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6-12-04 09:50◆ 曾令云
昭通要尽快摆脱贫困,跃上一个新台阶,城市化是一个无法避开的关键,把昭阳中心城市建成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所谓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即通过高效、民主、法治的行政管理,通过人口的流动,信息流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中心城市的生产力能向其他县城和村镇释放和辐射,使中心城市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能向其他县城及村镇扩散、辐射,在农村不断摆脱贫困的基础上,缩小城乡差别,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正因为如此,我们该做的事情还很多,归结起来,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昭阳中心城市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基础设施在中心城市大规模聚集便是发展的必然。所以,要有大局意识,应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中心城市的地位,舍此无法形成中心。在聚集过程中,应有超前意识、战略眼光,面对世界和未来。最近,市委、市政府已经开工和即将开工的21个社会事业项目,就是事关教育、卫生、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它包括14所普通高中,4所职业教育学校;3个县级综合医院,能新增高中生5万,医院床位4500个,这样,便可补齐昭通高中教育和医疗卫生的短板。解放前,昭通城之所以有小昆明之称,除了中西合壁的城市建筑和宽畅的大街,以及继昆明之后,第一家引进德国造的火力发电机,让达官显贵用上电灯,还安装了路灯。就是靠文化、教育、卫生和其他基础设施大规模的聚集而形成的。那时,中心城市人口不足五万,它却有省立二中(即现今的昭一中)和明诚中学两所完中,而明诚中学则由龙云的胞妹龙志桢资助创办的。还有专收初中生的昭通县中学。省立二中的校长先后由毕业于日本帝国大学的肖瑞麟、张本钊、张本均和姜思敏先生担任。肖瑞麟从日本学成归来,谢绝了昆明乃至北京、上海的同仁相邀,毅然决然回到生他养他的桑梓之地,创办了体用学堂,它为省立二中的前身。体用学堂取两广总督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义。他先办了三届师范,其目的是为今后在昭通开办新学准备师资。他刚刚做完为昭通储备教师的事情后,便奉省政府之命,离开家乡任了普洱道尹、管辖现在的思茅、西双版纳和德宏。更值得称颂的是,还为昭通留下了《榴花馆记》等宏篇巨著,至今仍润泽着昭通后学的茁壮成长。以后便由张本钊、张本钧两兄弟先后担任省立二中的校长,两位先辈离世后,由姜思敏先生担任。以后,姜思敏先生受龙志桢相请,担任了明城中学的校长,荐由盐津人戴宏猷担任,戴先生亦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以后他去了南京国民党中央军校,任了主任教官。抗战爆发后,他奉调到江西上饶第三战区司令长官杜聿明麾下任政治部主任,挂少将军衔。戴先生离任后,由永善人邓子琴担任省立二中的校长。邓子琴毕业于昭通省立二中,后考入南京中央大学,中学时,他和姜亮夫、刘平楷、西北军副总司令杨德亮同班。邓子琴亦是国学大师,为研究佛教的首席专家,以后成为西南师范大学的终生教授。昭通县中的校长包鸣泉,他不仅是昭通,乃至云南的书法家,而且是饱读诗书的大学问家。民国昭通县志由龙云任主编,杨履乾、包鸣泉两人任主笔编撰的,昭通解放后,此部县志基本被焚毁殆尽,包先生亦遭到迫害。改革开放后,昭通费尽移山心力,方在上海图书馆找到一部,几经恳求,才影印一部带回故乡,后经有关部门的努力,在此为蓝本,才影印了一部分。
那时,昭通有两所由传教士柏格理和修女格兰丁创办的惠东医院及西门大医院,柏格理逝世后,由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姜亮夫的堂哥姜慕清任了院长。格兰丁女士逝于昭通,就埋葬在凤凰山,世界红十字会为表彰、纪念她为贫苦民众解除病痛和敬业精神,以及不远万里来到昭通的献身精神,设立了世界护士节。柏格理不仅把现代医学和现代教育带到了昭通,而且把足球、篮球和游泳等体育项目带到昭通。他还把山区苗族青年吴性纯培养成华西医科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吴性纯毕业归来后,同样任过惠东医院之院长。其实,昭通的马铃薯之所以称之为洋芋,是因为柏格理往欧洲引种过来的。以后,他离开了昭通,到现在贵州的石门坎创办中学,那里是民族杂居的高寒山区,生存环境十分恶劣,但他却一直坚持到在那里与世长逝。也是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毕业的昭通人陈宗华,他是蔡锷的同窗好友,更是昭通知名学者陈孝宁的爷爷。他先后在弥勒、永善任了县长,但最长的时间仅此半年,就挂冠而归,去到石门坎中学当了教师,柏格理逝世后,陈宗华先生还为他写了墓志铭。
那时昭通的几所中学校长,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大学问家,又特别的崇德、敬业,加之唐继尧、龙云、卢汉的重视,便吸引了全省不少颇有名气的教师来到昭通。除了姜思孝、姜思敬、姜思让和姜思敏四兄弟外,还有刘盛埴、戴澍春、名画家陈世贤等。姜氏四兄弟,有三个是前清的举人,姜亮夫的父亲姜思让前往北京参加科考,恰遇戊戌变法,他便参与了公车上书。在张开儒、赵端的引荐下加入了同盟会,并决定他留在北京负责联络、宣传,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他考入京师大学堂,便可以学校为掩护,建立同盟会在北京的联络点。毕业后,他到湖北仙桃任了法院院长,同时参加了武昌起义。直到袁世凯窃取了胜利果实,他才愤愤然回到昭通,并接受四弟思敏的相聘,任了省立二中的国文教师。
戴仁甫在北京参加过“五四”运动,回到云南,因仰慕省立二中英才济济,便来到昭通,因而把马列主义和新文化带到了昭通。他在学生中宣传马列主义,提倡白话文,在课堂之外,组织学生读《新青年》《每周评论》《剩余价值新学说》和《共产主义ABC》。
1925年5月30日,英日帝国主义在上海残杀工人顾正红,全国学生纷纷声讨、支援,掀起了反帝爱国的革命运动。昭通在进步教师和学生的带动组织下,以省立二中为核心,组织了示威游行,并捣毁了英、美烟草在昭通的分公司,如火如荼的爱国运动对昭通民众影响极深。
只有基础设施的聚集,才能使中心城市具有文化和商业气氛。才能使九秩朱提,弦歌不断,锺毓润泽、箐华砥砺,始终秉承其民好学、文脉相袭的传统。
第二,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只有通过生产要素的聚集,使商品生产获得资本增长的一般条件,使社会的扩大再生产逐步朝集约化发展,从而降低成本,减少流通环境,提高商品的竞争力、创造比孤立和分散更高的社会生产力。因而,要从我们现有的资源出发,把开发利用和城市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认真规划、分步实施,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城市提供的各种生产要素。沿街设点,见路摆摊,是小生产的交换方式,它体现了自然经济在交换过程中的偶然性和随意性,和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是格格不入的。
现在昭通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战略,倾力、扎实推进昭阳中心城市的“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平安城市、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它是各种生产要素聚集的大手笔和经典之作。市委、市政府就十分清楚地认识到:要站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推进昭通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作为富民强市,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作为决战小康的重大举措。只有这样,才能重塑昭通对内对外的良好形象,不断加强昭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昭阳中心城市,在我的记忆中,几十年来,就是一个脏乱差挤的城市。20世纪70年代,一位省委领导来昭通视察,只在街上逛了一下,便十分厌恶地说道:整个昭通真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国民党市场……到了80年代,开始了所谓的城市建设,但根本没有什么规划,全凭长官意志办事。时而往南发展,时而又从北发展,时而西边修点,以后又往东边弄一下,搞得整个中心城市支离破碎,老百姓便戏谑道:赵领导东修、钱领导西修、孙领导南修,李领导北修,修来修去,害羞。城市管理更是无可奈何,遇到省上的卫生检查团来了,突击打扫,还叫消防车拉水冲洗街道,群众就十分反感,便说:老百姓吃水都困难,还用水厂净化过的水来冲洗大街,为的就是红顶子……检查团走了,又是土基遇水,返本还原,市民愕然,不知是什么原因。其实,得不到广大市民支持,其根本原因,就是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为的就是应酬。今年春节,我上街闲逛,突然看见昭通欲共创卫生、园林、平安、文明城市,因见得多了,便不以为然。结果,春节过后的清明前后,共创四城的行动,便悄然兴起,转瞬,就形成暴风骤雨之势。市委书记范华平、市长郭大进身先士卒,带领昭阳区党政领导,始终走在整治昭通城乡环境的第一线。并顶住重重压力,仅用了10天左右的时间,拆除了私自建造的300多座烧砖和冶炼的砖窑及冶炼炉,随即又拆除了不少乱修乱建的各种房屋,现在此项工作仍方兴未艾、如火如荼,让市民刮目相看,颇为感慨……紧接着,综合执法队又雄赳赳、气昂昂走上各条大街小巷,雷厉风行地整治交通、卫生和乱摆摊设点的恶习,以及晚上乌烟瘴气的烧烤摊。与此同时,昭通几条主要的交通枢纽进行升级改造。当我看到截断交通,围起隔板,便分外担忧,一旦开工,又不知拖到牛年马月,给我们这些垂垂老矣,且步履蹒跚的老朽出行,不知带来多少麻烦啊!更为感叹的是,本来就十分拥挤而无序的交通,将变得更加混乱,昭通苦矣。殊不知,一条长约一两公里的大道,左右轮换施工和通车,多则十天,少则四五天,就焕然一新。紧接着,便用整齐划一的青石板和瓷砖修砌人行道和盲人的专用通道。这些工人训练有素,技艺娴熟,他们餐风宿雨,通宵达旦,他们挥汗如雨,砥砺拼搏,费尽移山心力。当我七八天出家门时,眼前已旧貌换新颜,看到的是环卫、园林的工人在清洗刚刚竣工的人行道和栽种枝繁叶茂和苍翠欲滴的桂花树。
那天,我在回家的路上,偶遇我曾教过的一个学生,他是团结路段政府方的负责人,我便问他说:这段路的升级改造,包括要降低桥面的坡度,你一两个月能不能完成?他便笑了,回答道:老师,只需十天,并且我还在区政府立下了军令状,若完不成就引咎辞职。我一听,便感到十分惊叹,觉得是天方夜谭,他便请我进入施工现场见识,见识一番。我边看、边听他讲解,倍感昭通是天地翻覆了,从清理路基,铺垫特别的丝网,浇铸按比例混合好的沥青、砂石炒料,并平整碾压成型,全是一条龙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其铺垫的规范和速度,让我瞠目结舌。其景,我只在2007年去悉尼时看到过,他们却没有铺垫丝网,当时,我就颇为感叹,不知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否在中国,特别在我们昭通,用如此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修筑柏油路。殊不知,只过了七八年,我的梦想便实现了。那天,学生还特别告诉我说:在柏油下层,铺上这种我们国家发明,且强度极高,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丝网,不仅能使道路经久耐用,而且道路不易变型,而这些修路的设备全是我们区城建公司的。我开了眼界,为自己的孤陋寡闻倍感惭愧的同时,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便油然而生……
其实,现在的昭阳中心城市,通过综合执法队两三个月的认真、负责的管理,发生了质的飞跃。我们就很难再看到满街满巷,乱停乱放的各种机械车辆,也看不到那些无知无识的二杆子,旁若无人那般,横冲直撞把汽车开到人行道上来的野蛮行为。各种摊点和晚上的烧烤摊,再也没有占人行道经营,几乎所有的都搬到屋里经营,就是农民自产自销和批发、零售的小摊点,也大多自觉地进入了市场。刚刚整顿时,我还看到一群一帮的工作人员,穿着制服,白天、晚上地在街上撵在街道经营的摊点和干涉乱停乱放、胡乱行驶的车辆,甚至还常常发生口角之争。近来,综合执法队员东奔西忙,嘶声呐喊的情况渐渐减少,甚至很少见到他们匆匆忙忙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派平安、文明的景象。其实,昭通人还是很爱自己的城市,很有自尊和自豪感的。只要各级党委、政府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不搞面子和形象工程,真抓实干,为大多数市民带来,卫生、园林、平安、文明的福祉,让中心城市一改往日的面貌,恢复小昆明的荣耀。市民便很快把这种自豪感和荣誉感,转化为热爱并创建美好家园的自觉行动。实践不可质疑地证明了,不管任何一级党委、政府,只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说得少,而干得多,都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所以革命导师列宁曾认为:任何无政府主义,都是对机会主义的反抗。
现在,不管阴晴和风雨交加,大街的人行道上,都有环卫工人坚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用自己辛勤的劳动,不仅清扫路上的垃圾,而且用高压水车冲洗道路,虽不能说一尘不染,但干净、整洁、光彩照人,却一点不假。那天,我从教师小区出发,从南走到西,绕到清官亭,再顺南北顺城街,经过南大街回到家里,历时两个半小时。我脱下皮鞋,底上竟然没有沾一星半点的泥巴和污物,竟让我不胜感慨。
因昭通是一块夏无酷热的避暑胜地,便有成千上万的候鸟似的四川、重庆人来昭通避暑休闲,盛夏又因是假期,更有昭通在外苦读的莘莘学子回来,而又记住了乡愁的昭通人回到了这座城市。当他们刚刚踏上这片极为熟悉的热土,就深深地感到昭阳中心城市变得卫生、文明了,便高兴得手舞足蹈,喜不自抑,而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市,这是我们期盼已久,却没有做到的。自然从内心感慨道:脏乱差挤的昭阳中心城市终于换了人间!正因为如此,市长郭大进总经常爱说一句话:辉煌是干出来的,不是等来的,更不是靠说出来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颠扑不灭的真理。
第三,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要有足够的文化含量,就大文化而言,它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告诉我们,人类要生存发展,必须不断地向自然界获取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若哪一天停止了这样的活动,人类也就完结了。而人类向自然界获取物质的这种活动,一开始就是有目的的、社会的、实践的。所以,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就在于他们的社会性,在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的条件下,人类只有这样,才能抵御和战胜各种自然灾难的困扰和侵袭,顽强地生存下来,并得到不断地发展。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与人之间在获取物质的过程中,必然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和交流,从而创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如何推动这两个文明向新的高度发展,其关键是传承。而昭通这块古老的土地,是最先接受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和巴蜀文化浸润和洗礼的地方,文明的血脉从昭通广袤,肥腴的土地上流过,向滇南滇中渗透。于是,这块土地上产生了云南第一块汉碑,这块被海内外称之为天下瑰宝的孟孝琚碑,以其碑文洗炼、隽永、哀婉,字字珠玑,感情内敛、沉郁而真挚,特别书体遒劲而苍远,方峻秀媚,疏散天然,默默地见证着这块土地的辉煌。当滇池地区的青铜文化寿终正寝、慢慢放下帷幕之后,这里的群山之间却炉火正旺,崛起了更加灿烂的青铜文化,无可非议地成了中国的汉洗之乡,从而铸就了辉煌的朱提文化。
昭通人杰地灵,源于其民好学,故群星璀璨。昭阳的中心城市,应该充分地体现出这水木清华、文脉不断、弦歌不辍、人才倍出的历史传承风貌。
依鄙人之见,城市的文化,很大程度渗透和体现在城市的建筑之中。每一条街道,每一处公共设施,每一座楼房,都以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铸就了这座城市的文化标志。它充分体现着决策者、建筑者和管理者的品位。居住在这座城市的不少人们在这座城市出生、成长、工作和生活,直到寿终正寝,不管任何时候,都受到建筑文化的熏陶。一条颇有文化的街道,一座体现着厚重文化的建筑,诸如西陡街、云兴街和怀远街、文渊街和凤池书院,禹王宫、陕西庙、川庙、黑神庙、龙氏家祠、李家祠堂等。它们的存在,随时随地且在不经意中,启迪着人们的思想,使人们增长知识,培育人们对这座城市的思想感情。一些人因故离开了这座城市,不管到了什么地方,甚至飘洋过海、浪迹天涯,而最让他魂牵梦萦的便是这座城市有文化艺术品位的建筑。建筑记录了这个城市的历史,历史丰富了这个城市建筑的内涵,人们从种种建筑风格,便可洞见那个时代,读懂那个时代的历史、那个时代的风俗。随着时间的推移,多少年过去了,要让人们从城市建筑中品味到如久窖而芳香四溢的琼浆玉液,而如痴如醉。我们的希望,昭阳中心城市的建筑,就不要再出现让人扼腕叹息、哭笑不得的建筑,更不能让我们的子孙背负让人耻笑的十字架。
既然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所以,文化含量必须体现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聚集上,从产业角度上讲,即是第三产业的聚集。一个城市第三产业是否发达,取决社会的再分配能力,即市民的富裕和幸福程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市民的生活必然提高,市民生活的集约化必然成为另一种趋势,而最能反映这种趋势的是家务劳动的社会化。这样的结果,不仅实现了更为科学合理的社会分工,而且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了就业的范围和机会,同时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污染。我们现在正生方设法加速城市化程度推进的同时,必须解决一个棘手且带根本性的问题,即离开土地的农民,他们将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是否能融入这个城市并成为这个城市的主人。在如何缩小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上的差异,便是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需要长期且坚韧不拔的努力方能实现的,否则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矛盾冲突便不可避免。由于实现了生活的集约化,对于大多数市民来说,工作之余便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这样便可以从事个人的兴趣和智力开发,营造高雅的精神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文化学者余秋雨说道: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又是一种手手相递的炬火,未必耀眼却温暖人心。文化的魅力,就在于摆脱实用,摆脱功利,走向仪式。这是政府的职能,就是千方百计营造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生活环境,用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对物质文化的需求。
第四,城市化的显著特点是人口的增加。对这个问题,我们曾寄托于溪洛渡、向家坝和白鹤滩三个巨型电站的建成和81亿吨储量褐煤的开发利用,把昭阳中心城市建成一个以能源输出,煤化工为主体的新兴工业城市,人口约50万人。现在溪洛渡和向家坝两个电站建成了,白鹤滩也即将开工,以褐煤开发利用的煤化工亦变得极不现实,原来设想涌入昭通的各类科技、工程人才及其家属和投资一、二、三产业的人员,便留在了规划的蓝图中。以后,又陆陆续续进来了诸如工投、文投等等国有企业,还有名噪一时的国际玩具城。而他们的到来,并未给昭通带来高端科技和前沿产业,主打的还是房地产,喧腾一时后,便偃旗息鼓,叫苦不迭。好在其资本是国家的,否则就哭不出好声气,对此,什么人都可以不负责任。在此浪涛的冲击下,昭通的工业园区也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拔地而起。但十多年过去了,建在火车站附近的工业园区里,容纳和充塞的无外乎就是一些传统的手工业作坊。生产的就是面条、米线、酱、醋和糕点,白天去那里,还能见到一些工人,到了晚上,其情其景,只有在蒲松龄先生的笔下方可看到。脱离昭通实际的高科技工业革命,有的胎死母腹,有的先天不足,后天营养欠差,只能苟延残喘,其命运也只能形将就木,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前车之鉴,后者之师。欲使昭阳中心城市的人口增加,唯有产业和事业,还有卫生、园林、平安、文明的软实力,舍此,除了再次折腾外,别无他法。而支撑昭阳中心城市化进程的产业是什么呢?我的回答十分简单,便是昭鲁一体的绿色园林,避暑胜地的人文景观。昭鲁坝子得天独厚,钟灵毓秀,是四面山环水绕必生气的风水宝地,有历史记载以来,没有出过什么大灾大难的福地。昭鲁这个接近500平方公里的坝子,之所以得天独厚,就在于它尽采天地之灵气,故形成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它早晚温差大,昭鲁坝子出产的水果和蔬菜,因为其昼夜、早晚的新陈代谢不一样,从而在同品种的水果和蔬菜中,所形成的果糖、饴糖,加之土壤中的微量无素不同,其品质便有了很大的差别。昭通的蒜苗声名远播,驰名天下,炒肉时,蒜苗和肉不会远远地分离,而是紧紧地粘在一起,水乳交融,使肉香而回甜,很有滋味,让人惬意之余,会觉得吃了昭通的蒜苗,天下无蒜苗矣。其原因就在于它的含糖高,炒熟后的蒜苗,不像其他味如嚼木渣那样。洋芋更是如此,它不仅香甜酥软,而且有一种面糊糊的感觉,不像其他地方的洋芋水溠溠、木杵杵的,昭鲁坝子的洋芋让人百吃不厌,无怪乎,它可以当饭吃。今年7月中旬,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约旦、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四川、贵州、云南的专家、学者及有关领导在昭通举行了马铃薯国际论坛。专家、学者认为:昭通的洋芋色彩光亮、个头均匀,应是不可多得的洋芋生产基地。水果就更不一样,昭阳区杨家湾和鲁甸小寨的樱桃,粒大水饱、红彤彤的却不轻飘、妩媚,她沉稳、厚重、典雅而有气质。她鲜嫩得使人发颤,哪怕用手轻轻一摸,就会破裂、吃在嘴里,更是美不可言,蜜甜中带有微微的果酸,其回味却是浓郁的蜂蜜味道。昭通的苹果更是誉满神州,其鲜嫩甜脆、口感极好,你若咬一口果型端庄,色泽浓艳、稳重、硕大的红富士,金黄色的果肉中会有一颗颗的玻璃体,我便称它为苹果中的舍利子。可见在昭鲁坝子这山环水绕、富含太空微波的环境里,水果和蔬菜的品质和其肉质的结构也是不一样的,我敢肯定,其分子量一定和其他同类水果及蔬菜有明显的差别。
随着科学家不断对太空的观测探索和研究,微波遍及整个宇宙,且没有发射中心,它只对应着一个绝对温度3K,科学家就把宇宙空间发现的电磁波叫做3K微波背景辐射。有一个人们都知道的常识,电视台和电台通过天线发射的电磁波,其中心是该台的发射天线,它能传播多远的距离,取决发射系统的功率。但不管功率多大,它的传播距离不仅有限,而且随着距离的延伸而不断衰减,甚至消亡。而宇宙的微波没有发射中心,它遍布整个太空,并且不会随时间和空间而衰减,更不会消亡。3K微波背景的发现,足可证明宇宙是因为原来温度太高而发生大爆炸,现在科学家在宇宙空间测到这个绝对温度3K(-270℃),恰恰就是宇宙大爆炸的余温。
其实,微波在中国人眼里,就是天地之灵气,并且认为山环水绕必生气,所以,凡如昭鲁坝子这样的盆地,它充盈的微波就很多,便可称为钟灵毓秀、物华天宝。微波在宇宙中是直线传播的,它外形犹如一个巨大的铁锅,所以,凡接收微波的天线都是铁锅型的喇叭口。微波能穿透电离层,遍布整个宇宙太空,并且是宽频带的,故信息量特大,它完全可以提供宇宙整体性演化全过程的信息。它是全天候的,不受雷电、雨晴和风雪的干扰。从发现到大规模应用它,微波把全人类带进了一个崭新的科学天地。其实,中国人发现和利用微波已经有几千年了,但却缺乏总结提炼并形成理论,因它又来自天外,人为地把它罩上了一层玄秘的外纱,变得朦朦胧胧,让人不得其解,甚至被人极不公正地说成是封建迷信。中国古人对宇宙乃至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其正确且客观认识,远远走在世界前列。张衡就把地球看成地,大气层视为天,其形状犹如煮熟的鸡蛋,蛋黄为地球,蛋白为天。包括地球在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现象,诸如地震等等,都是十分精僻的。从这个认识出发,昭鲁坝子这种地理环境,就是一个接收、吸纳微波的天线,因而造就了昭鲁坝子的富饶、美丽,得天独厚。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不少的树叶和花朵都是勺型的,它就能采天地之灵气,让自己生长得枝繁叶茂,若要枯萎落叶了,树叶便伸展了。所以,有位印度科学家,就用香蕉叶略加匹配,用作电视的接收天线,效果极好。中国人练气功,就是通过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姿势和呼吸节奏,使自己的身体变成锅型的接收天线,从而把宇宙间的微波信号集纳到自己的身体中来。母乳不需检验就可以让婴儿直接吸食,就是母亲沉疴在身、病入膏肓,甚至传染性很严重的疾病,婴儿绝不会因吸食母乳而被传染,因为母乳早经宇宙间的微波净化了。这就叫天地之造化,你不承认都没有办法。人既然是一个可以不断调整的微波天线,即是一个小宇宙,便可通过不间断的刻苦锻炼,尽量多采集天地之灵气,若是这样,发育就十分正常且思维敏锐、理智;反之,则是一脸的冬瓜灰,一副无精打采、病恹恹的样子,因为其人心不尽,丢不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人的经络是中国人发现的,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古人在论述中,非常清楚地表明经络就在人体表面和深层之间。三国时,神医华佗在前人研究、探索的基础上,发现并标出经络的穴位图,简直就是神来之笔,至今无人逾越,始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只要你找准穴位,按照一定的手法和穴位的深浅,将银针搓捻进去,立即便有酸、麻、木、痛、胀的感觉,继而疼痛消除,疾病去矣,真是妙手回春。对经络,针炙学颇有研究,又很有造诣的医生,不仅能用针炙治疗患者的不少病痛,且还可用针炙麻醉进行外科手术。韩非在《扁鹊见蔡桓公》一文写道:“疾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即是说疾病在肌肉和皮肤之间,打打银针或者石针,便可手到病除。我在北京中央档案馆里,就在满清的一份档案里,亲眼目睹了针炙麻醉进行开颅手术的记载。中国的考古学家,在西部发掘一处古人的陵墓时,就发现一个3000多年前的头盖骨上有一个鸽蛋大小,却十分规则的洞,更让人惊诧的是洞的内侧骨质,经炭的同位素测定后,新旧相差5个月左右。即是说这个头盖骨是做过开颅手术的,否则他的创面没有这样规整、平滑,手术后,他不仅活了5个月左右,而且头盖骨还长出了新的骨质,他接受外科手术时,也许就采用针炙麻醉。可见,中国古人对经络的认识,简直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经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表明:微波是可以穿透人体的,其穿透能力和深度,是跟微波的频率成反比,若要达到表面和深度之间,它需要频率2000到5000千兆赫的电磁波。而我称之为天地之灵气的微波,其频率就在4000多兆赫,所以,我认为:至今解剖学还没有发现,现代医学又无法解释,而又客观存在的经络,就是人的气路。在这条路上经过的灵气,就是人体吸收了宇宙大爆炸留下的微波,它成了人体生命的一部分,从而左右着人体极微妙的变化。我亲自领略过对气功颇有造诣之人的神韵,让我感悟到,他特异的生理功能就在于把吸纳入体的微波变成了气,意到气到,集中到一点上来,从而显示出超人的功夫。我认为:气功是真实的,它是微波在人的经络中的储备和聚集,故是物质的、唯物的。但微波在人的经络聚集并能把它集中到一点上来,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这就是人的天赋。姚明天生他来就是打篮球的,郎朗天生他来就是弹钢琴的。人和人有差别,修炼者之间的深浅不同,是客观存在的,不承认天赋之不同,姚明和郎朗,还包括不少的偶像,真的就不值钱了,个个都能当曹雪芹、陈寅恪和鲁迅,就不能成其世道矣。就是极左路线的影响,达到登峰造极的1958年,当时提的口号也只能是每个县出十个郭沫若、十个鲁迅啊……
昭鲁坝子是块福地,从科学的角度,它比昭通的任何一个地方,弥漫的微波都多,从而构成了它极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环境。所以,在加速昭阳中心城市化的过程中,不能舍近求远,当全力经营、打造上天赐予我们的这块土地,把昭鲁坝子建成连结两个城市的大花园。正因为如此,我们从现在起,至少要做如下几件事:
首先,应通过地方立法,竭尽全力保护这块风水宝地,不能再在当阳的肥田沃地里乱修房盖屋,不能再大片大片地搞房地产和其他可有可无的建筑。沿昭鲁大道两旁,应采取宜果则果,宜花则花,宜点播庄稼、栽种蔬菜,则顺其自然。其实,成片的稻谷,也是一道十分抢眼的风景线,春末夏初,秧苗返青了,昭鲁坝子犹如铺了一块毛耸耸的碧毯。若站在卢氏家祠的小松山上,或九龙山、凤凰山上,极目远眺,一望无垠的织锦,带给人的是心旷神怡。到了盛夏,正是稻子拔节、扬花、抽穗的季节,特别是清晨,在灿烂的朝阳下,霞蒸雾绕,变幻莫测,配上点缀其中,忽隐忽现的中西合壁的别墅,犹如海市蜃楼,更是蓬莱仙岛。各级党委、政府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引导沿途的农户,改变固有的陈规陋习、生活方式,学会接人待物和相关的经营技艺,提高文明素质,乡村旅游必成为昭鲁坝子不可扼制的发展趋势,最终成为昭通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这种设想,不是水中月、镜中花,只要我们坚韧不拔地努力干下去,梦想并不遥远。家住沙漠边的张希望,能带领农户,坚持在沙漠里种树,用25年的时间,使50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变成绿州,从而世界瞩目,让国人赞叹不已。而我们几十万居住在昭鲁坝子的农民和昭阳、鲁甸的十套坚强的领导班子,把不足500平方公里,已经初具青山绿水规模的昭鲁坝子,打造成能吸引外地人来昭通乡村旅游的大花园就这么难吗?其实,这也是昭通人的共同梦想。
现在,昭通市委、市政府同时启动了攻坚拔寨,决胜小康,文化、教育、卫生和交通、城市化建设的几个战略。半年时间的巨变,就让昭通人倍受鼓舞,赞叹不已。城市化建设,不仅让“四城共创”初见成效,而且继北京飞昭通的航线开通,7月,昭通到深圳的航线亦开通了,以后到香港、澳门和澳大利亚、新西兰就十分便捷。今年元旦时,我去了一趟宜宾,就看见了从成都到贵阳,通过威信、镇雄的高铁,横跨长江的铁桥已开始铺轨,凭现代化的建设速度,很快就将进入威信。重庆到昆明的渝昆高铁,听说今年底也即将开工,以后我们去昆明、重庆,无非就是一两个小时,别人来昭通避暑和乡村生态旅游,也十分便捷。县县通高速的项目,更是即将启动,争取在2020年之前通车,昭通成为西南的交通枢纽,也不再是昏昏然的梦呓。
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昭鲁坝子成为宜农则农、宜果则果、宜花则花,再把碧澄的渔洞水引来,让它穿城而过,昭鲁坝子必须成为花木扶疏、争相斗艳、风动鸟鸣的生态大花园了。加之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如此优美、温馨,适宜生态旅游和颐养天年的环境,肯定能吸引众多向往世外桃园的人到这儿小住和定居。因为昭阳中心城市在西南大地上位置适中,且环境幽静养人,是每个人趋之若鹜的最佳选择,所以城市人口必然增加。这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世界和中国已有了不少这样的城市。
革命老前辈万里曾说过:市长的职能就是管理城市。所以,处于昭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昭阳区,就是要通过高效、民主,法治的行政管理,通过人口的流动,信息的流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使中心城市的生产力能向其他县城和村镇释放;使昭阳中心城市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向其他县城和村镇幅射、扩散;在农村不断摆脱贫困的基础上,缩小城乡差别,实现整个社会的进步。
我们翘首以盼,并奔放、热情地张开我们的双臂,拥抱梦想成为现实的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