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读书手札两则

 2017-08-17 09:36  来源:

■杜福全

1

智利小说家罗贝托·波拉尼奥弥留之际,留下一部七十多万字的大部头小说遗稿,据说这部未出版的小说,是他留给五个子女的遗产,因此,这部名为《2666》的长篇小说由《文学评论家》《阿玛尔菲塔诺》《法特》《罪行》《阿琴波尔迪》五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呼应的小长篇组成。

关于这部小说,我关注它已经好几年了。几年前,我在《译文》和《外国文艺》杂志上看过它的介绍和节选,说这是一部超越《百年孤独》的巨著,我对此有点怀疑,所以一直没花钱买来读。今年初,无意中在书店看到它,一时兴起,就买了。花了一段时间,读完了前面的四个部分,接近六十万字吧,后面那个部分只读了40多页,没有再读。

老实说,这部被称为21世纪最伟大的作品之一的小说巨著,其实并不是我喜欢的类型。这部小说从小说的技巧上看,没有太多吸引我的地方。比如,第四部分的《罪行》,按照时间顺序不断的罗列一系列妇女被害事件,欲言又止,最后无疾而终,我就搞不懂为什么他要这样写,为什么要不断罗列这一系列相似的事件而最后又没有给出一个恰当的结果。内容上,小说全景式的揭示了墨西哥社会存在的种种现象,如文艺界、女权问题、新闻界、知识分子、资产阶级和执政当局等方面。实际上,从小说的历史传承来看,这些问题也不是什么新鲜独特的主题。也许,正是这一点,不独特,我们,我们就会看到一定的普遍性,而罗贝托·波拉尼奥把这种碎片式的、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进行了集中的梳理和呈现,这可能就是我居然读了那么多的原因,而且还给我留下一些深刻的印象。这一点,我觉得有点奇怪,这不太符合我的阅读习惯。

也许,是因为我个人生活的世界太狭小了,而内心需要一些宏大、宽阔的阅读愿景吧!

2

胡性能的小说,我基本上全部读过。实际上,胡性能出版的几本小说集中,都存在部分小说重复收录的现象。也就是说,他并不算是高产的小说家,一年其实没有写几个小说。当然,我这里只是说已经发表或出版了的作品,有没有更多暂时还没有公开发表或者出版的作品,我就不知道了。这些年来,胡性能的小说,都是在一些全国比较有影响力的刊物发表的,比如《人民文学》《十月》《花城》等,然后又会被一些重要的小说选刊选发,而且作品一出来,都会引起读者和评论界的广泛关注,比如《下野石手记》,比如《消失的祖父》。这说明,胡性能是一个追求作品质量而不是数量的小说家,我从他的一些访谈或创作谈中也发现了这一点。

确实,在小说创作上,胡性能有着强烈的文本意识。他很清楚什么是小说,小说要干什么,也很清楚小说的位置——小说的地图位置和历史位置。因此,我一直觉得,他是一位非常纯粹的小说家,他有属于自己的小说观,而且一直在思考和研究这些问题。实际上,写小说的人很多,但既写小说同时也深入研究和思考小说的人不多。在不善于深入研究和思考小说的人那里,小说的写作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而在善于研究和思考的小说家那里,小说的写作是很有难度的。昆德拉说:“一部小说,若不发现一点它当时还未知的存在,那它就是一部不道德的小说。”这,应该就是小说写作的难度所在。这个难度,如果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其区别在于:嗯,确实是这样!哦,原来是这样!啊,原来还可以这样!确实是这样,说明这部小说客观地反映了现实。原来是这样,或者原来还可以这样,说明这部小说说出了当时还未知的存在。胡性能有一个观点,如果新闻或者通讯能够写出来的东西,就不要进入小说的内容。同时,他还说过,小说开始于新闻报道结束的地方。关于这后一种观点,在他早年的小说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他的小说创作一直秉承了探索人物或者事件在物理逻辑关系的遮蔽之下,人的心理逻辑关系和精神世界,从而发现我们在新闻报道中看不见的隐秘的、微暗的精神世界和人性机理。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