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长江文明行丨马鞍山:邂逅长三角“白菜心”的“诗和远方”

 2024-09-26 14:58  来源:马鞍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增强爱护长江、保护长江的意识,实现“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早日重现“一江碧水向东流”的胜景。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的讲话

核心提示

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马鞍山考察,赋予马鞍山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新发展定位。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强调,要增强爱护长江、保护长江的意识,实现“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早日重现“一江碧水向东流”的胜景。

牢记嘱托,奋勇前行。

生态长江的画卷在一江两岸徐徐展开。从薛家洼旧貌换新颜到采石矶秀丽风光,从浮沙圩紫色花海到“和州之心”扬帆起航,马鞍山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建设长江绿色生态廊道,不断绘就“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美丽画卷。

文化长江的篇章在历史长河中缓缓流淌。从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到陋室镇淮古街,从首届长江文化论坛到长江不夜城新业态,马鞍山坚持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让长江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这座城市,正以其独特的方式守护着这条母亲河,让“生态长江”与“文化长江”在这里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一曲人与长江和谐共生的动人乐章。

生命长江

力护长江生物多样性

“现在江里的鱼可多啦,巡江的时候经常能看到鱼群,时常还能见到江豚的身影。”今年63岁的蔡来保,是雨山区的一名护渔员。一大早,蔡来保就和同事开启了巡江模式,一边宣传禁捕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一边捡拾江滩上的垃圾。

其实,蔡来保还有另一个身份——上岸渔民。“祖祖辈辈都在江上捕鱼,到我已经是第四代了,我在船上待了57年。”指着不远处的薛家洼,蔡来保十分感慨,打了一辈子的鱼,明显感觉到越来越难捕到鱼了,“多亏了长江禁渔,现在长江里的鱼直扑腾。”

2019年,马鞍山在全国率先实现长江干流及重要水域常年禁捕。蔡来保一家响应“十年禁渔”号召,退捕上岸,从此告别了水上“漂泊”的日子。在“四有一畅”政策的帮扶下,蔡来保一家领了补助款,办理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住进了政府分配的安置房。

曾经的捕鱼“老把式”,凭借自己的意愿和技能,开启了崭新的生活。从“捕”到“护”,一字之差,不变的是地点,变的是观念。“我家的船以前就停在这块,这一大片停的都是船。以前这后面都是码头,灰多得不得了,现在多干净啊,岸上没有灰,水里也没有污染。”蔡来保说。

近年来,马鞍山注重依法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南京市、镇江市协同立法,共同实施《关于加强长江江豚保护的决定》,将每年的10月24日定为“长江江豚保护宣传日”,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建设,长江干流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持续提升。

如今,江豚、中华鲟等稀有鱼种频现马鞍山江段,丹顶鹤、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栖身石臼湖,呈现出一幅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鸟蹁跹的优美画卷。

碧水长江

重现碧水东流胜景

俯瞰长江东岸,薛家洼生态园、杨树林、滨江文化公园等一批公园与沿江生态绿廊和文化旅游景区“串珠成链”,成为马鞍山的“城市生态客厅”。聚焦西岸,看“零点公园”那条微缩的皖江文脉,观“和州之心”那处乘风破浪的风帆,望“浮沙圩湿地”那片紫色盛开的花海……短短数年间,一个个新景跃然而出,成为市民们纷至沓来的休闲旅游景点。

在长江流域率先实施“十年禁渔”,全力开展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严格森林资源管理,全省率先开展湿地碳汇研究,设立全国首个“长江保护日”……近年来,马鞍山市借“环保督察”之力,锚“问题导向”之航,执“绿色生态”之笔,落“环境整改”之实,强力开展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流域治理、精准治理,全力做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积极开展长江岸线综合整治,推进长江生态廊道工程建设,加快构建长江生态安全屏障。

在马鞍山守护一江碧水向东流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由“要我治”变为“我要治”,将生态理念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效果上。

马钢南厂区位于长江边,区域面积13平方公里,基于历史原因,厂区水污染问题一直是困扰马钢绿色经营的难题。聚焦“废气超低排、废水零排放、固废不出厂”,宝武马钢历时4年累计投入90多亿元,实施治气、治水、治固“三治”项目142个,成功创建全省首批环保绩效A级钢铁企业,荣获首批国家“绿色工厂”称号。

保护长江生态,根本在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穿“绿”鞋,走“新”路。

近年来,马鞍山市围绕“1+3+N”产业集群体系,统筹做好传统产业转型、战新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逐步推动全市产业集群提质升级,推动数字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诗意长江

江流千古文韵长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200多年前,年轻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雄心万丈,仗剑出三峡,浮江汉,游吴越。当他刚刚踏上马鞍山这片奇丽的山水之境,只轻轻一首《望天门山》,便登上了盛唐诗国的时代舞台。

马鞍山,锁钥金陵,屏障东南,山水形胜,是谢朓笔下的“山水都”,是李白钟爱的“终老地”。李白一生七次游历马鞍山,寄情于山水之间,留下了《望天门山》《夜泊牛渚怀古》《横江词》等50余首诗篇;更长眠于大青山下,孕育出这方土地浪漫而灿烂的诗歌灵气。

翻开中小学课本,我们听过的:“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我们熟知的:刘禹锡、李之仪、王安石、白居易……一篇篇倒背如流的优美诗文,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文人墨客,都与马鞍山密不可分。

千古人文地,一城山水诗。千余年来,600多位诗人栖居于这片诗灵之地,留下了千余首脍炙人口的诗文,亦成就着这座城市与诗歌的千年情缘。

从1989年第一届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到今年即将举办的第36届马鞍山李白诗歌节,变的是名称,不变的是对诗歌文化矢志不渝的保护、传承、弘扬。从单一的诗歌吟诵发展到融歌舞、吟诗、经贸和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节庆活动,30余载举办不辍的诗歌盛会,是马鞍山诗歌文化最集中的诠释,是马鞍山人对诗仙李白最长情的告白。

采石矶、太白楼、大青山、褒禅山等成为各地游客的旅游胜地,太白游园、康泰游园等饱含诗歌文化的“口袋公园”散落城市各地,绘就“千里长江画卷”的“长江不夜城”大放异彩,以诗为媒、文化为魂、旅游为形、项目为基,诗歌融入每一寸城市肌理,马鞍山的城市文化内涵和品牌效应不断提升。

2014年,中国诗歌学会授予马鞍山市“中国诗歌之城”称号。诗歌,成为这座城市不可磨灭、最为璀璨的文化印记。

文物长江 

一束长江文明的原始曙光

我们从哪里来?

1980年,在马鞍山和县陶店村汪家山北坡龙潭洞,一具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化石惊艳现世。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完整的直立人头盖骨之一,距今约三四十万年,为研究人类起源和南北方古人类在演化上的共性和差异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文明从何而起?

日前,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马鞍山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系列纪录片《探秘凌家滩》在CCTV-9纪录频道播出,揭开了这座诞生于5000多年前长江下游的文化聚落的神秘面纱。

“超大型祭祀场地和燎祭礼仪的遗存,体现了凌家滩先民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对中华文明起源、形成演进路径与内在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凌家滩遗址是目前考古发掘已知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同时期最大的超大型聚落”……伴随着精致的画面,一句句解说词铿锵有力,阐释着凌家滩为何能成为“古国时代”第一阶段的重要代表之一。

与红山、良渚并称为“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先后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2022年度国内十大考古新闻”;出土的双联玉璧成为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同心”奖牌设计灵感来源……辉煌灿烂的城市文明,惊世绝伦的玉石文化,让凌家滩在中华文明形成进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有着无可替代的历史地位与学术价值。

江水流觞,时光铭刻。从史前薪火到古代辉煌,从近代变革到当代发展,悠久的长江文明源头文化、独特的长江山水文化、灿烂的长江诗歌文化、光荣的长江红色文化、繁盛的长江工业文化,五种冠以“长江”之名的文化,在马鞍山这片土地上交织、碰撞、融汇,最终升华成独具魅力的马鞍山文化,绵延赓续,生生不息。

现如今,走进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祭坛、墓葬、玉器,丰富的遗址和文物诉说着中华古国文明第一阶段的悠悠历史;遗址博物馆、数字展厅、考古研学小镇,涌动的人气彰显着新时代人们赓续中华文脉的无限热情。

在市博物馆、朱然博物馆、刘禹锡纪念馆等博物馆,关于长江文明和地域文化的主题展览一场接一场;鼠标轻点,手指触碰,李白、屈原等历史人物就能与你隔空“对话”;亲子互动、真人实景,剧本杀、文博大富翁等互动游戏深受群众喜爱……

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马鞍山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正以“年轻”的呈现方式“活起来、动起来”,激活人们的情感空间,唤醒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

马鞍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任德玲 邓婷婷

图片由马鞍山市新闻传媒中心提供

手绘/马鞍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吴佩琪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周万琴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周万琴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