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阅读昭通·理论丨以实干之姿 扬帆奋进新征程

 2024-09-04 08:00  来源:昭通日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可以说是正逢其时、催人奋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强国建设进行了科学系统的规划和部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发出又一次总动员。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必将成为全党全国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最大的一项政治任务,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全心全意全力把会议精神转化为工作实践,在学习贯彻中实现改革发展的新跨越。

站在世界的视角解读全会精神,在读懂上提高政治站位

在国家整体利益面前,世界自由贸易的实质其实并不自由。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处在了“我国对世界的影响之深、世界对我国的关注之高都前所未有”的关键时刻,西方的“去中国化”越演越烈。在这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面前,我国将借势造势,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全速推进,破解西方围堵中国可能带来的影响。为了破解这些国际局势可能带来的发展风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从国家整体利益和发展大局出发,超前对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全面科学系统的规划,让阻碍我国发展的伎俩无处遁形。这次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落实,关乎国计民生,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必须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坚定的政治站位将全会精神牢记于心、付诸于行。

站在人民的立场理解全会精神,在学深上扩大使命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正因如此,我们党才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其制胜的法宝就是把人民的利益与党的利益紧密相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是以人民利益为基本出发点、落脚点,而不是以特权既得利益为立场;是人民同意、参与、推动的改革,而非人民是被改革牺牲的对象。我们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时,首先就得直面已经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偏差的行为,克服只站在一个地方、一个系统、一个部门、一个岗位的立场去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狭隘观念,要切实把人民立场作为干事、履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是角色置换。在想问题、干工作中时刻做到将心比心,站在服务对象、工作客体的角度去思考措施办法、落实工作目标。

二是情感置入。工作激情缺失是造成干事动力不足、对群众不热情、对解决群众诉求不积极不主动的重要原因。俗话说,解决每一个问题的关键,都是来自爱。积极把“关爱、温暖、热情、理解、尊重、认可”置入工作过程中,克服“高高在上、粗言暴语、爱理不理”等粗暴工作行为。

三是观念更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群众的思想观念、服务需求也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履职中的处事观念、工作措施、行政效率都要与时俱进,切忌用老方法解决新问题,用老经验应付新要求,用老原则面对新形势。

四是措施得当。在这自媒体无处不在的时代,处理问题的出发点是好的,如果措施不恰当、方法不得体,也容易产生群众误解甚至引发舆情。必须严格遵守法无授权不可为,把握权力边界;要准确认识法无禁止皆可为,保障群众私权利得到平等、公正、自由的享有;要全面拓展初心使命的格局,解决工作中“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

五是目标明确。不能把工作仅仅当作谋生的手段,避免工作中“混日子、得过且过、阳奉阴违、消极怠慢、不积极不主动”的现象。

站在发展的风口领悟全会精神,在悟透上优化大局思维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找准布局方向,找到着力点。对于当前的发展形势而言,经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46年的改革开放,昭通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脱贫攻坚全面实现、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产业发展全速推进,人民幸福指数得到提高。然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昭通全面全力因时、因地、因实制宜地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确保地方经济增长,促进群众增收,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破局开路。今年,昭通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充分挖掘区位优势,充分利用产业、政策、资源,为昭通产业升级插上“加速器”。同时,结合国家对云南的“向南开放的重要通道和前沿”的定位,利用这份发展的“大礼包”,争取拿到更多的发展份额。

第一,链接区位优势。从昭通的地理位置来看,我们正好处在云贵川的中心地带,以昭通之长补三地之短,做足区位优势,在四川战略腹地的产业承接、贵州生态试验区的物流服务、云南开放通道和前沿的要素保障等方面发挥出特有的区位优势,把发展潜能变为产业优势,在服务于三地的发展中挖掘昭通的发展动能。

第二,承接产业协同。不管是大湾区经济还是省级副中心城市的建立,其实质就是围绕发展中心形成产业协同,打造优势互补的完整产业链。在牢牢锁定云贵川三地的产业板块,在其产业的前后端上发力,协同三地的发展,扩大产业布局,实现群众扩大就业和增收。

第三,嫁接资源外溢。在资源禀赋方面,既然要融入这三地的发展,就必须把我们的资源差异性嫁接出来并持续扩大,让三地发展从顺带昭通到依赖昭通,形成相互融合的产业布局,持续加大川渝大军夏天在昭通避暑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打造出配套产业的“马太效应”,凸显资源差异优势。

第四,迎接人力回归。乡村振兴的关键还在于人力的回归,再现乡村烟火气。所以,在这新一轮的深化改革浪潮中,需要在人口红利上再次突破,从传统的劳务输出模式转移到引流人力回归方式上来:一是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发展;二是引导退役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回乡创业;三是鼓励离退休人员回乡尽力;四是招引企业老板打造产业。从而打造人气集聚、产业兴旺、农村繁荣、增收有望的昭通中国式现代化模式。

站在岗位的维度贯彻全会精神,在落实上勇于担当作为

每一个党员干部落实全会精神的根本在行动,做到蹄疾步稳,以抓铁有痕的行动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提升工作质效。

一是严守道德底线。百业德为先,党员干部道德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党群干群关系,甚至关系到党的声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党历来强调德才兼备并强调以德为先。德包括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干部要在这些方面都过得硬。”那些被拉下马的贪官污吏,并不是说他们办事效率不高、从政绩效不足,其实质就是道德品质出现了问题。这些警示,一定要牢记心中,做人做事都要经得起道德的检验。

二是提升干事能力。有的时候,工作干不好的原因不是不愿意干,而是超出了能力范围而干不好。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一些传统的工作方法不再适应新的工作要求,需要不断在“有信仰、有冲劲、有干劲、会思考、会决策、会落实”等能力上下功夫,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挑战。

三是转变工作作风。坚决抵制工作中“得过且过、交差应付、过度留痕、走马观花”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努力实现工作目标,使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全面释放,并让群众从中受益。

四是摒弃躺平思想。坚决克服人性中的惰性思想、懒政行为,调整心态、克服消极因素,让“懒散、拖拉、应付、不愿干、不想干”等躺平思想消除殆尽,时刻保持阳光、积极的党员干部形象。

五是擦亮廉洁本色。党员干部必须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经受住各种诱惑,杜绝“失小节、存小过、犯小错”不会出问题的麻痹思想,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事事处处都绷紧一根弦,牢牢管住、管严每一个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地方,不为利益所惑,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昭通市水电移民工作办公室 舒志升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单娟
标签 >> 理论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