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洒渔乡的变迁

 2017-08-16 15:24  来源:

◆谢立燕

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的洒渔,包括了现在的苏家院、乐居和洒渔。苏家院、乐居是上洒渔,洒渔是下洒渔(也称“下街子”),以及1988年被划分到青岗岭乡的乐德古村,可见当时洒渔坝子之宽广。

古时候,洒渔坝子以彝汉民族居多,在彝语中“洒渔”是美丽富饶的地方,孕育了渊源深厚的历史文化。彝汉先民用勤劳的双手建设洒渔,发展洒渔。为了保堤护田,他们在洒渔河畔,在堰塘边,在小河小沟旁广植杨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的奇迹,谱写着一个又一个美丽的传说。“鱼米之乡”“烟柳之乡”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

洒渔地广人多,有着肥沃的土地,众多的沟渠和堰塘,“有土能种庄稼,有水能养鱼虾”,洒渔具备了种植和养殖的生态环境,也造就了鱼肥水美的天然环境。相传,清朝嘉庆年间苏家院木瓜林产的米就是朝廷的贡米,“鱼米之乡”这个美名实至名归,辉煌的走过两百多年。

记忆中的洒渔,每年夏、秋两季是最美的。夏天,一望无际的稻田,翠色欲流,在阳光下,在微风中翻着碧浪,不停地拔节、抽穗,仰着头,调皮地吐着稻花。慢慢地它谦虚的低下了沉甸甸的头。几阵秋风吹过,几场秋雨淋过,几番艳阳晒过,稻田变得金灿灿、黄澄澄的,好一派丰收的景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洒渔迎来了改革发展的机遇。在昭阳区政府的宏观调控下,洒渔、乐居、苏家院各自独立成乡镇。为了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各级领导都群策群力,集思广益,为老百姓干实事、干好事,让老百姓增收致富,摆脱贫穷和落后。洒渔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鱼米之乡”到“苹果之乡”的变迁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推进的一大进步。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晚期,“鱼米之乡”以稻米瓜豆为种植模式的小农经济,已不能起到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风吹稻花香洒渔”的景象也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经济作物——苹果树的崭露头角。水田变成旱地栽种苹果树,从平地到山坡,从山腰到山顶,全都种上苹果树,苹果产业渐渐成为洒渔的支柱产业,成为洒渔主要的经济来源。

随着历史的演进,“鱼米之乡”的美誉已被写入历史,结束了它的光辉历程,成为人们幸福的回忆。而“苹果之乡”则开启了它崭新的征程,托负着洒渔人民寄予的厚望。

十年间,洒渔苹果产业得到了较快较好的发展,带动其它产业的兴起。给洒渔人带来了创业的机遇,也给洒渔带来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真正给洒渔人民带来了实惠。房屋改造,串户路硬化,集镇、街道及道路的扩建已基本完工。“建一个市场,富一方百姓”,如今一个大型的苹果交易市场正在洒渔如火如荼地兴建着,一条集观光旅游、交通致富于一体的大道正在洒渔河畔修建着,苹果产业正引领着洒渔人民走向富裕的小康之路。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