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阅读昭通·专题丨携手共绘产业发展同心圆

 2024-10-28 16:00  来源:昭通日报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1989年,西南林业大学(以下简称“学校”)结对帮扶大关,转眼就是35年。这35年,是“积跬步至千里”,共同创造大关历史性变化的35年。35年来,学校把党建引领贯穿帮扶始终,各级党组织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帮扶什么、怎样帮扶、为谁帮扶等根本性问题,逐步找到产业帮扶的切入口、着力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党的初心和使命。

立足资源禀赋 强化系统谋划

“悬崖上求生存,峭壁上谋发展。”学校教职员工(以下简称“西林人”)在35年的亲身躬行、不断摸索中,始终坚持对农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情感偏向”,对大关现实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目光始终没有离开玉米、果树、筇竹、花椒、茶叶、蜂蜜等这些当地的农业资源和出门即入画的生态环境。

截至目前,大关县共有筇竹101.83万亩、茶园5.2万亩、花椒8.66万亩,为农业资源、可持续经营和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使筇竹成为百姓增收致富的民生产业、朝阳产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一代代西林人与大关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立足资源禀赋,强化系统谋划的结果。“山上有竹、山下有椒、文旅融合”是学校与大关共同绘制的产业发展蓝图。

大关,因其独特的气候特征,成为原始筇竹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占比达全球资源总量的50%以上。从三江口到罗汉坝,筇竹宛若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乌蒙山腹地的云海深处。在白菜每斤只卖几分钱的年代,筇竹笋因味甘鲜嫩,富含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每斤可卖4角钱而深受种植户的喜爱。1984年,筇竹被《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列为首批保护竹种之一。1991年,西南林学院(现西南林业大学)薛纪如教授先后多次带领学生深入大关等地进行调查研究,获得了筇竹资源分布第一手资料,先后命名了筇竹属、香竹属、铁竹属、贡山竹属4个新属。1993年9月至今,西南林业大学董文渊教授及其团队对筇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不仅填补了筇竹科学研究的空白,还实现了筇竹从濒危保护状态到产业化发展的重大转变。

正是因为在“人无我有”的条件下,学校与大关达成了一致意见,确定了以筇竹为主的竹产业为“一县一业”发展战略并进行规划。在西林人的广泛参与下,大关县委、县政府编制了《大关县“一县一品”筇竹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围绕生态扶贫、科技脱贫和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减贫协同发展,最终实现了“人有我优”的华丽蝶变。

除竹子之外,大关还有一宝就是茶,在清代,翠华茶是上贡朝廷的贡品之一,翠华贡茶声名远播。西林人以《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为标准,仿照古茶树生态环境,在大关推广种植森林生态茶,蓝增全教授团队为大关茶产业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改造老茶园,为茶农、茶企提供森林生态茶管理和加工技术培训,引导企业做好“三品一标”认证工作,茶叶品质得到大幅度提升;西南林业大学古茶树研究中心示范基地——大关县虹阳茶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所生产的茶叶系列产品,2024年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与此同时,大关10个茶产品一次性获得10张“绿色食品证书”。标志着大关茶产业步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其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着力塑造品牌 提升产业质量

品牌是一个产业持续发展、走得更远的内在动力。35年来,学校始终把资源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思考、同推进、同落实,这既是教育工作者的敏锐和智慧,也是西林人的底气和自信,更是学校党委的远见和卓识。

如何守护好绿水青山,使之变成金山银山,这是学校和大关共同思考的时代之问、发展之问。学校协助大关制定印发《大关县竹笋及笋山管理工作方案》,协调县林业和草原局、自然资源、公安等相关部门,充分发挥部门职责,进行设点检查和流动巡查,加强山林管理,实现筇竹资源科学管护,进一步夯实“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基础;实行“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股权、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机制;校地一道积极探索“种苗+种植+加工”三大基地同步建设,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村集体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大户+农户”的产业模式,鼓励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和致富带头人带领发展,确保贫困户在龙头企业、大户的带动下,“流转土地得租金、投资入股得股金、参与种植得薪金”,多渠道增收致富,努力实现高度组织化、规模化发展。

35年来,西林人积极协助大关实施好品牌发展战略,不断深挖资源文化内涵,贯通资源、科技、市场要素资源,协助大关打造“乌蒙源生”品牌。2018年,用筇竹制作的圆竹家具及新型筇竹杖首次亮相首届世界竹藤大会,收获中外嘉宾高度赞扬,参展的筇竹家具被国际竹藤组织作为精美工艺品永久收藏,筇竹杖作为国礼赠送各国嘉宾。此外,学校倾力相助,协助大关成功申报“中国筇竹之乡”,筇竹笋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举办筇竹文化节,围绕筇竹文化的挖掘和创意,面向全国高校征集、评选创意设计作品,让筇竹文化的历史脉络和丰富内涵得到呈现,时代韵味和现实价值生机焕发。如今,大关已经培育出“乌蒙源生·至尊筇竹”“乌蒙源生·森林蜜”等市场认可度较高的品牌和产品。

注重科技赋能 增强内生动力

1994年,学校教授叶如欣主持推进包含11个品类、面积达26万亩的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工程体系,把柑橘、五倍子、杜仲、厚朴等经济林木种植作为其中重要内容,这是学校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有效探索和主动实践。

31年来,董文渊教授率领科研团队,活跃在林区一线,先后完成了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天然筇竹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研究与示范基地建设”专题、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珍稀濒危筇竹保护与退化竹林恢复技术研究”等10多个研究项目,取得的筇竹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生物多样性保护、良种选育与竹苗培育技术、天然林改造与人工林高效培育技术体系等一系列成果,填补了世界筇竹研究的空白,逐步掌握了筇竹的内在特征和生长规律,为筇竹资源高效培育和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针对筇竹育苗难度大和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研究团队成功研发了筇竹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这项技术涵盖了从种子采集、处理到容器苗培育的完整流程,为大关筇竹资源的高效培育、可持续经营和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为了让科学技术更好地服务群众,早在1990年,在学校的建议、推动下,大关县委、县政府在全县11个乡镇建立科技服务中心、77个村级科技服务站,每一个站配备一名专职科技辅导员,每年开办全县科技培训班,在昭通市率先形成以服务农业为主的科技服务体系。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在大关成立科技小院,组织校内外专家定期举办培训班,给予种植户现场指导,无偿向农户传授筇竹、花椒和茶叶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急需的农业实用科学技术。西林人用实际行动加深了山区群众对“科学技术是第ー生产力”的理解,不断提高了他们的生产水平与劳动技能。

2023年以来,学校明确每年划拨100万元作为专门资金,鼓励师生研发、设计与地方产业发展有关的机械设备。目前,学校师生已针对大关优势产业,确立了“筇竹竹材系列机加设备的研制”“筇竹折弯工艺探索及其折弯机研发”“玉米种子定向排列装置的研究”“玉米脱粒工艺的研究与脱粒机的研发”等20余个研究课题,研发完成筇竹折弯工艺探索及其折弯机设备等11台,在研核桃仁分级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及异物分拣设备17项,资助总额达43万元。

强化党建引领 助力人才支撑

为了更好地助力产业发展,学校着眼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地方发展、满足人民需求,学校党委强化顶层设计,推动党建引领成为服务新航向,在校内外形成统一合力。在校内,不断优化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物资采购机制,为大关筇竹产业发展扫清障碍、创造条件。2017年、2021年, 学校发挥专业、学科和人才优势,先后与大关合作共建大关县竹产业发展研究院、在校内成立筇竹研究院。两个研究院聚集植物保护、森林培育、森林经营等专业人才,为大关筇竹种质培育、产品开发提供了学术支持和前沿思考。在校外,主动协调机关单位、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为大关筇竹产业健康发展、内涵挖掘和资金争取搭建平台、拓宽渠道。大关脱贫攻坚期间,先后引进杭州所氏圆竹家具有限公司等优质产品加工企业、筹集资金1660万元。与此同时,学校及时总结经验,深化帮扶成果。2019年,学校“筇竹产业绿了荒山、富了百姓”项目入选教育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

35年来,大关同全国一道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辉煌成就中有着西林人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是西林人引以为荣的华章。目前,全县竹产业年综合产值超过20亿元,竹产业受益群众达17.3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72.5%。筇竹、花椒、茶叶、蜂蜜,一个个旧貌换新颜的传统产业让老百姓鼓起了“钱袋子”,让大关走出了一条富有当地特色、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乡村振兴之路。

昭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毛利涛 通讯员:冷瑾  文/图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周万琴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周万琴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