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昭通大关:党参鼓起“钱袋子” 群众过上好日子

 2024-11-16 11:14  来源:昭通新闻网

近年来,大关县靖安镇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将党参、大黄等中药材打造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初冬时节,正值党参丰收季。在大关县靖安镇松杉村中药材种植基地,随处可见群众采收党参的身影。一直以来,松杉村部分村民都在零散种植党参,但始终没有形成规模,收益也不稳定。近年来,松杉村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统筹整合土地、资金、人力、技术等要素,规模化种植党参、大黄等中药材,建设种植基地,既方便管理又保证了经济效益和药材质量。

村民李秀海是村里的种植大户,其通过流转土地种了100多亩党参,因为集中采收党参,用工量大,本村工人不够用,自己到靖安安置区找来20多个搬迁群众务工。

种植基地里,县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周应美正指导群众采挖党参。她指着地里一堆堆新鲜的党参笑着说:“优质的党参,狮子头明显、环纹突出,条大、匀称,这就是最好的党参了。”

通过标准化种植,党参品质得到极大提升。在打开市场的同时,也带动了群众增产增收。“现在我们的党参已大量上市。由于品质好,收购商也乐意来收购。现在党参的产量提高了,价格也好。我们的党参主要销往甘肃、广东,经过这几年的不懈努力,市场也打开了,不愁销路。”村民泰友书喜笑颜开地说。

松杉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扩大蔬菜、中药材等农产品种植规模,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方式,通过统一种植、统一采收、统一销售模式,带动村民抱团式、规模化发展。

“在我们村民小组,家家户户都种有党参。我流转了70余亩土地种植党参。目前正是党参采挖的季节,我聘请了50余人参与党参采挖工作,预计一年的务工费支出将达20余万元。”小金瓜村民小组的种植户王远能介绍道。

“今年,松杉村党参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覆盖6个村民小组,每亩产量1吨以上,产值2万多元。”松杉村党总支书记林光富说,通过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方式,不仅带动了产业发展,还解决了当地大龄劳动力及周边无法外出人员的务工问题。

截至目前,靖安镇种植中药材7000余亩,其中党参2200亩,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6万余亩。

产业兴、农民富。党参鼓起“钱袋子”,群众过上好日子。下一步,靖安镇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增强产品竞争力,做强、做优产业,持续优化中药材产业区域布局,完善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党参、大黄、当归等中药材产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通讯员:陈绍金 何桂花  文/图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聂学虎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