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2016-07-11 10:34★ 尹宗义
文学的种子是如何在昭通人心里种下呢?许多关注昭通文学现象的人都曾过问。我心中那枚文学种子,在读大学时就种下了,但只是生根萌芽,并没有真正开花结果,只是在学校文学社的内刊上发表一两篇小文章。即使是面对颗粒无收的深秋,我也仍然执着地笔耕不辍。
在大学毕业前,我回到昭通找工作,目标明确,直奔昭通报社,想当一名从事文字工作的工作者。我至今还清晰记得,17年前的那个晚春,昭通还很冷。我从昆明回来,仅穿了一件单薄的衣服,鞋上还穿着凉鞋。两地的温差让我感受到自己找工作的艰辛。我虽然冷得瑟瑟发抖,但还是装得精神抖擞,敲响了主编的办公室。迎接我的不仅是主编的热情,还有办公室里温暖的火炉。在温暖舒适的氛围里,主编了解了我的基本情况,看了我的简历,让我先写一些稿子来看看。我回去后,尽快选了几篇小文章邮寄出去。不久,我收到了十五元的稿费。正值毕业季,同学们都互相请吃请喝,我就将那十五元稿费,在学校的小馆子里,请同宿舍的同学小吃了一顿。没有用父母给的血汗钱请客,感觉很踏实,很自豪。
稿费早就不见了踪影,样刊也迟迟没有寄来,我至今也不知道是哪一篇文章发表在《昭通报》上。不谙世事的我,不懂得主动联系,争取机会。只会顺其自然,最终失去可能成为昭通报社一名文字工作者的机会。
到昭通市一中教书,常常被优秀的学生推着不断地往前走,一心放在教学上。学生的成绩擦亮了我的人生光芒,但厚厚的粉笔灰也淹没了我的文学梦想。蓦然回首,不知不觉间,已过去了十三个年头,文学的种子早已尘封成化石。直到2013年高考前夕,昭通报社联合昭通名校名师,开辟了“名师点拨助力高考”栏目,约我写了一篇关于高考作文的文章。当我看到自己的照片与文字出现在报刊上,沉寂多年的心湖又荡漾起文学的涟漪。在完成四个班语文教学任务之余,我偷偷拂去尘封在文学梦想上的灰尘,在同事那里借到吕翼的小说集《灵魂游荡村庄》,如饥似渴地阅读起来。
此刻,我回想起读大学期间,到《滇池》杂志社送稿子,编辑得知我是昭通人,曾让我多与昭通作家接触。当时并不了解崛起的昭通作家群,还不以为意。现在拜读了吕翼老师的小说,惊艳不已,情不自禁地写了一篇评论。在网络上认识评论家艾自由,便把稿子发给他,请他指教。他将我的稿子发给吕翼老师看,吕老师又把稿子推荐给《昭通日报》副刊。几经压缩,那篇评论终于发表了。我还没有看到报子,同事就恭喜我,佩服我。当时,我正要去上课,上课铃声很急促,我赶忙加紧了脚步——后来回想起那情景,不知道加紧脚步,是为了繁重的教学,还是为了追赶远去的文学。
此后,我几乎每一两周就有一篇文章发表在《昭通日报》副刊上,或是评论,或是散文,或是诗歌。学校收发室的杨老师经常通知我去领稿费汇款单,虽然钱不多,但杨老师每次都对我赞口不绝。说有的老师为了评称职,出钱发表论文。而你经常收到发表文章的稿费,了不起!我倍感自豪。
慢慢地,我的学生也偶然会在《昭通日报》上看到我的文章,对我更加敬佩。我的语文课,慢慢充满了文学气息。文学的绚丽色彩,不仅精彩了我的课堂,也丰富了我的人生。
有了《昭通日报》这个宽广的平台,我重拾文学的梦想,让她在昭通文学的殿堂里开花结果;有了《昭通日报》这座通达的桥梁,我踏上文学的彩虹,作品在省内外的一些特刊上陆续发表;有了《昭通日报》这个温暖的家园,高朋满座,畅谈文学。
我第二次进了昭通报社大门,那已是15年后的事。大院里树木枝繁叶茂,撑起一把把绿绒大伞,一片片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绿得发亮。再次来昭通报社,真令人心潮澎湃。我参加《昭通日报》主办的昭通市首届读书节“共达杯”有奖征文活动,通知来领奖品。奖品是一大箱子图书,我费了好大的劲才弄回来。脸上流着汗水,心里却乐开了笑。感叹报社的奖品真有意义,未来一年又有书可读了。第二年,我又积极参加了昭通日报社组织的昭通首届“爱读书的昭通人”征文大赛活动,那篇《怀揣春天的阅读》获奖。今年,昭通日报社组织“我与昭通日报”征文活动,我梳理了这些年来与《昭通日报》的点点滴滴,不禁感叹:是您,奏响了我生命华丽的篇章;是您,撩开了我尘封的心帘!是您,为我搭起通向文学殿堂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