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在镇雄》的魅力印象

 2017-01-19 10:00  来源:

 ◆ 碎金

 镇雄,取“镇守雄关”之意。自公元前135年(西汉武帝建元六年)置南广县起,迄今已有2100多年,被称为“大雄古邦”。

《在镇雄》通过饱含深情的笔调、优美纪实的图片,描述镇雄的自然风光、讲述镇雄的沧桑故事、展现镇雄的魅力文化,把一个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美轮美奂、独具魅力的镇雄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成为传承人文精神、普及历史文化、宣传推介镇雄的重要作品。

 一、展示镇雄的人文风光

“镇雄八景”最早在《镇雄州志·景胜》里出现。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自然的变迁,有些景致消失了。作者与时俱进,列出新镇雄八景,“供百万儿女鉴赏,以图他日河山更秀,人心更美,不定对我古邦之旅游事业发展也能抛砖引玉,善哉,善哉!”

 这些新兴的乌峰云海、凤翅佛光、木卓仙踪、凤翥鸾翔、鸡鸣三省、山峡洞天、小溪流水、五德天坑,作者用诗意的文字、精美的图片,为镇雄美景命名立传,寄托着作者对自己美好家园的真诚愿望和憧憬。

 如《凤翅佛光》,“当大雾弥漫山间,太阳睁开惺忪的睡眼,方知起了个晚,便纠结光之家族,一股脑倾泻七彩。于是,在山之下,云雾蒸腾处,佛光闪现,房舍如在镜中,山峦似在水里,万物的影子悬在山下的楼顶,壮哉!”尹马的描写是写实的,把佛光归纳为生活的惊艳。而杨升雄能够抓拍这样亦幻亦真的作品,他为摄影付出的辛勤劳动和等待拍摄时的艰辛就可想而知了!

 二、忆念镇雄的人文故事

 以亲和的姿态,触摸民间存在的疼痛,关注普通百姓的命运,传递着作者浓浓的乡情和人文关怀。

 作者讲述镇雄的山川故事和石达开避难小山峡、红军长征过镇雄等历史记忆,不重烘托渲染,而用白描手法,勾出人物的形象,点出人物的命运,让人感叹。

 庙坎是尹马的出生地。《庙坎剧》中,尹马讲述了自己的童年生活以及亲人、乡邻和朋友的故事。被土医生医成瘸子的小叔,被“我们”宰杀的傻光棍,被人疑为“走阴”而打死的韩姓矮男子……他们的命运,本来是可以改写的,但是在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家庭,他们的命运却不可改变。

《突围——时光的假设》里,作者把镜头对准了普通老百姓,记录了铸锅人、铁匠、木匠、篾匠、石匠、补鞋匠的工作情况,煮酒、做面条、推豆腐、卤肉等生活场景,矿山的矿工、背草的孩子、放牧的女人等人的生存状态……

 是否能通过救赎,让他们的灵魂回到故乡?

 三、忧虑镇雄的民间文化

 镇雄的民间文化,映射着大雄古邦灿烂的光彩。

《事头》详细地从男方家办婚礼的角度,写出了婚嫁文化的主要步骤和主要内容:“挂红”“作花红揖”“行见礼揖”“退车马”。《迎亲记》中描述的小妹戏耍新郎,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这些文化的传承,曾经温暖了人们的寒冬腊月。

 但面对婚嫁文化的失传,作者忧虑:“我们常常站在阳台上对着久违的迎亲仪式叹息逝去的时光,在唢呐单调的嗓音里想象古典的爱情。我们相互之间的距离其实仅仅是一顶花轿的长度,而道德的含量却逐渐减少。不得不回忆昨天的时候到了,那迎亲的旧日习俗多好啊,我们多么渴望一曲唢呐将自己吹回昨天的洞房,一盏烛光洗除满脸的沧桑。”

 我也忧虑。

《只在此山中》道出了作者写作此书的目的:“世人不看风月,不知天地高远;不触山水,不知万象胸襟。我们身在同一个地方,却没有看清家园的轮廓,不知道足下泥土的温度,不妥,不妥!”

 作为地域文化散文,《在镇雄》还有着泥土的清香。不看,实在不妥!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