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奶奶,您在远方还好吗

 2016-03-29 09:52  来源:

龙玉纯

“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在耳尤记心。”虽然我的奶奶已经离开我们三十年了,但她那一脸慈祥的微笑,有事都是先轻声细语讲道理的样子,总是不时出现在我的梦中。

我小时候奶奶给我讲得最多的是要珍爱粮食。也许是生活在那个困难年代,温饱问题难以解决的缘故,奶奶对每一粒粮食的感情可以说都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看重,“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便成了她教我的启蒙词。她经常对我说,粮食是阳光雨露和人的汗水在土地上结出的果实,是天地之精华,古人曾讲黄金宝玉不如粮,一定要珍惜到嘴边的每一粒粮食,既不能浪费更不能糟蹋,糟蹋粮食是要遭雷打的。老人家简单的话语,道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珍爱粮食,就是珍爱生命,更是尊重劳动,也是坚守传统。就算在吃饭问题已经得到解决、粮食非常充足的今天,这个传统美德仍有继承和发扬光大的必要。

那个年代没有留守儿童这个词,如果有的话,我应该也算一个,因为我的父母不是在修铁路就是在修公路,要不就是在去修水库的路上,平时很少回家,带我的任务便全落在奶奶头上。奶奶虽然会讲故事,但只上过几天私塾识不了多少字,可这并不影响她教我们怎么做人。她经常对我讲,人生在世,首先要学会与人相处,想要做个受人欢迎和尊重的人,先要学会真诚地尊重他人。小的时候我有点调皮,有次犯了这方面的错,屁股就挨了奶奶毫不留情的一巴掌,至今还记忆犹新。我挨打的事就不提了,这里我要特别说一下另外一件事:文革期间,有位“反革命”的儿子被安排到我家学习改造,奶奶坚信十岁的小孩是无辜的,当时不但没有嫌弃这个小孩,而且还把他当亲孙子一样看待和教育。后来这个孩子考上了大学,现在已是某市副市长,他对我奶奶当年给他的爱,至今还感激不已。

我的老家虽在大山深处,但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我奶奶重视对晚辈的教育也就可以理解了。奶奶虽然没有出过远门,但她对知识重要性的理解远远超过村里一般人,她常对我们说,学识是一个人看不见的翅膀,学识水平越高,就能让人飞得越远。她的这句话在我二伯、三伯和叔叔身上得到了充分证明,她的这三个儿子因为从小就学习成绩优秀,最后一个个飞出山门,到远离故乡的地方工作,一个成为了部级劳动模范,一个成为了教育部门领导,一个成为了空军部队军官。她还经常说,不要读死书,读了书就要用书,学以致用才算是真才实学。她老人家的这句话至今还在鞭策着我,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注重书本知识与实际能力的转换,不能为读书而读书,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一纸文凭,而是为了增长才干,提高技能,最终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进而获得更多的成果。

奶奶晚年说得最多的话是“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幸福”。我相信这是她的肺腑之言,她吃过的苦、经过的难,应该比我们吃过的饭、走过的桥还多。正因如此,晚年的她一再叮嘱我们要知恩图报。她经常对我们晚辈说,你们是蜜罐子里长大的一代,既不知道什么叫受苦,也不知道什么叫感恩,更不知道什么叫报恩,这样不行啊!她不止一次对我们说,做人一定要知恩图报,特别要感恩党和政府,让我们山里人也过上了幸福日子;要感恩你们的父母,十月怀胎,含辛茹苦;要感恩你们的老师,无私教导,给予知识;你们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也要像伯伯叔叔姑姑一样努力工作,有所作为。我至今还清晰记得,她老人家每次讲完这些话后,总还会轻轻抚摸并拍拍我们的头。是的,人有了感恩之情,生命就会得到滋润,人生就会充实而快乐。一个懂得感恩并知恩图报的人,才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三十年时光转瞬而过,那时奶奶眼中的小孩都早已为人父母。岁月的流逝可以冲淡一切,唯独思念却还像一杯浓浓的绿茶香气醉人,奶奶,您在远方还好吗?请您不要牵挂,您传给我们的珍爱粮食、尊重他人、学以致用、知恩图报的家风,正如您给我们的基因一样还在不停地传递,在传递中更新,在传递中丰富,在传递中彰显价值,一直传递到永远!

审核:   责任编辑: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
责任编辑:
标签 >>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