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日报
2024-11-06 11:20自“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以来,彝良县制定下发了《彝良县“万企兴万村”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万企兴万村”行动领导小组,明确了县工商联、县农业农村局、金融机构、乡镇(街道)及结对企业的职能职责,制定了具体的目标任务,完善了相关工作措施,为行动的顺利开展指明了方向。
在“万企兴万村”行动措施上,重点突出产业就业。立足彝良优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按照县委“4+N”(即以天麻、竹子、花椒、肉牛4大产业为主,其他产业为辅)农业产业发展布局,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有机天麻种植示范认证面积8万亩、花椒种植面积50万亩、笋用竹林种植面积100万亩,肉牛存栏9万头,4大产业实现综合产值71亿元。全县120家企业、180家合作社与“三类对象”建立“双绑”利益联结机制,覆盖率达99.8%。通过农业产业基地推动“万企兴万村”行动,重点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做文章,确保群众收入来源稳定,减少返贫风险。
在“万企兴万村”实施主体上,重点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制定出台了《彝良县学习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结合“万企兴万村”行动,出台有力政策措施、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培育和壮大巴食川珍、高山绿化、鑫水月等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作用,将一些重点村纳入农业发展重点基地,融合农文旅村庄建设发展规划,形成基地和市场两头带动的良好效果,使企业得到发展的同时,推动重点村经济实现提升。
在“万企兴万村”行动效果上,重点突出合作共赢。把农民得实惠作为落脚点,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由企业带动群众一起干,通过企业的帮扶逐步达到“生活富裕”的目标。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种植户”的经营合作模式,构建多元合作关系,促进企业和群众形成稳定、牢固、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使企业在“输血”中逐步实现“造血”功能,助推村企共同发展。
近年来,彝良县积极探索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新途径,广泛动员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人士投身乡村振兴,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搭“台子”强保障,构建“服务链”。完善彝良县“万企兴万村”行动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围绕“万企兴万村”行动中的难点和问题,今年2月召开了“万企兴万村”行动推进会,搭建政、村、企交流平台,支持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制定出台了《彝良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管理办法》《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彝良县领导班子挂钩联系民营企业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切实为民营企业解决了一系列实际困难和问题,有力保障了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壮大。同时,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千万工程”建设,2个示范乡镇、9个精品示范村、80个美丽村庄基本建成,6个农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启动建设,“云中苗寨”“红色阿都”“秘境宝藏”开园运营。
结“对子”担责任,释放“正能量”。组织30家民营企业与12个乡镇(街道)的27个村结对,确定了将高山绿化公司结对的龙海村和昭通市鑫水月商贸有限公司结对的漆树村作为“万企兴万村”行动示范点。高山绿化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种植户”的经营模式,依托绿美乡村三年行动,带动全村大力发展苗木种植,做到一个自然村一个品种,一条公路一个特色。共流转土地2000余亩,其中样板基地1000余亩,租用零星土地400余亩,带动391户种植户种植苗木400余亩。2022年以来,共发放群众工资310万元。鑫水月公司在漆树村开展水果种植技术培训4000余人次,建立了绿色有机花椒基地300亩,带动农户350户参与种植,最高峰用工200人。同时,帮助漆树村开展乡村旅游规划,以现有林果、水库资源为基础,争取把漆树村打造成彝良重点休闲旅游热点。鑫水月公司捐赠资金10万元用于“云中苗寨”的打造。
引“路子”抓产业,奏响“同心曲”。彝良县民营企业积极开展技术、管理、市场信息、就业、捐赠等帮扶工作,通过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引导民营企业与结对村群众联股、联产、联业、联营;借助民营企业资源优势振兴乡村产业。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体现了企业的担当和责任,30家结对企业共资助贫困学生18人,资助费用8.65万元;用于推进乡村振兴资金314.15万元,捐赠物资27.8万元,就地带动1000余人稳定就业。
通讯员:郭金 /文 彭洪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