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阅读昭通·故事 | 王建高:手绘一抹蓝白 蜡染幸福生活

 2024-09-01 16:05  来源:昭通日报

多年来,家住大关县靖安镇松杉村苗寨沟的苗族残疾青年王建高,用手中的画笔在白色布上执着地绘制着反映苗族古老文化、人物、生活、节庆等元素的蜡染画,再制作成一件件带有浓郁苗族文化风情的蜡染工艺品。在深山里,王建高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苗族蜡染这一抹古老蓝白色,他展现出了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精神,向人们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8月2日,笔者走进王建高的家,见到了坐在一张小凳子上伏案专心绘画的王建高,旁边的柜子上摆放着他绘制的一些蜡染半成品,身旁坐着的是刚中考完想利用暑期和他一起学习蜡染画的儿子。只见王建高手中的画笔一勾、一画、一绕、一点,优美的图案便跃然于画布上。这些天,王建高正忙于制作客人定制的蜡染工艺品。

天气晴朗,但屋子里狭小的空间,让灯光显得有些昏暗,王建高依托小凳子移动着身躯,在儿子的帮助下才挪到院子里,他拿出已经完成的蜡染作品介绍道:“苗族蜡染是我们的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工艺,每个人都有义务、有责任去传承好这项技艺。”

苗族蜡染历史悠久。2006年,苗族蜡染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种古老的手工技艺往往都是通过手口相授、世代相传,所表达的不仅是苗族的一种文化和精神,更是苗族几千年迁徙的印记与故事,也是一种被苗族同胞穿在身上或用于家居装饰的历史文化。

“苗族蜡染工艺难度最大的就是点蜡这一道工序,一张图要3-4天才能完成点蜡,从构图到成品要花费5-6天才能完工,像这样一张蜡染工艺品市场价格约1000元。”阳光照射着王建高的脸庞,他脸上洋溢着喜悦,也透露着一股执着与坚毅。一幅幅作品展示着王建高的创作灵感。“这张图是妈妈抱着孩子,做人物蜡染,比做花草虫鱼蜡染难度大得多,特别是脸部这一块。”他详细地介绍道。

王建高,今年40岁,小时候患上“肌营养不良症”,出现腿部肌肉萎缩导致下肢残疾,初中时因病情加重,退学回到了家里。10年前,为了不拖累年轻的妻子,王建高主动让妻子另外寻找她本该拥有的幸福。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看着年迈的父母长年操劳,王建高觉得再颓废就是不负责任,自己必须振作起来,力所能及地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担子。一次偶然的机会,让王建高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有一次,我在电视里看到患有渐冻症的汪玉婷老师用一双近乎僵硬的手,经过30年的苦练,以一幅幅美妙的国画作品惊艳了画坛,她不幸而又美丽的人生让我触动不已。”

时年已34岁的王建高果断地拿起了画笔,开始学习苗族传统蜡染绘画,由于没有绘画基础,王建高已记不清画废了多少张纸,用完了多少支铅笔,熬了多少个夜晚,但绘画水平仍旧进步迟缓。父母见他辛苦,劝他放弃,但王建高觉得自己一定要在蜡染绘画上找到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我身边有很多老师在支持着我,教会了我很多绘画的技巧,也给了我继续走下去的力量,只要我还能拿得动笔,我一定会坚持下去。”

通过在网络上向老师们请教,再加上对蜡染绘画坚持不懈,王建高的绘画水平逐步得到了提升。他制作的蜡染从无人问津到逐渐有人购买,王建高内心始终坚信,自己的坚持一定会赢得顾客的认可。说起创作的收入,王建高略显尴尬,但他说不能给国家增加负担,自己能多挣一分钱就能为上学的孩子积累一份希望,同时更是为了守护自己的尊严。

说起孩子和父母,王建高内心充满着深深的自责与愧疚,内心积压多年的情感,在这一刻有了倾诉的出口。“每次孩子的家长会我都是缺席的,可是只要我还能够动一天,我就会用我的生命拼搏,我只为孩子在学校里能吃好点、穿好点。作为一位父亲,我没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没有照顾好父母,这是我最大的遗憾。”王建高落寞地说。

眼前看似一幅幅简单的蜡染背后,让我们领略到的不仅仅是苗族文化本身对大自然的敬畏,也是对生活的质朴与热爱。同时,也更让我们看到了王建高对蜡染艺术的不懈追求,那就是将这种民族非遗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我还要向更多专业的老师求教,让自己的蜡染作品更有活力,更有意义。”王建高坚定地说。

通讯员:申知铭  文/图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周万琴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聂学虎
责任编辑:周万琴
标签 >> 大关 阅读昭通 故事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