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昔日“东南飞” 今朝“雁归来”!《云南日报》头版头条聚焦昭通市

 2024-10-08 16:18  来源:微昭通

2024年10月8日,《云南日报》头版头条转二版“走基层·看一线”栏目采取“正文+记者手记”的形式,刊发稿件昔日“东南飞” 今朝“雁归来”——昭通市抓实返乡创业促进就近就业见闻

稿件指出如何让广大劳动力创业有门路?昭通市立足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劳动力特点,积极构建“政府引导+平台推动+政策赋能+管家服务”返乡创业模式,建立创业孵化平台,打造创业产业园区,举办创业创新大赛,出台了创业就业二十条政策措施,通过返乡创业带动就业、转移输出再就业、就地就近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等措施,绘就了抓创业、兴产业、促就业、稳增收的新图景。

稿件指出作为我省劳务输出大市,昭通市在做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这篇大文章中,2013年以来引导扶持了6.59万名青年返乡创业,带动18.64万人就地就近就业,画出了从“东南飞”到“雁归来”、从打工经济到创业经济、从输出劳动力到回引生产力的美丽弧线
具体报道如下:
昔日“东南飞”  今朝“雁归来”
——昭通市抓实返乡创业促进就近就业见闻

国庆假期,昭阳区返乡创业青年普骞打造的昭通市品牌农产品体验馆人气火爆,昭通苹果、彝良天麻、大关筇竹笋等商品琳琅满目,以“昭通十宝”为代表的高原农特产品吸引消费者争相选购,借助抖音等电商直播平台,创业团队持续推介大山里的乌蒙珍品。

“现在公司冻干苹果脆加工厂迎来新的生产季,通过门店销售、电商平台、大宗订单等渠道,天麻、苹果、苹果脆等已完成销售额362万元。昭通高原农特产品商机无限,作为昭通风味推介人,我们致力于打造昭通土特产一站式购物平台。”普骞介绍,在市县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公司团队从最初的2人增加到了10人,直接带动50余名员工人均年增收5万元。除肉制品加工和苹果脆片生产线外,公司还与26家种植养殖合作社签订购销协议,带动1000余户农户增收。

云南昭通,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处理苹果。陈飞 摄

和普骞一样的返乡创业青年,2013年以来昭通市已引导扶持了6.59万人。昭通市301万农村劳动力中,转移就业常年稳定在260万人以上。近年来,昭通市积极构建“政府引导+平台推动+政策赋能+管家服务”返乡创业模式,推出促进创业就业“二十条措施”。2023年以来,全市6万余人返乡创业带动18.64万人就地就近就业

创业孵化有平台支撑

桑葚红酒、桑葚白兰地、雄蚕蛾酱酒,一件件桑葚酒系列产品令人眼前一亮。2024年生产季虽已结束,步入酿酒车间、罐装车间及酒窖存储区,浓郁酒香扑鼻而来。作为入驻镇雄县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园的科技创新型企业,镇雄乌蒙印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构建了从桑葚基地、酒品研发到市场销售的全链条发展格局。

“自2020年入驻创业孵化园以来,有了平台支撑、政策扶持、专家指导,公司发展驶入了‘快车道’。”镇雄乌蒙印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天勇说,立足赤水河源头的好山好水等资源禀赋,公司5人创业团队在镇雄打造了1万亩桑葚种植基地。在桑葚酒生产的关键时刻,镇雄县创业孵化园送来“及时雨”,帮助引进12名省市专家提供助力,解决了基地提质增效、产品研发、品牌建设、市场推广等难题。

“不久前,孵化园举办高原农特产品推介会,为公司带来了110万元的订单。”汪天勇介绍,在孵化园创业服务和资源链接的加持下,公司创业团队从最初没有一个大学生,发展为现有的28名员工全部为大专以上学历,并获得12项专利。产品销售额从2020年的50余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800余万元,今年1至8月已完成900万元,万亩桑葚基地带动600余人常年就近就业,人均月工资4000元。

同样享受创业孵化园政策红利的,还有云南森浩菌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李世波。2022年入驻彝良乡村振兴创业孵化园后,园区帮助他建立专家工作站,提供专家“一对一”技术指导,给予用工对接、资金奖补等扶持,两年时间助力企业年产值突破1500万元。“目前,入园企业27家,直接带动就业313人,其中天麻产业企业就有25家,占比达93%。”彝良县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随着创业服务平台体系的持续完善,全市劳动力返乡创业势头持续向好。”昭通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邵艳利说,截至目前,全市在城市建成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4个、市级创业孵化基地2个,在孵创业实体162个,入园企业实现营收2920万元,带动就业2125人。在乡村打造返乡创业园9个,其中省级返乡创业园4个;在孵创业实体226个;入园企业实现营收1.6亿元,带动就业11446人。

创业园区有政策扶持

走进镇雄县以勒五金高新产业园,一栋栋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盛尊门窗、巨成门业、博将府门业等12家企业入驻,其中6家企业的负责人为镇雄籍返乡创业青年。

作为第一家入驻园区的企业,盛尊门窗生产车间机声隆隆,工人们正忙着切割、打磨、包装铝合金零部件,赶制一批发往省外的订单。现年33岁的盛尊门窗负责人吴长春是土生土长的镇雄人。他辗转浙江、广东等地从事铝合金门窗加工生产,经过10余年的打拼和经验积累,于2021年带着资金、技术、理念回到镇雄,创办了自己的品牌“盛尊门窗”。目前,在镇雄县城的亿联国际商贸城开了公司形象店,每月销售额达200余万元。

“现在的镇雄变化很大,是一块创业创新的沃土,希望外面的企业家尤其是镇雄籍的企业家回来走走看看,一定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平台。”吴长春朴实的话语中充满激情,他说,短短3年时间,公司厂房从最初的600平方米临时厂房升级为4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员工从10余人增加到了40余人。

“成贵高铁客运快捷,叙毕铁路通江达海。我之所以在镇雄五金产业园建厂,除了家乡情结,更看中的是产品北上可到重庆集散地,南下可销往东南亚市场,人力资源成本和物流成本都更低。”站在即将投产的巨成门业镇雄分公司大门前,远眺800米外的叙毕铁路镇雄以勒站,镇雄籍企业家、总部位于浙江武义的巨成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庆波看到的是国际国内大市场。

“标准化厂房政府已经建好了,土地、税收、用工、稳岗补贴等惠企政策都很好,只要最后一批设备安装调试好,我们就开足马力生产。”刘庆波信心满满地说,公司镇雄分厂有5层楼的厂房共计4万平方米,布局了3条5G智慧木门、2条橱柜衣柜面板、2条集成墙板生产线。其中,智慧木门生产线每天可生产标准化木门400套,生产车间及销售岗位可解决600余人就业。

五金高新产业园只是镇雄县筑巢引凤、抓创业促就业、壮大县域经济的一个缩影。镇雄县是我省劳务输出大县,经过40余年的打工经济发展历程,镇雄籍务工人员在浙江永康、广东清溪等地分布有10.2万名“五金工”、9.8万名缝纫工、2万余名能人老板,为镇雄县推进创业就业积累了宝贵经验。

立足西南地区没有五金生产基地、镇雄籍“五金工”“缝纫工”人力资源优势,镇雄县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和昭通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亿联国际商贸城、五金高新产业园、服装纺织产业园3个返乡创业就业平台。

截至目前,镇雄亿联国际商贸城A区已入驻商户482家,其中以五金、家具行业为主的返乡创业商户322家,直接带动就业约3000人;镇雄五金高新产业园已建成10.6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可提供就业岗位2万个;镇雄纺织服装产业园已建成标准化厂房20万平方米,可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

创业大赛有服务保障

“感谢‘赢在昭通’创业大赛平台,感谢创业导师和市区农业部门的支持,帮助我理清发展思路、提升产品质量、拓宽销售渠道。”在日前举行的第七届“赢在昭通”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上,第五届美丽乡村赛道选手吴广翠现场分享了个人创业故事。

吴广翠是昭阳区和光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也是奋斗在昭通苹果产业上的创业者之一。她在2021年参加第四届创业大赛初赛环节被淘汰后,经过一年的精心准备,报名参加了第五届创业大赛。在创业导师的指导下,吴广翠取得了乡村振兴赛道第二名的好成绩。

“参赛获奖后,合作社不但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也得到了更多的商业机会。”吴广翠介绍,创业大赛提升了合作社的知名度,促成了合作社与省外电商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目前,合作社建成200亩苹果基地、100亩樱桃基地,去年带动周边农户就近就业增收450万元。

作为第六届“中国创翼”昭通选拔赛的一等奖选手,镇雄籍“90后”返乡创业青年朱邦凭借创新思维和创业实绩从众多参赛者中脱颖而出。2022年,从北京交通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已在北京多家人力资源公司打拼6年的朱邦返回家乡创业,成立镇雄工作无忧人力资源公司,打造了全县首家市场化劳务信息服务平台。

“目前,公司与3800余家用工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公司网站注册的求职者有4.7万余人。”朱邦说,青年创业很艰难,没有可复制的捷径可走,创业之初,县直有关部门在公司注册、办公场所租用、办理创业贷款等方面提供支持,可谓是雪中送炭。如今,公司发展渐入佳境,公司负责运营的镇雄县“零工市场”,入选全省首批认证的“云南省零工市场”。

“举办系列创业大赛,开展激励式服务,是昭通市优化创业服务的关键之举。”昭通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邵艳利介绍。近年来,昭通市先后举办了6届“赢在昭通”创新创业大赛,对一、二、三等奖分别给予15万元、10万元、5万元奖金,共吸引全国2400余个创业主体参赛,项目落地60个,增加就业岗位1800余个。同时,建立“创业导师+创业孵化平台+创业基地”挂联指导机制,组建了48人的创业导师工作室,精准提供返乡创业服务。

记者手记


筑巢引得雁归来,返乡创业热潮涌。作为我省劳务输出大市,昭通市在做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这篇大文章中,画出了从“东南飞”到“雁归来”、从打工经济到创业经济、从输出劳动力到回引生产力的美丽弧线。


经过长达近40年的劳动力转移输出历程,昭通市转移就业劳动力稳定在260万人以上。在一大批劳动力外出打拼,增加了收入、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技能的同时,有的大胆创业成长为五金、纺织、建材等领域有较强实力的企业家,为昭通推进创业就业积累了宝贵经验,成为昭通回引人才返乡创业的“活水源头”。


如何让广大劳动力创业有门路?昭通市立足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劳动力特点,建立创业孵化平台,打造创业产业园区,举办创业创新大赛,出台了创业就业二十条政策措施,通过返乡创业带动就业、转移输出再就业、就地就近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等措施,绘就了抓创业、兴产业、促就业、稳增收的新图景。

来源:云南日报  微昭通

云南日报记者:沈迅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谭泽涛
标签 >> 就业 央媒看云南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