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7-07-27 09:42——读《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体悟
■ 张佐才
孔子《论语》,秋雨《问学》;传承文化,一脉相承。这是我读《问学》的体会。
一个星期天,去书店,偶见《问学》,有心买之,爱不释手,一口气读完。发现余秋雨先生,用最具个性的文笔精心淬炼华夏五千年文化。从甲骨文里的文明胎记、诸子百家一路奔走成就的伟大,到走向现代的目光与困惑。不管是屈原、司马迁、曹氏三父子、魏晋名士、陶渊明,还是王羲之、顾恺之、颜真卿、唐代诗人、宋代词人、元代戏曲家、明清小说家,每个生命都鲜活而清晰,他们留下的文化成果是生命的直接外化,这股生命气息就像从眉眼中洋溢而出的那种气场,让生命滋润着文化,文化感染着生命,如此感人而生动。中国文化在中国历史的长河里起着一种继往开来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这么说,中国历史长河里的每一个拐角、每一处岸边、每一个浪花、每一块礁石都能看见中国文化留下的痕迹,以及为后人们留下的记忆。
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采用清新流畅的文笔书写历史,改变往昔历史著作望而生畏、面目可憎的高头讲章八股腔。而余秋雨先生《问学》则采用“通史”表达方式,叙述慢条斯理、铿锵有力。余秋雨先生融汇中西,结合古今。在他的笔墨下,中国文化的兴、衰、盛,犹如一场怀旧电影一样清晰地再现我们眼前。而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的中期阶段,在初期发展中大量累积的和突发的矛盾浮现,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平衡难、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这些问题都反映出社会发展的重心失衡,如不全力纠偏,社会矛盾激化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强。和社会处于转型期一样,中国文化也正面临着一种转折。在今天,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蜂拥而至,从而冲击我国的传统文化,振动着我们的文化根基。怎样让中国文化在这个转型期里,保持着一种传统性和纯粹性?又要在一个多元化文化存在的当今,在与强势文化的交流中,保持清醒的文化主体意识,在吸取对方的营养的同时又不失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的根源?这便是我们要面对的现实。依《易经》说法,一切变化都要看“时”,所谓“天下随时”,君子“待时而动”;“时”不至,虽孔子亦无办法。中国讲身心性命之学两千多年,内圣之学登峰造极,就是外王不理想。这也许是中国文化之优点,但反过来也是中国文化的缺点。西方的器用之学很有成就,科技已成为创造现实价值的武器,其地位已上升至为现代人所膜拜的神,但就是无法平伏现代人的心。这两支文化如能互补,也许正是未来人类的理想之路。但一百多年来,这两支文化都不能平心静气地理解对方,反而争强斗胜,结果两败俱伤。中国吃亏于前,西方如今亦亢龙有悔:在进入后工业社会和后现代社会之后,随着自然生态的破坏,人人只知成功和拥有,教育只讲知识,不讲道德,青少年吸毒成风,行为放荡,自由已变质。纵有民主亦无补于事。这是价值的失落、人生意义的失落,社会只有各行其是的自由,却没有整体的、长远的关注。2008年发生的金融海啸,便足以说明这种放任的自由主义经济只有闯祸,不可能自我约制,更不要说社会现象在许多方面已经积重难返。美国若还想主导世界,那是痴人说梦。从“天下随时”之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再生的机会到了。
当我们走进《问学》时,余秋雨先生的不少观点不仅给我了醍醐灌顶的启示,而且让我们看见了一条条理清的中国文化史的脉络,以及中国文化人的那种饱含诚恳的沉郁苍凉的面容,更让人听见了中国文化人的高歌挺进。正如余秋雨先生《问学》封底而言:什么时候才能用一种真正的汉文字之美,用一种文化的表述美的方式,来传播文明的话呢?真值得大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