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4-10-17 12:37一根翠竹、护一地生态、美一片风景,一棵竹笋形成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近年来,昭通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竹资源禀赋,突出抓好竹林抚育、林下种养业、竹产品加工等工作,全力打造建好群众致富的“绿色银行”,不断提升竹产业综合效益,促进竹产业融合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立“竹”资源,建好山上“绿色银行”
昭通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5.6%,要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广大农村。昭通有高等植物近3000种,经济物种6大类1000余种,林地资源1921万亩,草场植被资源174科1604种。昭通市竹产业历经2000多年岁月的沉淀,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发展的印记。西汉时期,昭通筇竹杖通过南方丝绸之路远销印度。唐朝至清朝,芒部有“裹”的生产组织,专门从事竹类加工。
“一盘棋”发展竹产业。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昭通市竹产业发展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到昭通调研对竹产业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市委、市政府把竹产业作为6大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之一来推动,四套班子主要领导亲自抓竹产业发展,相继出台《昭通市竹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8—2030年)》《昭通市加强衔接补助资金支持笋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昭通市加快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政策措施,着力构建绿色生态、优质高效、三产融合的竹产业发展格局。将竹产业发展工作纳入各级林长制工作考核重要内容,建立市级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各项工作。“四个到图斑”管理通过市级领导挂包“一对一帮扶”“一企一策”为培优做强企业疏通堵点、难点。强化“科技支撑、品牌赋能、宣传推介”,推进校企合作,搭建产学研科研平台。系列政策措施的制定出台,为凝聚力量、激发活力,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聚焦高质高效,建设标准化基地。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的发展思路,不断提升基地建设水平。以万亩以上村为重点,通过收储、流转、入股等方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基地”利益联结机制。严格品种、种源追溯管控和苗木“三证一签”质量管理,严把种植标准和技术规范。市级统筹,涉竹产业县(市、区)每年投入竹产业加工环节的资金不低于当年乡村振兴财政衔接资金的20%。市、县两级统筹资金,加大对林区管护道(采笋道)及必要管护设施、良种选育、种质资源圃等资金投入力度。2023年,昭通整合乡村振兴财政衔接资金入库竹产业项目6.36亿元,占2018年以来30.2亿元的21%,投资效益比为1:21.6。
苍翠欲滴的竹林中,一根方竹笋破土而出,那是丰收的喜悦。2018年以来,全市新植竹基地370万亩,建设营林管护路1385千米,竹产业基地面积达629万亩,占全省793万亩的79%,投产300万亩,覆盖区人均面积超2亩,位列全国地级市前列。目前,昭通有竹林面积680万亩,其中笋用竹563万亩、材用竹66万亩、高山箭竹和玉山竹等小型竹种51万亩。筇竹、方竹面积分别达165万亩、398万亩,分别占全国的87%和64%、占全省的100%和98%。
春天里,金沙江畔的绥江县空气清新、绿意盎然。在县城后山上,万亩竹海成为“竹海新城、山水绥江”最鲜明的底色;在绥水二级公路沿线,江边岸线竹子成片,路旁山坡竹林摇曳,形成了长达数十公里的金江竹廊景观;在中城镇莲花山万亩方竹示范基地方竹长势喜人;在云雾缭绕的新滩镇银厂村山顶和山腰的茫茫竹海之中,穿行于硬化的盘山公路间,让人神清气爽,如入仙境。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镇雄县坚持“因地制宜、梯次发展,能人带头、示范引领,企业带动、利益联动,借力造势、唱响品牌”的发展理念,不断改造低效竹林、强化现代竹产业示范引领、推进竹产业规范化发展,并着力打造以花山乡、赤水源镇、场坝镇、以古镇、杉树乡、碗厂镇为主要区域的竹产业带。目前,镇雄县竹林投产面积达45万亩,今年鲜笋产量可达7.88万吨,可望实现综合产值达18.77亿元。
从金沙江畔到乌蒙山区,一个个竹基地绿化了江山,美化了山村,成为山区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创“竹”品牌,打造乡村市场主体
“森林众兴”“雨生王冠”……这是记者在镇雄县众兴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看到的竹笋品牌,其泡椒笋、红油笋、油焖笋、柠檬笋等产品畅销全国各地。2020年,杉树乡党委、政府引进众兴农业公司投资3000万元在细沙河村建成占地20余亩的竹笋加工厂房1个、竹笋深加工生产线1条,目前产值达7000万元。眼下正是收购方竹鲜笋的季节,四面八方的群众从山上采鲜笋后卖给公司,每斤单价比2020年的4.5元上涨了3元左右,带动周边11000余人种竹卖笋和就近就业实现人均增收4800余元。
竹根粗、竹笋冒、竹杆俏、竹叶飘,竹子全身是宝。昭通竹笋口感爽脆鲜嫩,被称为“笋中之王”“笋中之冠”。近年来,昭通坚持走品牌化、包装化、电商化营销之路,着力提升产业效益。坚持品质向品牌转化,建立品牌创建激励长效机制,推进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创建。全市认证有机商标7个,有机基地50个96万亩,打造“绿色食品牌”示范基地12个32.6万亩。大关县、盐津县、镇雄县分别荣获“中国筇竹之乡”“中国方竹之乡”“中国赤水源方竹之乡”称号,“大关筇竹笋”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
盐津县深入推进“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松散型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村集体与企业合作、村集体流转农民土地统规统种、农民为企业提供劳务服务等方式,确保群众利益最大化,实现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民多方共赢。截至目前,全县建有竹产业松散型专业合作社26个,竹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有5家,开展了“三品一标”创建,注册了“百年传奇”“七彩梦”“锣锅铲”“竹九乡”“摩崖”等产品商标。2023年,全县竹产业综合产值达10亿元以上。
镇雄努力构建“区域公共品牌+企业知名品牌+产地独有品牌”的品牌体系,积极申报“一县一业”示范县,正在建设一个集竹笋、竹材深加工、产品研发推广、贸易交流合作为一体的并且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滇东北区域竹产业示范园区,最终实现“百万亩竹子、百亿元产值”的竹产业总体发展目标。
市场主体增多,竹产业链延伸。昭通市聚焦精深加工大抓招商引资,加快培育市场经营主体,全力推动全产业链发展。截至目前,全市涉竹企业38家(竹笋26家、竹材10家、种植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7家。有专业合作社95个、村集体公司72个、个体大户38户。竹笋加工设计年产能19万吨,2023年就地加工10万吨。全市通过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和产品溯源设施化示范,大力推广直播带货、可视农业、直采直供,开展农-超、农-校、农-企对接,实现产品从田间地头直达厨房餐桌。
拐杖、毛笔、椅子、茶台……在大关县的云南羲之竹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羲之竹文化公司”)加工车间内,一根根通过杀青、熏蒸处理的筇竹,经工人们的巧手打磨后,便成为了一件件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工艺品和家具。目前,羲之竹文化公司的规模已从成立之初的不足10人增长到100多人,销售额也从第一年的89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1500多万元。“大关县·筇竹文创制品”今年2月荣获昭通市“10大文化旅游品牌”称号。
做“竹”文章,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走进位于大关县木杆镇向阳村的云南竹一无二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竹一无二公司”),只见5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内,上百名穿戴整洁的工人,正在流水线上加工竹笋——清洗、杀青、分拣、蒸煮、包装……光看这娴熟的生产工序,没有人会想到,这是一家成立时间只有两年的村集体企业,从管理者到工人,都是当地村民。
建起产业园,支撑起“一县一业”。近年来,在各级政策资金支持下,大关县多点布局,相继建成筇竹产业乡村振兴示范园一期、沪滇协作筇竹产业园、木杆镇筇竹笋加工产业园、翠华镇筇竹文化传承及竹材创新利用示范园等园区,不断吸引加工企业聚集,实现笋材主产区的原料向就近园区输送,加工企业发展势如破竹。
不断涌现的加工厂,也为群众提供了许多就近务工的机会。“在家门口既能挣钱,能照顾老人孩子,还能学技术,这工作真不赖。”在大关县一家竹材加工厂内,37岁的唐荣梅正按照订单要求,抓紧制作筇竹书柜。工厂成立之初,唐荣梅便进厂务工,技术熟练后,她的工资也从一开始的每月2000多元涨到了现在的8000元。眼瞅着工厂订单越来越多,2023年,唐荣梅特地将一直在外务工的丈夫喊回家,介绍到厂里上班。夫妻俩一起打拼,很快便买了轿车,一家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竹亭、竹栏、竹屋、竹楼、竹檐、竹文化墙……在宜昭高速公路镇雄县杉树收费站下、巴茅河畔,有一个名叫细沙河的公园式“竹”村庄,这里小桥流水、绿树成荫。山上种竹、进厂工作,“竹”庄生活,是村民的真实写照。
春采筇竹笋,秋采方竹笋。金秋时节,杉树乡方竹笋进入采收高峰期,宁静的乡村变得热闹起来。笋农们将一筐筐鲜笋从大山中背出,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40岁的陶世飞就在镇雄县众兴农业公司成品分装车间里做质量管理员,一个月工资5100元。陶世飞说:“我家两个儿子都在上大学,家里还有一个老人,经济开支大。公司离家近,10分钟就能过来上班,非常方便。”据陶世飞讲,他们家种植有方竹22亩,在外打工的老公黄付金最近都回来帮忙进山打笋了,2023年卖笋收入4万元,今年已卖了1万多元。
绿美竹园、旅游乐园。各县(市、区)以绿美竹园建设为抓手狠抓融合发展,探索“竹产业+竹体验、竹康养”发展模式,实现多元化发展。在镇雄、彝良、盐津、大关等县推广竹下种植天麻及中药材;在彝良、威信、水富等县(市、区)推广竹下种植竹荪;在镇雄、盐津、绥江等县推广竹下养殖乌骨鸡。盐津县把建设竹产业生物科技园区与中和镇打造竹文化特色旅游小镇相结合,加快中和镇旅游业发展,形成以竹产业为核心,其他林下经济、农产品种植、乡村旅游等多元化产业融合发展格局,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产业振兴基础。
“小竹笋”作为富民强村的“大产业”。截至目前,昭通竹产业基地面积达629万亩,竹产业覆盖8个县(市)94个乡(镇)53余万户210余万人(其中脱贫人口和“三类对象”13.9万户60万人),年产鲜笋40万吨,综合产值达137.52亿元,投产区户均增收超3万元、覆盖区户均增收超1.2万元。全市有涉竹企业38个(省级龙头企业7个),专业合作社95个、村集体经济72个、个体大户38户,竹材加工22.93万吨,产品从50余个增加到200余个,2023年二产产值近30亿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市正按照“强化管理、提高单产、组织联结、科技攻关、提升品牌、三产联动、高端市场”的发展思路,通过科技育竹做强一产,全竹开发壮大二产,文旅康养拓展三产,使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力争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竞争性最强、区域特色最明显的竹笋生产基地,努力打造全国可推广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示范区,构建国内一流竹产业新高地。
昭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陈忠华/文 张广玉 陈忠华/图
校对:胡远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