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论语》阅读笔记

 2017-08-10 09:47  来源:

◆萧 然

(上接8月3日)

79

赵又春先生的观点是对的,孔子论学,主要是谈学习做人,也即在德行修养上臻于完善,以为己而利他。这是从学习内容上来说,但主体是有位的统治阶层。我们不能因此就说孔子的眼界窄,胸怀狭小。古时候治理国家,称之为“导”。不是领导,而是引导,就是把民众导引向善,使国家走上正轨。因此作为统治阶层的士大夫们,就是指路牌、风向标。《学而篇第一》第六章,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当然,这里泛称“弟子”,于今人而言,大可不必固执为“官二代”,只是我们要明白,孔子的意思是,年轻的君子们,长辈面前要懂得孝道,出门在外要敬重兄长,做事须谨慎,言谈讲信用,要爱护百姓,进而亲近仁德,这些都做到了,还有时间精力,就学习文献典章(以扩充道德修养)。其实我宁愿对孔子的话语进行梯级理解:第一,立身基础是孝、悌;推而广之,社会践行是谨、信、爱众、亲仁;最后是升华,是学文。所以家教很重要,我们的社会出问题,往往是从一个家庭内部腐败开始的。未有根本,哪来枝叶?孝悌不存,怎么能做到谨、信、爱众、亲仁呢?需要商榷的是,我觉得,“而亲仁”的“而”,并非并列连接词,而有逻辑递进的意思,不论是孝、悌、谨、信、爱众,最终的目的是达到“亲仁”。此其一;其二,与赵又春先生不同的是对“行”的理解。他认为“行”是副词,相当于“将”,或“若”的意思,表示假设关系。其实绕了个弯,徒增解释而已。“行”,就是前文所说的孝、悌、谨、信、爱众、亲仁这些带有本质性的行为都做到了,就可以文以“后素”。这里的“文”,是文献的意思,是学习的对象。

80

谈到君子之学,孔子从取舍两个方面作了个基本交待。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先说舍,“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这是物质层面的。一个好学的人,废寝忘食,乐以忘忧,对物质有需要,但是可以不在乎好坏,超然于外,这就是“君子固穷”。“固穷”并不是保持贫穷状态不变,而是固守心中的理想,不为贫困所动摇,孟子之所谓“贫贱不能移”。“饱”和“安”,并非是能填饱肚子和遮风挡雨,它带有一定的享受色彩。这不是君子所追求的,君子所求在于“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我之谓取。取做事敏捷,说话谨慎,接近仁德,正心诚意。佛家有云:“心正则一切正,心邪则一切邪”,取舍唯心。心有所求,行有偏向;求物则向于物,求道则向于道。孔子之“正”,乃端正态度。由此可见,孔子大力倡导的“学”,涵义远超知识,指向文化,归根为做人处事。一个社会要风清气正,一个国家要政治清明,离不开个人的言行。因此做人之重要,在古时候称之为大学。大学者,君子之学也。我们离开君子之学已经很久了,遍地有土豪,难觅一个真贵族。所以今日的“食”“求饱”、“居”“求安”者众,“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者寡,难道不令人深思吗?文化世界的建立,一点一滴的积累多么不容易,但是文化世界的破坏,重塑之艰难,那是无法可想的事情。就“学”而言,正文化之根本,是当前迫在眉睫的事。

81

生存是生物的基本需求,于人类而言,其状态有贫富之分。现实中,人在贫富面前的表现是谄媚和傲慢。这都是不文明行为,因此子贡向孔子求证:“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给予了肯定回答:“可也。”但是孔子觉得还有空间,“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这句话有人认为掉了一个“道”字,应该是“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从理想上来看,如此也好,但是要求太高了。很显然,子贡求证时,没有特别指明这是对君子而言,那么,对于一般人,能够做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就已经近道了,——无谗、无骄,难道不是“为道日损”之损吗?进一步说,“贫而乐”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也是可以做到的,“贫而乐道”就太难了,就算有这个心也未必有这个条件。比如,一个穷困潦倒的人,想要探寻天体运行的规律,没有天文望远镜,只有抬头仰望星空,冥思苦想,穷尽一生,望天兴叹,行吗?倘若这也叫“乐道”,那“道”于人有什么帮助呢?不如老老实实种庄稼,贫而乐术还有益得多。现实生活中,我们所见的是“贫而谄”,所乐也在谗,屈节,降志,辱身。贫困真是人生一大坎,“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要迈过去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定力!相比较,古代能富起来的,大多都是勤劳善良的人,他们的品质中包含着乐善好施,因而“富而好礼”则容易得多。仅止于古代,古代尚有富贵可言,今日富则富也,骄而不好礼,甚矣! (未完待续)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