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云南紧抓赤水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 赤水河(云南段)干流入河排污口已全部完成整治,出境断面水质连续6年保持在Ⅱ类及以上

 2024-09-24 11:03  来源:中国环境报

▲图为开展入河排污口日常检查。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执法局供图

云南省近年来坚决扛实“源头责任”,聚焦“查、测、溯、治”工作重点,以全面排查为基础,监测数据为支撑,精准溯源为关键,因地施策为核心,开展赤水河流域(云南段)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着力推动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赤水河流域(云南段)共排查出874个入河排污口,其中干流164个,支流710个。

截至目前,干流164个入河排污口已全部完成整治,整治完成率为100%;支流已完成693个排污口整治,整治完成率为97.6%。

“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是水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推动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的重要抓手。”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周鑫介绍,赤水河(云南段)出境断面水质连续6年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成为云南省唯一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的河段,实现一河清水出云南。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背后,入河排污口整治“功不可没”。

开启“人智互补”模式,让入河排污口一个不漏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赤水源镇,其干流在云南境内全长97公里,一、二级主要支流总长227公里,流经革命老区镇雄、威信两县25个乡镇,流域内居住着104万各族群众。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赤水河(云南段)干流及主要支流生态环境均遭到不同程度污染。入河排污口是连接岸上和水里的关键节点,排污口整治是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举措。为推进赤水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落地见效,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执法局成立工作专班,全面负责赤水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的统筹、协调、调度、督导等工作,强力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

“从现场看,入河排污口形式多样,有的直接排到河里,有的通过雨洪口混接、混排,有的通过沟汊、地表径流排放,还有的污水平时会积累下来等到暴雨汛期时一起排到江里,情况非常复杂。”在跟随排查组现场排查时,小组长邓锐向记者介绍。

2019年以来,云南省先后3次采用无人机航测、实地核查、攻坚排查等方式,完成赤水河流域(云南段)干流疑似排污口核查与排查工作。

尽管无人机航测、遥感图像解译等前期工作为现场排查奠定了基础,但还有一些入河排污口非常隐蔽,无人机发现不了,只能靠人工现场排查。

现场排查小组成员王九妹说:“昭通道路崎岖,我们在排查无人机航测发现的疑似入河排污口时,在河堤两岸的居民区附近及农田的隐秘草丛里又发现了20多个新增排污口。”无人机航测加人工现场排查,“人智互补”模式让入河排污口一个不漏。

分类施策、精准治污,确保整治见实效

“入河排污口虽小,问题却不简单。水污染问题表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打通岸上和水里,有效管控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才能进一步推动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在昭通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王应勇看来,抓住入河排污口这个“牛鼻子”,分类施策、精准治污,无疑是打好这场硬仗的关键。

周鑫介绍,赤水河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开展以来,云南省坚持科学治污、分类施策、对症下药,按照“依法取缔一批、清理合并一批、规范整治一批”要求,结合前期排查监测溯源情况,制定整治方案,明确每个入河排污口的整治要求、具体措施及进度安排,并建立整治销号制度,整治完成一个,销号一个。

在整治(改)过程中,云南采取边整治(改)、边推进,边复核(回头看)、边整改的工作方式,按照国家入河排污口整治指南和相关措施要求,逐一对应入河排污口,检查截污治污工程措施是否落实、是否纳管截污、是否建设污水处理站(系统)、应依法取缔的排污口是否封堵、整治前后水质监测是否落实等相关情况,形成闭环管理。同时,邀请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专家到现场指导帮扶,对负责排污口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针对少数排污口整治推进困难等情况,云南省生态环境厅深入现场了解情况,协调当地有关部门,补充制定有效措施,推动问题解决。

“昭通市针对城镇规划区内的入河排污口,推行集中收集纳管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针对农村排污量大、污染源集中的区域,建设集中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针对排污口分散、排污量小的农村生活污水排口,采用排污口封堵或分散式处理(化粪池+还田利用)模式,确保入河排污口整治见实效。”王应勇说。

为进一步加快赤水河流域(云南段)干、支流入河排污口的整治进度并强化整治效果,今年上半年,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及昭通市生态环境局先后利用4个月时间进行全流域、全覆盖的检查与复核。狠抓入河排污口清单、重点隐患风险防控入河排污口清单、需工程治理入河排污口清单“三个清单”落实,做到每处必到,对整治情况心中有数,将现场入河排污口整治情况与平台系统录入信息一一对应。

“三个紧盯”求长效,强化监管防反弹

周鑫说,赤水河流域(云南段)入河排污口大多分布在山区乡镇及农村,人口散居,入河排污口之间相距甚远,且河的两岸陡峭,道路崎岖,排查费时费力。入河排污口有的整治后易反复,有的旱季断流、雨季冲刷,枯枝及垃圾杂物极易造成入河排污口堵塞或河道污染,这些都给监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巩固整治成效,是赤水河流域(云南段)入河排污口整治面临的新课题。

周鑫表示,下一步,云南将聚焦“三个紧盯”,做好入河排污口整治“后半篇”文章。紧盯需工程治理的、推进缓慢的排污口,逐一进行攻坚,直到整治完成;紧盯交办的问题排污口逐一进行整改,不达标不放过;紧盯全流域重点关注的少数污水直排、雨(清)污混排等难根治、易反弹的隐患排污口,及时跟踪督办、溯源整治,消除问题反弹现象。

同时,压实地方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市、县、乡、村、组五级网格化监管机制和河长巡查机制,加强排查巡查工作,每月坚持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调度,督促指导问效,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王应勇表示,下一步,昭通市将强化科技支撑,鼓励开展各类遥感监测、水面航测、水下探测、管线排查等实用技术和装备的研发集成,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基础性研究,分析入河排污口空间分布及排放规律对受纳水体水质的影响,识别输入输出响应关系,推动构建“受纳水体—排污口—排污通道—排污单位”全过程监督管理体系。纵深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让“水清岸绿”的人水和谐之景常驻昭通。

来源:中国环境报 见习记者 陈克瑶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谭泽涛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