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山水痴人张永国

 2017-03-10 10:50  来源:

◆ 陈 卓

初识张永国在2009年11月,他的一幅六尺宣中国画《重岩喷飞瀑,清风生古木……》获得了水富县首届政府文艺奖(艺术类)二等奖。他那墨韵灵秀、意远情深、心境天然的画韵触动了我,那儒雅低调、醇厚质朴、淡定自然的气质吸引了我,让我不得不在内心惊叹……正可谓:心仪山水,沉静宁和。一如石涛大师语: “一画明,则障不在目,而画可从心,画从心画而障自远矣。”

张永国生于1966年,1987年分配到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县云天化中学教数学,最初他对书画毫无兴趣可言,一切开始源于偶然中的必然。那是工作以后,一次无意间的观看云天化职工书画展震撼了他,改变了他的思想,产生了学习中国画的念头。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陈金鹏老师,在他的指点下,用了两年时间,临摹了马骀画宝之山水册。2000年在同学的介绍下,又认识了原师专美术老师陈孝寿先生,先生给予张永国对中国画艺术的追求精神及书画习作很好评价,极大地鼓舞了他。张永国自此爱林泉,笔墨写云山,一发而不可收,更加勤奋学习,业余时间几乎全部遨游于墨海之中,大量临摹书家画家作品,同时,频于外出写生,其立意、构图、泼墨、泼彩及书法,有其鲜明的特色。

张永国丰富的水墨语言、充满鲜活生动的自然因素与笔墨情趣,代表了他无尽的情感注入。如果说他之前作品略显稚嫩生疏、笔力不足,而今却空灵秀韵,苍浑有加,变化之中,笔墨更有成熟之美。这与他数年来坚持学习传统,研究中国诸家书画、诗文等艺术门类是分不开的。

不能完美,但求完美。前人的大作及经典作品,无一不是有效借鉴优秀传统,亲近古风,站在古人肩上进行再创造。这也是张永国的目标与追求。张永国属于实力派画家,自喻自己为山水痴人,他对山水画的热爱由此可见一斑。这使他在绘画这一领域得到了超常的发展,真乃是苦心人天不负。他的中国画《幽谷清音》、《山多白云,士有道气……》、《乌蒙清秋气清爽》、《一两三间红瓦房……》、《西南一高士……》、《偶然临险地》等作品,或尽显峥嵘苍郁,山高水远,云深不知处的气韵,或尽显空灵婉约,笔意纵横、出尘入世的淡定,画中的线该细则细,该粗则粗,纤细如涓涓溪流,粗犷如悬崖飞瀑,大处着眼、大胆落墨、大黑大白、然后细心收拾,画龙点睛……画的背后渗透着美妙的精神情感,不难看出他在寻求着从传统山水语境的变化到现实语境的探索,在研究传统山水的披麻、解索、荷叶等山石皴法的同时,用笔则偏重于中锋与线勾的组合。泼墨、积墨和宿墨等墨法上,在表现云气、水波、山峰树木、泉水溪桥中,独爱墨色交融的使用,处处彰显着细心经营。皴、擦、点、染,用笔自然而灵动,始终追求着苍浑疏秀的笔墨意趣之美,呈现出旷远洁静的审美品质。

欣赏张永国的书画作品,宁静的心灵荡漾着涟漪。那一幅幅繁而不杂,秀而不弱,雅而不俗的山水画,让人在无比钦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同时,不得不发自内心地赞赏其书画作品的灵性与温情,以及他对山水书画的执着迷恋。我想这一切当是因为内心有着皈依了吧!艺术永无止境,自然山水到心境山水的变化需要艺术语言的锤炼,期待着张永国诗书画的完美融合,期待着他将以智慧获得的一切放下,再让智慧升华,永远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为名利所动,沉下去,更深研究,海纳百川,让个体平凡的生命在山水画中彰显出华章,在艺术道路上比今天走得更好,芝麻开花节节高。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