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7-08-09 09:26——浅析吕翼长篇小说《寒门》
◆王明生
我一直认为阅读也是一种创作,阅读后,如果没有自己的所思、所想,那么,也就失去了阅读的意义。长篇小说《寒门》伴我大半年了,一读、二品、三回味,是我想写读评的前奏。掩卷后,《寒门》里那些莘莘学子的影子,一直萦绕脑际,挥之不去。于是,又怕又爱地在网上搜寻有关《寒门》的评论文章。怕,是怕受他人的左右;爱,是想看看别人是怎么理解的。
那么,吕翼的《寒门》究竟是怎样一部作品呢?寒门内外,他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个人认为,首先,它是一部励志作品。作者以碓房村为背景,通过抒写冯家兄妹、赵得位、万勇等一帮农村学子为了能够改变看似命中注定的人生轨迹,试图通过高考来冲出寒门的奋斗之路。在这一奋斗之路上,折射出了千千万万犹如他们一般的寒门故事。其次,《寒门》充满了苦难带来的爱,这种爱在这帮农村学子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尽管多年来他们为了生计疲于奔波,不管他们经历的是苦涩、是污浊、是癫狂又或是繁华,他们头顶上都无时无刻环绕着父母的爱,这种神圣的爱,庇佑着因高考疯了的冯维聪,高考屡屡失败的冯天俊和不想走高考之路改变自己的赵得位等人很好地生活着,这是《寒门》最为温馨的地方。寒门不寒,因为有爱。
《寒门》被定义为“新乡土写作”,我认为是不妥的。乡土写作溯源于上世纪20年代鲁迅的《故乡》,现代文坛出现了一批年轻作家,他们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而《寒门》同样是以这样的题材、这样的内容来反映碓房村的。作者以尖锐、讽刺的笔法,写出了“半人半疯”造飞机的冯维聪,以及下狠力读死书并取得“成功”的冯春雨来反衬教育制度的弊端,用的是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因此,我认为《寒门》是一部极具现实主义色彩的作品,同时,我认为乡土写作没有新与旧之说。
《寒门》直面当下碓房村的现状,用饱蘸深情的细腻笔触,通过精心锤炼的朴实语言、强烈冲突的故事情节、生动真实的细节描写,再现了年轻一代,为能有个吃“公家饭”的饭碗而奋斗,而他们的奋斗在分数说了算的教育制度面前,显得那样的脆弱。同时,《寒门》也是一场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博弈,在碓房村,对孔庙的敬仰和崇拜,一直贯穿始终,作者通过迁祖坟、拜祭孔庙、修建孔庙助推了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塑造。
读《寒门》,有一种亲切感,浓郁的地方色彩,犹如漫步在地方画卷中。碓房村朴实的方言,极具特色的地方习俗,以及富有乡土特色的歌谣和礼俗,娓娓动听的故事情节与生动的细节,熔铸成独特的艺术世界,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作家陈应松曾说过,“语言并非是一种叙述的材料,它是叙述的魂魄。”《寒门》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太阳落山,冯敬谷和冯婶站在院门口。冯敬谷敲一下铜锅,冯婶就叫一声:
维聪儿呐——!
回家来了——!
莫在阴山背后捱了——!
冯敬谷再敲铜锅,冯婶再叫:
维聪儿呐——!
回来穿衣吃饭了——!
喊声长声呦呦,哀怨凄楚,让人想哭。
寥寥数语,字里行间弥漫着浓郁的滇东北民俗,富有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呈现在大伙眼里的,是冯敬谷血肉模糊的双脚,那些血糊里,还粘着一颗颗谷粒。甚至,有的谷粒还钻进了冯敬谷的脚肉里。谷粒的壳,长着无数尖锐的刺,是保护大米的锋利的外衣。”这种惟妙惟俏的写法更加体现出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我把碓房村比作槛内,走出碓房村比作槛外。我惊奇地发现,整部作品是由一条爱的主线勾连起来的。从碓房村向外看,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现有的农村结构,农民不一定要进城或者城市化,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每家有个吃国家饭的就可以了。在内心深处,作者其实希望农民不要离开土地。在这个作品中有一个潜在的主题——人和乡村的关系,冯天香、赵得位、冯天俊、冯春雨回归碓房村,并建了学校,特别是“大卫·贝克哈姆到田野里看,看荒芜的田野里的谷桩,再抓起一把泥土来嗅上一阵子;到山冈上看,看四周的通风情况,甚至还测试了太阳起落的时间;到碓房村一家一户看,看他们取暖、生火做饭烧的柴禾和煤块;到孔庙去看,看几百年前传承下来的圣人严肃而让人敬仰的形象。大卫·贝克哈姆还深深弯腰,给这位高尚的圣人致以虔诚的躹躬。”体现出碓房村对后辈的影响,同时,后辈们把父母给予的爱,最终化为反哺故乡的原动力。槛内,是父母的爱,槛外是他们给予碓房村的爱。这种爱的体现,正是作者化无形为有形的高明之处。
“为供娃儿读书,老家的人从没有吝啬过,就是把裤带都勒紧,他们都不会犹豫。他们知道,一个穷苦的家庭里,只要有一个人穿国家衣、端国家碗、吃国家饭,这个家庭就能够渐次脱贫、从此小康。”在我的理解,前半段道出了父母无私的爱,因此,我认为寒门内的农家子弟是幸福的。而后半段,则给我这样一个疑问:穷苦家庭,只要有一个穿国家衣、端国家碗、吃国家饭的人,这个家庭就能真的渐次脱贫,从此小康吗?
“没有爱就没有作品,没有痛就没有精品。”作者创作谈里的这句话,才是《寒门》最终要抵达的精神返乡,只要我们在槛内槛外都有爱,我想,《寒门》里的农家子弟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