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7-08-10 09:44■罗德远
蛇年三月的一天,在东莞打工的青年诗人刘仁普发来信息,说他即将出版一部书名为《低处倾诉》的诗集,希望我为之写点文字。在此之前,在东莞的文学活动中我们见过一次,他赠予一部他与别人合著的诗集《青春在歌唱》,谦逊地要我“指正”。这是一位斯文帅气、真诚有加的青年诗人,其对文学的挚爱,颇似当年的自己,刘仁普因此给我留下非常好的印象。春天属于一年中最为忙碌的季节,尽管诸事缠身,我还是爽快地答应了他。
对于东莞,尽管我是一名过客,但一直怀有很深的情感。这些年,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我有机会以采访、活动等名义匆匆掠过那座工业区密集、青春涌动、文学蓬勃的都市,结识身份、经历各异的寻梦者。在那里,来自四面八方,地域不同、方言迥然的寻梦者,散居各个镇的工业区,为生计、为梦想默默无闻的劳作:“在工厂,在车间,在流水线/我看到那些渡船的人们/站成一条长长的线/前赴后继跟随其后。”(《流水线印象》)“车间里摆放着冲床和铁质材料/最为原始的声音/每天都在叫嚣/而我们颠沛流离却无法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轻而易举的抛进了五金厂。”(《五金厂》)。这就是众多寻梦者的生存状态或曰人生宿命。艰辛、纷繁的打工生活呈现出其粗糙的质地,而众多有血有肉的灵魂何存?“在某个夜场旁边的小广场舞动/领舞者是异乡人/跳舞者也是异乡人。”(《露天恰恰舞》)自己为喝彩、营造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是多年以来打工者精神自救的方式。同样,诗情似乎也可以让我们的心灵稍微宁静一些——诗歌是精神的篝火和永恒的星空,她的优美动人会令漂泊的过客感受栖居的美妙,饱含激情的诗歌甚至可以让无力者有力,悲观者前行。于许多打工写作者而言,写诗不仅是文字的锻造、思想的凝炼,还是一种生存的态度——可以在此状态下,看到人生隧道尽头闪烁的光芒。作为寻梦者和诗人的刘仁普,显然深谙此理。
从青年诗人刘仁普的人生履历中可知,他从云南一个贫穷的小山村,来到南方都市,辗转、漂泊,从事过多种职业,和众多南下打工者一样,目睹了残酷的打工场景:“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日光灯出发/在现代化生产车间里/他参加了一场规模较大的战役/他的左手拇指/诀别于这场文明的会战。”这是生活、时代给予的真实,不是诗化、虚拟的场景,青年诗人刘仁普选择了道出“真相”。在《低处倾诉》的第一辑里,类似这样的诗作还有很多,一幅幅打工时代的场景就这样展现在我们面前,真实生动、触目惊心。写到此,我想到一位诗人在评述打工诗歌时认为,打工诗歌作为城市诗歌的一种,表达了农民工进城后身份转换及其过程中的变化,但大部分的文本都太过神似,像同一模具印出来的批量产品,一味的诉苦——如果这位长期居于都市的诗人,到珠三角、长三角的工业区深入体验一下,相信就会找到准确的答案。诗人刘仁普在选择道出真相的同时,还善于从打工生活夹缝里寻找温暖的亮色:“人生的漫长,成功的艰辛/我不是他的见证人/只是承袭了他身上的耐性/朝着他相反的方向/一日千里,在命运的审核中/说出这小小的幸福。”(《一个普工的故事》)“他们低头各自觅食,偶尔相互取暖/酸与甜更能增添生活的味道。”(《低处倾诉》)低处的倾诉显得真实、温情,包含时代和人性的体温。
在《低处倾诉》里,乡愁和爱情占据比较大的比重——而事实上,作为异乡寻梦人,乡愁和爱情是我们人生跋涉路上不可或缺的行囊与拐杖。在诗集第二辑“梦里的乡愁”里,诗人以灵动的笔触抒写乡愁,是那么的深情隽永、款款动人:“你到过我的家乡吗/那里有青山和流水/梨花飘落我深蓝的风衣上/那时我还年轻……多年来我一直遥望远方/在异乡城市的角落/相信着我的家乡/那时我跟着一个少女走了很远/可我一直不知道她的名字。”(《故乡情》)“这是我的三月:冷静、平静、安然/这是我的爱,干净的一面/被一场雨又清洗了一次。春风拂过/我的思念变得那么明显。”(《三月》)“在时间的缝隙里,我看到/童年在歌唱”(《童年》)。而爱情是什么,是一瞬间的倾慕?是一种欲望一种感动?还是一种无法按捺的伤感……爱有几多轮回,恋有多少千回百转?刻骨铭心也会随岁月老去,皱纹里看到了谁的印痕?在第三辑“异乡的情歌”里,我比较欣赏诗人的《致爱情》:“你以灯的方式/穿过我黑暗的身体/用光和温度,点燃我的灵魂//被照亮的夜,在空中飞翔/我的一根肋骨,被轻轻挪了一下/我看到,你用灯的方式/装饰简陋的小屋/我听到,你用灯的声音/穿过我玻璃一样的内心。”在抒写爱情方面,刘仁普是一位细腻而独特的歌手。
诗歌更多的是一种灵魂的倾诉。一位诗人曾来信说:“倘若我不能在诗中真实的袒露自己,我是多么的痛苦!”总体来看,《低处倾诉》饱含真情与温度,系青年诗人刘仁普融入自身生存体验后发出的灵魂深处的吟唱,在呈现打工世界真实一面的同时,在意境的营造和状写温馨与爱意方面较为成功,能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在个人感受来看,打工写作者的创作动因,更多来自自身生存情感的真实体验:乡愁的折磨,生存的重轭,情感的漫无依泊……因此选择以诗歌的形式发出内心深处火辣的呐喊——那简朴清苦人生背后,是一颗颗真诚的纯洁心灵。从《青春的歌唱》的青涩歌唱,到《低处倾诉》的真情倾诉,昭示着青年诗人刘仁普未来诗歌道路的无限可能。是的,人生的道路在延伸,命运的山峦横亘于前,诗歌使生存的意义凸现,只要刘仁普永葆一份顽强、坚韧的寻觅精神,其人生和文学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最后,谨以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的一句话与青年诗人刘仁普共勉:“只要有一双忠实的眼睛和我们一道哭泣,就值得我们为了生命而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