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地球上的红飘带丨云南昭通:历史厚植“红壤”,映山红因何绽放?

 2024-10-25 09:18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记者 欧霁娴)“威信老一辈人总是提起红军对百姓的好,让他们感动不已,特别是红军过水田的故事,几乎无人不知。”云南昭通威信县扎西会议纪念馆的一名讲解员说。10月21日至23日,“地球上的红飘带”云南采访团深入云南省昭通市的威信县、彝良县、镇雄县等地红色遗址,围绕追寻红色记忆、回溯历史故事、缅怀革命英烈,探寻当地红色文化传承不息背后的故事。

昭通市位于云南东北部,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红色基因传承不息,1935年2月,中央红军长征途经昭通威信,党中央在此召开了著名的扎西会议,此后,老一辈革命家转战乌蒙,留下了光辉足迹,红二、红六军团经过镇雄、彝良开展了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乌蒙山回旋战。

走进被誉为“红城”的威信县,这里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入滇第一县,拥有众多极具历史意义的红色遗址,而当地群众也仍在口口相传当年那些红色故事。“大家都说没有哪支队伍对百姓如此好,带路借物资……他们都给村民付报酬。”85岁的老人陈天才回忆道,1940年在威信县水田镇龙洞村出生的他,年幼时就不断从父辈口中听到关于红军长征过水田的故事,1984年,再回到水田镇镇政府担任办公室文书,在工作和生活中就不自觉开始记录那些故事,今年,他再次将之前厚厚的信笺纸找出,把曾经记录的将近40个关于红军长征时在水田与村民之间发生的故事进行整理。

陈天才整理手稿

“村民都因与革命先辈们有过联结而感到自豪,同时也希望曾经发生的这些事不会被后代们忘记,让红军长征精神能被延续和弘扬。”陈天才说,现在村里开始发展红色文旅,大家都说生活好了,天天都吃肉和大米饭。

石头民宿

走进龙洞村,一排排淡雅朴素的石头民居依山而建,宽敞整洁的水泥路、花开正盛的农家庭院让人眼前一亮。“以前村里进出都是小路,运输主要靠马驼,2016年,村里炸开了山才修通了公路,曾经没有材料,大家就地取材,我们这里一面临水三面环山,都是从山上把石头凿下来堆房子,现在我们建民宿也沿用这个方式。”威信县水田镇龙洞村党总支书记郭政介绍,龙洞村过去交通闭塞,村民只能靠山吃山。近年来,村里顺应乡村旅游消费升级需求趋势,利用赤水崖人文自然景观独具一格的优势,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威信段)建设为契机,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持续完善配套服务,打造农文旅融合旅游发展的新业态。“游客来到这里,不仅可以体验到别具一格的乡村生活,还能感受独特的建筑风格,期待这条红军曾走过的路,也能带领村民走上乡村振兴之路。”郭政说。

红军长征标语馆

2020年,威信县被列入全国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扎西会议纪念馆”已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路线”,并被评为全省第一家“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在这里,红色扎西云上乡愁书院传承着革命精神,水田寨花房子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旧址、庄子上中央政治局会议旧址等均承载着先辈们的奋斗足迹,红军长征标语馆内,一句句标语生动展现了当年红军的宣传工作风貌,如同一座座历史的丰碑,铭刻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扎西会议旧址

奎香苗族彝族乡寸田社区

踏入彝良县和镇雄县,“乌蒙山回旋战”的英勇事迹如同一首激昂的史诗,在每个人口中传颂不息。时光回溯至1936年3月,红军二、六军团在镇雄、彝良与贵州赫章之间的崇山峻岭中,展开了著名的乌蒙山回旋战。战场上,红军战士们为了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于乌蒙山的彝良奎香、树林,镇雄花山一带,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智慧,进行了长达一个多月的迂回作战。他们在艰难险阻中前行,最终成功突破重围,书写了一段不朽的历史篇章。

乌蒙山回旋战贺龙指挥部旧址

“如今,镇上经常有人到此学习,大家都在一如既往地发扬长征精神,特别是党员,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一如既往地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镇雄县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鲁仕谭说,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不仅铸就了往昔的辉煌,更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激励当代人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

来源:央视网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聂学虎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聂学虎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