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开屏新闻
2024-10-16 16:29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待补镇鹧鸡村,有一片充满生机的多肉种植基地,这里是“80后”姐弟贾鹅和贾开国的“绿色王国”。他们不仅将这片土地变成了软萌多肉的“海洋”,更将这份绿色事业推向了国际市场,沿着“一带一路”的足迹,让会泽的多肉植物在世界各地绽放光彩。
返乡创业,乌蒙山开启“绿色之梦”
1986年出生的贾鹅和1989年出生的贾开国,原本在昆明做着大米生意,经过多年苦心经营,姐弟俩也算站稳了脚跟。
“当时的大米生意也算是顺风顺水,有固定的客户,但是逢年过节回到老家,看到老乡大多都出去打工,导致土地闲置,我们就想回家做点事,让在家的老乡也能有点收入。”贾鹅说。
贾鹅告诉开屏新闻记者,每次回老家,自己心里总会燃起回乡创业的念想,但却不知道回去可以干点啥。偶然间,贾鹅走进朋友在昆明呈贡种植多肉的基地,看到争奇斗艳的软萌多肉,贾鹅顿时眼前一亮,一下子就爱上了这种植物。紧接着,贾鹅开始打听多肉市场的状况,听朋友介绍后觉得市场前景可观,便萌生了也要种植多肉的想法。
2016年,雷厉风行的贾鹅和弟弟贾开国结束了大米生意,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会泽县待补镇鹧鸡村,成立卡丽多肉种植合作社,流转村民闲置土地200亩,开启了他们的“绿色之梦”。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转入一个彻底不同的行业,贾鹅姐弟走了许多弯路。“刚开始的时候太难了,自己不懂货、不懂技术、又遇到下暴雨,刚刚搭建起来的大棚被风吹垮,棚里的多肉全部被水冲走,损失惨重。”贾鹅说。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为了种出高端的多肉品种,提升多肉的品质,姐弟俩没有气馁、认输,而是越挫越勇,多次组织团队到荷兰等地学习考察,从韩国进口多肉种苗重新种植,并从德国、法国等国家进口泥炭、草炭等生物有机肥来种植多肉。“这两种有机肥里含有20多种矿物质,用来种植高端的多肉,上色非常均匀,不容易得病、长杂草。”贾开国介绍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姐弟俩的用心经营下,2018年,合作社种植的多肉取得成功,卖到了全国各个省市。
搭上“快车”,“云品”多肉热销国外
深秋时节,走进贾鹅姐弟的多肉种植基地,只见一棵棵品种不同的多肉展示着肥嘟嘟的叶片,如同婴儿的脸颊般软萌可爱。宽敞的大棚内,一盆盆多肉整齐排列,50多个工人正忙着修剪花瓣、除草、分盆,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我们这个基地长期务工的有50多人,加上会泽县新街乡、娜姑镇、钟屏街道的基地,长期务工的工人稳定有200多人。”贾鹅说。据了解,合作社不仅自己种植多肉,还发展带动周边有意愿的群众一起种植,为他们提供种苗,免费教他们种植多肉的技术。与此同时,群众种出来的多肉,合作社还会负责统一回收销售。目前,贾鹅姐弟的合作社在会泽县境内发展了7个多肉种植合作社、17个种植大户,总共种植多肉800多亩,300多个品种,批发价格在每盆20元到6000元不等,每年可以实现销售收入7000多万元。
随着生意的扩大,目前贾鹅姐弟种植的多肉还搭上了“一带一路”的“快车”,成功让会泽的多肉走向了南亚、东南亚,在国际市场熠熠生辉。“目前我们种植的多肉有300多个品种,除了销售在国内各个省份外,我们还销售到韩国、巴基斯坦、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吉尔吉斯斯坦、缅甸等国家,国际市场还在不断扩大,实现了‘云品’出滇,走向国际化舞台。”贾鹅十分自豪地说。
据贾鹅介绍,在拓展国际市场上,他们没少花心思,线下不断“走出去”了解客户需求,到南亚、东南亚等国家对接市场,探索路径,寻找合作机会,积极发挥桥梁作用,带着七彩云南的诚意和色彩斑斓的多肉产品“走出去”,联合一些当地的企业做地推宣传活动,将外面的一些新思路带回来,反哺在种植和营销中。除了线下销售外,贾鹅和弟弟还积极抓住电商带货的风口,培养了自己的线上直播团队,建设专门的多肉直播场地,从线上销售多肉,实现“线上+线下”双营销。
“在多肉销售旺季,我们同时开设20多个直播间,直播间下单量火爆,真正实现了把我们云南热土培育的多肉销售到世界各地,扮靓更多人的世界与生活。”谈到销售,贾鹅引以为傲地表示,能把南的优质好物宣传出去,销售到国外,让更多人爱上云南,爱上云南的多肉,她觉得自己从事的事业很有价值感。目前除了曲靖会泽,贾鹅还在昆明呈贡建设了250多亩的基地,选择种植一些高端品种,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纵观近年来的市场与经验预判,现在社会上对多肉的需求量挺大。未来两年,除了发展大户,我们打算把种植规模增加到2000亩左右,把这个产业继续做强做大。”展望未来,贾鹅信心满满。
来源:开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