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昭通小肉串 串起人间烟火⑥丨丁琪与他的“牛世界”——昭通市百亿元级产业瞭望之二

 2024-09-07 11:40  来源:昭通日报

阳光灿烂,秋高气爽。我们来到大关县上高桥回族彝族苗族乡(以下简称“上高桥乡”)。用变化巨大来形容上高桥乡,一点也不为过。我们从城区出发,到这里仅用了半个小时。畅通、平整的高速公路,带给我们全新的体验。要知道,多年前,我们有一次来这里,花了半天时间,车轮胎还连爆两次,道路坎坷啊。天是蓝蓝的天,云是白白的云,溪流是清澈的,草地上野花散落,这样的景致让人心旷神怡。而那些小黄牛呢,三五成群,散落在碧绿的浅草丛中,或低头吃草,或抬头张望。

这上万亩的草山,是当地群众的“聚宝盆”。

在这里,我们采访到了“琦鑫牛肉”的创始人丁琪。丁琪算是这块土地上勤劳致富的代表,他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上高桥乡山高云深,平均海拔1880米,这里出门便是山,春夏短促,冬季漫长。采访中,丁琪并不回避童年的艰辛,他小时候天天放牛,却总也吃不上牛肉,他说:“那个时候,最期待的事,就是过年能吃上口牛肉……”

1986年,年轻的丁琪离开家乡,到了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闯世界”。那时候,整个上高桥乡,一辆机动车都没有。可是,建水县的一个村就有拖拉机、货车等机动车40余辆。家乡太落后了,他的心里隐隐作痛。

理想是丰满的,但现实是骨感的,异乡的奔波,并没有让他赚得盆满钵盈。当他精疲力竭地回到家乡时,手里只有20元。能做什么呢?他发现,整个集镇没有一个像样的理发店。剃头匠们在街角靠墙挂一个镜子,前边摆一个椅子,就给人理发了。环境卫生差,有头有脸的人物,理发都要跑县城。他灵机一动,看到了商机。

东拼西凑,在亲友们的帮助下,丁琪借到80元,全部现金加起来100元,成为他创业的全部。他在街面上租了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石棉瓦顶小房子,用白纸把四周的墙体裱了一下,漆黑的屋子里多少有些光鲜。他开起了理发店,走上了艰辛的创业之路……

丁琪并不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多年来,他种过板蓝根、党参、苹果、樱桃、水蜜桃,养过獭兔、卖过烧烤,开过饭店。日积月累,他袋子里的钱慢慢多了起来。

1992年,丁琪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是他人生中最关键的一步。2000年,他担任上高桥乡团结村党总支副书记。他想,在这个位置上,实实在在为群众做点实事,才能名副其实,也才是最有价值的。他和村委会成员一道,从村里最需要解决的水、电、路入手,解决横亘在大家面前的老大难问题。

当时,供500多户村民饮用的水井,水源小,卫生条件极差。丁琪自己出钱,买了几十袋水泥,带着群众改造好水井。大家吃上干净的水,对他有了好感。紧接着,县里有一项人畜饮水工程,争取到项目后,就能得到修建的材料,但需要村民自己投工投劳。部分群众想法多,不愿意干,丁琪接连3次做群众思想工作,响应者却寥寥无几。丁琪挨家挨户登门拜访,做通了大家的思想工作。在具体的施工中,他只管出力,不管钱,也不管材料,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经过3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近6公里饮水管道铺设,解决了多户人饮水困难的问题。接着是交通的问题。经过努力,村里得到连接原昭阳区靖安镇五星村的两公里村组道路建设工程。群众不但要投工投劳,涉及的土地还需无偿提供。丁琪带头让出自家土地,带着锄头挖土方,动员群众再次做成了一件大事。再就是村民用电的问题。村里一年365天,只有160天左右能通电。而且电压低,灯泡比烟头亮不了多少,漫长的冬季,高压线经常被冰雪冻断。无法照明,要生产、加工更是天方夜谭。变压器不够,电线杆太少,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丁琪上下协调资金,动员群众加固电线杆,增加变压器,杜绝偷漏电现象。一年后,全村人用上了相对稳定安全的电。

命运的改变和努力有关,更和上级的帮助密不可分。

2009年,一位姓李的畜牧站站长,响应上级号召,从昆明市嵩明县农业部门到上高桥乡挂职。那时候,丁琪自己已经开始喂养黄牛。李站长给了他无私的业务指导,还为他争取到了一头种公牛。

“发展才是王道,别这么小家子气,既要相信科学,还要进一步扩大规模!”李站长告诉他。

丁琪已经尝够了创业的艰辛。一家人养20头牛,其中的折腾远超他的想象。买来这些牛,他多年的积蓄也花完了。于是,他自己动手修建厩舍,亲自骑摩托到山上割草,每一天都累得筋疲力尽。的确,草料是最大的问题。春、夏、秋还好,广阔的草地可以让它们吃饱。天寒地冻的时候,草枯叶无,难题就来了。

2011年,丁琪成立了大关县琦鑫黄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创业艰难,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扑面而来。他毫不气馁,带领村民认真解决。丁琪新建了肉牛养殖场,扩大了养殖规模,吸纳社员60户,养殖肉牛180余头。合作社因此获评“昭通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

“看到合作社成员分到钱,我心里就高兴。各民族兄弟都富起来,才是真的富。”丁琪说。

2012年,琦鑫黄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获评“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2013年,大关县琦鑫农产品生产有限公司成立,同年成立中国共产党大关县上高桥琦鑫支部委员会;2015年,合作社获评“云南省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入选“云南省第三届畜牧业协会副会长单位”;2016年,琦鑫党支部获评大关县“先进基层党组织”;2017年,合作社入选“云南省肉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公司被认定为“昭通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云南质量走廊创建示范企业”,入选“昭通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2017年,丁琪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他光荣地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他坚持以黄牛养殖带动周边群众增加收入,为脱贫攻坚作出积极贡献。

“丁琪聪明、正直,他说的话我相信。他咋个走我就咋个走。我没得钱有他支持,喂出牛来卖给他,比市场价格高。”上高桥乡洗马溪村村民黄远林对丁琪的评价,代表了众多合作社社员的心声。在丁琪的帮助下,黄远林从喂养4头牛,发展到了喂养29头牛,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

丁琪的脚步并未停止。

2018年,大关县琦鑫黄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国家级示范社”,大关县琦鑫农产品生产有限公司获“云南省五一劳动奖”,获评“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019年,丁琪的企业全面优化升级,新建标准化牛肉加工厂7000平方米,牛肉年产能达1000吨;新建标准化肉牛养殖示范基地,种植牧草3080亩,吸纳社员1160户,养殖肉牛3560头。琦鑫党支部获评“省级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2020年,公司被评为“绿色食品牌”省级产业基地、云南省省级成长型中小企业、获得HACCP安全体系认证,产品获“中国有机产品”认证。

近几年,琦鑫农产品生产有限公司发展比较快速。他公司现有的生鲜牛肉、休闲零食、家庭佐餐、养生尊礼、延伸产品5个系列的产品,共有20余个单品。

2021年,昭通市委、大关县委积极争取中国农业大学苏华维教授在大关县建立专家工作站。在苏华维专家组的帮助下,公司成功解决了养殖、培育、排酸等技术难题,并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研发了肉牛养殖的饲草、饲料配方,以昭通小黄牛为基础开展精心试验,成功生产出雪花牛肉,并获得“中国特级牛肉”称号。

采访中,我们在琦鑫公司的展板上,看到了专家品鉴雪花牛肉后给出的评价意见。

2023年2月28日,受大关县委、县政府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四川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单位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对大关县琦鑫农产品生产有限公司饲养生产的昭通黄牛肉进行了品味评价,形成如下意见:

大关县昭通黄牛肉生鲜牛肉组织色泽鲜红、肉质细腻坚挺,专家整体评价7.71 分(满分9分);生鲜牛排脂肪乳白、脂肪沉积丰富、均匀,气味纯正,专家整体评价8.14 分(满分9分),已达到中国特级牛肉质量水平。

大关县昭通黄牛涮制牛肉纤维细腻,残渣量少,香味独特,具有显著的品质特色,专家整体评价6.29 分(满分9分);煎制牛肉肉质细,香味醇厚浓郁,风味独特,口感细嫩、多汁,专家整体评价7.67分(满分9分),适用于高档中西餐烹饪。

大关县昭通黄牛肉品位高档,在国内牛肉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应增加科技和资金投入,严格质量控制,开发更多产品。

如果说,光看这个评价意见对琦鑫农产品生产有限公司的昭通黄牛肉质没有什么直观感受的话,可能丁琪的介绍更容易让人产生直观印象:“我们肉牛养殖的体量和规模跟内蒙古、新疆比不了,只有围绕专、精、特、新的路子,让昭通黄牛产生品牌效应。昭通黄牛在专家指导下,按照配方喂养,定时定量喂养生产出来的雪花牛肉,部分达到了A5级,目前进入北京、上海等高档日料餐饮店,售价每公斤700元。”

丁琪从事黄牛养殖和牛肉制品加工销售15年,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目前公司产值突破3000余万元。

2023年,作为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丁琪提交了关于发展昭通小肉串大产业的建议。他写道:“30多年来,通过广大创业者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昭通小肉串已遍及贵州、四川、重庆、广东、广西、浙江、福建、上海等省市及云南各州市,将昭通特色小肉串推向全国,是助推绿色农业强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

2024年,丁琪在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代表通道发言,他说:“目前,昭通小肉串名气越来越大,我的企业与小肉串穿制公司建立了小肉串中央工厂,一期已经投产运营,带动2000余户养殖户增收,800余人就业。目前,我们正在建设年屠宰5万头肉牛的标准化屠宰场,还打算实施小黄牛保种项目,打造昭通特色品牌。”

丁琪的经历,从一定程度上折射了这些年来昭通肉牛养殖户的发展历程。近年来,昭通市带动全市15万户养殖户开展肉牛养殖,户均年增收1万元,在增收的同时,也为昭通小肉串提供了优质的原料。

2024年8月10日至11日,上高桥乡新民村组织了规模宏大的“晒”牛活动,目的是聚力打造上高桥牛产业品牌,促进农特产品销售和农文旅融合发展。上千人、上千头牛参加,山岭上,热闹得不得了。大家把自己养得最好的牛都牵来了。他们比牛的品种、年龄、毛色、体格、胸围、体重、市场估价等,并对入选者进行了奖励。活动还进行了舞蹈、民歌、诗歌朗诵等文体活动。同时还推出了包括小肉串在内的牛肉系列产品以及炸洋芋、烧苞谷等美食。现场的“快牛加鞭”“牛奔四方”“牛人抓鸡”“牛人拔河”等节目更是推动活动达到高潮。

采访中,让人难忘的是,丁琪公司大厅正中的展板上,写着这几句话:忍辱负重,无私奉献;奋蹄奔腾,百折不挠;生命不息,耕耘不止。

这是牛的精神,也是丁琪的追求。

这样的产业,牛不?

昭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吕 翼 刘静涛/文  毛利涛/图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