社区、学校和易迁安置点开展巡回演出14场次,让更多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普法小影院,把“法”放进群众心底。细沙乡、码口镇充分利用投影仪,组织群众观看家庭和睦影片和普法小视频,用新颖、形象、寓教于乐、“眼见为实”的方式将尊法、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观念植入群众内心,实现普法宣传的“可视化”与“接地气”相融合。截至目前,两乡镇已开展“小影院”“可视化”普法活动110余场次,覆盖群众13200余人次。
通讯员:黄桦 张萍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