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通新闻网
2024-10-12 11:211950年3月,昭通和平解放,设昭通专区。
1970年,改昭通专区为昭通地区。
2001年1月,昭通撤地设市……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关心昭通发展,特别是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昭通视察并作出重要指示。昭通各级干部和各族群众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紧扣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市、交通强市、城乡融合、生态优先、人才支撑“六大战略”,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走出了一条“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以人兴业”的产城人融合发展新路子,在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征程中,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2012年以来,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11年翻了三番,2023年增速位居云南省第一位。
今天的昭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从贫困落后到繁荣振兴的幸福跨越,是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的跨越,是从泥泞小道到幸福之路纵横交错的跨越,是大国重器从无到有的跨越,是文化旅游从一张白纸到百花齐放的跨越,是民生事业从弱到强书写温暖幸福答卷的跨越……
餐桌上的味道之变
中秋佳节,昭阳区市民杨女士在昭通城边上一家农家乐点了一大桌子菜为母亲过生日。看着餐桌上色香味俱全的菜品,老人由衷地感叹道:“你们这代人赶上了好时代,餐桌上的这些菜,在过去我们是连想都不敢想啊!”
母亲的话,让杨女士记忆的阀门瞬间打开。杨女士的家乡在彝良县的一个普通村庄。20世纪80年代,物质匮乏,生活艰辛。一年四季,一日三餐,餐桌上几乎全是清一色的素菜,“我们吃得最多的是白菜和萝卜。只有逢年过节或家里来了客人,才会添上一两个荤菜。”杨女士清楚记得。到20世纪90年代,老百姓菜篮里的蔬菜品种丰富多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上了一个台阶。
尤其是近10年来,生活变化更大。杨女士家陆陆续续有了豆浆机、微波炉、电烤箱……各种厨房小家电的出现,提升了她家的饮食品质。餐桌上的菜品越来越丰盛,用心吃三餐成为一种追求。闲暇之时,杨女士从手机上学会了不少菜肴的做法,厨艺也越来越好。根据家人的偏爱和喜好,餐桌上呈现出物质的丰盈和生活的富足,杨女士俨然成了一名大厨。慢慢地,杨女士还意识到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做菜时更加注意合理搭配。
特别是过年,杨女士家里的年夜饭颇为丰盛,这几年春节,她最深的感触就是,每到除夕夜,朋友圈就会上演“美食大赛”。
曾几何时,老百姓还在为“吃得饱”发愁,而站在2024年,“谁来养活我们”的问号已经被远远抛在身后。守住耕地红线、组织实施“菜篮子”工程……“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的手上,即便面临新冠疫情,货架上的粮食也满满当当。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硬支撑。今年2月下旬,昭通市委、市政府提出“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60万亩、产量212万吨”,保障粮食安全,提升粮食产能是首要任务。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近年来,昭通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提供了基础支撑。2023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2.96万亩、占省下达任务的130.95%;完成粮食播种面积766.04万亩、产量210.38万吨,同比增长0.83%和1.05%。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从单调寡淡到丰盛精致,从粗茶淡饭到营养健康,餐桌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国家的巨大变化。没有什么比“舌尖上”的幸福来得更直接。
乡村到城市的“跨越”之变
如果说饭桌上的变化是最简单的幸福,那么居住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说,就是实现了质的飞跃。
金秋时节,鲁甸县卯家湾安置区,以黄色为主基调的安置楼房在夕阳的映照下格外和谐。82岁的罗吉富与妻子每天在家带孙子,没事就看看电视,去广场上走走,和邻居们聊聊天,到农贸市场买买菜,回家做饭给孙子吃……他们每天的生活无忧无虑。
说起安置区的生活,罗吉富说:“这些年,家里发生最大的变化就是搬进了市区居住。在这里生活真的很好,医院、学校都在安置区内,孩子上学、家人看病都很方便。儿子外出务工挣钱养家,政府还给我们发放低保、养老金等,一家人不再为生活发愁。”
安置区内的居民现在都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环境,罗吉富说:“老家山高坡陡,出行、生活都极不方便,从搬来安置区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了!”同罗吉富一家人的情形一样,所有搬迁的家庭现在所居住的环境与之前相比,其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3.9万人的安置区,和谐、幸福的旋律充盈着每个角落,一幅安居乐业的画卷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昭通老百姓生活条件的改善,得益于脱贫攻坚的实施。
昭通曾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地级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全市各族干部群众打响一场场感天动地的脱贫攻坚战,35.47万山区群众搬迁进城,185.07万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在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探索实践了昭通路径。随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深入推进,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2023年全市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增长16.8%,增速位居云南省第一位。
强化产业和就业“两项支撑”,是持续提升农村居民和脱贫群众收入水平的关键所在。昭通干部当好农民利益“代言人”,建立土地流转等收益同经营主体收益同步增长机制,让农民在资源资产增值中更多受益;大力支持种植养殖大户、乡村工匠、带货主播创业……
在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昭通立足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正在加快打造高原特色农业、绿色能源、绿色硅铝、磷基及新能源电池材料、现代服务业“五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昭通出产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因绿色、生态、有机而广受消费者喜爱,面积近100万亩、年产110万吨的昭通苹果畅销海内外,花椒种植面积达155万亩,小小花椒树成为致富大产业,稳定种植马铃薯237万亩,昭通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优质种薯供应基地。
同时,工业发展势头强劲,电力装机容量规模达2455万千瓦,煤炭年产量1000万吨,70万吨水电铝、80万吨有机硅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落地投产,云南省第一块光伏玻璃于2024年6月在昭通生产下线,2023年工业增加值是2012年的3.6倍,闯出了一条“绿色能源+先进制造业”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房前屋后的庭院之变
驾车穿过昭通城南,顺着大山包一级公路行驶不到五公里,左拐进入昭阳区永丰镇元龙社区,柏油路面的左侧,一个村庄豁然出现在眼前——整齐划一、白墙灰瓦的一排排独栋小洋楼格外耀眼,家家户户家庭菜园里的各种蔬菜长势喜人,村庄广场上,三五成群的老人聚在一起闲聊……
这个房前屋后种满了鲜花和蔬菜的陈家营自然村,让人很难把它与贫穷、落后、闭塞联系在一起。
其实,陈家营自然村曾经是永丰镇最贫穷的村庄,贫困户一度占了全村人口的近三分之一,村里唯一的主干道是一条不到两米宽的土路,全村几乎都是破败不堪、毫无安全性可言的土坯房。2015年,陈家营自然村被定为昭阳区“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点,完全拆除了原来的土坯房,通过统一规划并整合资金新建了现在的陈家营自然村。 2016年底,村民全部搬进了新房。从此,陈家营自然村村民开启了幸福新生活。
在云南第四大、面积525平方公里的昭鲁坝子上,历史与现实相连、城市与乡村相融、经济与人文共兴的昭通中心城市加速崛起,昭阳、鲁甸、大关“一城三区”基本实现了城市规划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道路交通一体化、城乡融合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同城化、社会治理同城化,昭阳至鲁甸、大关靖安两地通行时间只需20分钟,“一城三区”常住人口达80余万人。充满红色基因的镇雄、彝良、威信焕发勃勃生机,金沙江沿岸的巧家、永善、绥江、水富已发展成为美丽的滨江城市,茶马古道上的盐津已成为独特的“一线”城市。广大农村村庄变美了、村民生活更好了,农村人口有序向城市转移,全市城镇化率提升18个百分点、达42%,形成了“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发展格局。
在陈家营自然村,村民们在房前屋后打造的“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就有46处,利用木杆、竹竿设置庭院围栏扮靓小庭院;用石缸、石磨、犁铧等农具因地制宜打造了34个独具特色的精致小景观;头脑精明的农户开起了小超市。舒适整洁的村庄环境,提升了群众的生活品质,让这里成为城里人羡慕的田园农庄。
近年来,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昭通逐步形成。
村民赵庆秀有深刻的体会。她说,如今村里的生活垃圾开始规范管理,过去农村垃圾都是在家门前扔,如今有了定点垃圾桶,每天清运,环境干净了很多。
从农村厕所革命到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从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到城市公园、绿地、绿道建设,城乡人居环境更加整洁、舒适、美丽。
从“光盘”行动、节水节纸、节电节能,到环保装修、拒绝过度包装、告别一次性用品,“节俭风”吹进千家万户,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新风尚。
小康生活的幸福之变
刚刚结束的“昭通小肉串烧烤工”技能竞赛又一把带火了昭通这座城市的旅游,掀起了游客到昭通必吃小肉串的热潮。在昭通,雄奇壮美的金沙江、大山包,充满历史烙印的昭通古城、龙氏家祠及年均15.7℃的高原气候,吸引了各方游客到此避暑休闲,每年夏季日均在昭通避暑旅居游客达20万人以上。
拉起二胡曲、跳起拉丁舞、走起旗袍秀、唱起爱国歌……今年7月至8月,每天傍晚的望海楼公园,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拥挤的人群中传来的都是“川渝口音”。
“前几天从昭通回家去,实在受不了自贡闷热的天气,我们4对老夫妻又坐火车返回昭通了,计划过完中秋节,等天气凉爽了再回家。”再次来昭通避暑的自贡旅客李先生说。
据昭通市文化和旅游局统计,今年6—8月,全市接待游客765.3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消费84.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72%、31.87%,人均1106.92元。
旅游要发展,交通是先决条件。近年来,昭通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智慧和勇气,大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2012年的135公里增至1000公里,打通了11个出滇、入川、进黔高速通道;成贵高铁把革命老区带入发展快车道,渝昆高铁加速构建昭通与周边省会城市“2小时高铁圈”;昭通机场8条航线架通了与京津冀等重要区域的“空中走廊”;水富港跃升为千万吨级枢纽港口,3000吨级船舶可从昭通直达上海,昭通正在成为滇川黔渝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昭通的民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强。2012年以来,全市新改扩建学校1005所、新增学位30万个;新增医疗卫生机构636家、新增床位2.53万张,每千人口床位数8.33张,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群众看病都能报销医保,年满60岁就能领取养老保险,每一名困难群众都享有基本生活补助,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得到常态化全方位关爱服务……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昭通老百姓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
如今,这里的脱贫群众开启了新生活,这里的产业发展迈出了新步伐,这里的城市乡村展现了新面貌,这里的综合交通实现了新跨越,这里的民生事业达到了新水平……如今的昭通,正向着幸福持续迈进!
昭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唐龙泉飞/文 图片来源于昭通市融媒体中心图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