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阅读昭通·经济丨豆沙镇:按下肉牛产业发展“加速键”

 2024-08-21 08:00  来源:昭通日报

屋顶上、后檐沟里、吊脚楼下,都养殖有肉牛,这是记者在盐津县豆沙镇石门村华坪村民小组看到的养牛场景。

一头牛,半个家。近年来,豆沙镇严格按照盐津县委、县政府产业规划布局,立足实际,认真贯彻落实“3+N”富民产业政策,把发展肉牛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精心谋划、周密部署,以硬招实招做大做强做优肉牛产业,着力推进肉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华坪村民小组52岁的朱安林和妻子,把后檐沟一块80平方米的空地建成了牛圈,每年存栏五六头牛,2023年卖2头牛收入1.5万元,今年卖出3头牛犊收入1万多元。

“儿子儿媳都在外打工,我们老两口在家里养牛,既在劳作中充实了自己,又有经济收入。”朱安林边给牛添饲料,边对记者说。盐津县农业农村局高级畜牧师黄佑发还交代朱安林说,圈养的牛一年要对体内体表驱虫两次,再健胃补菌,让牛强身健体。

登上华坪村民小组张正松家60多平方米的楼顶,一半养着8头牛,另一半堆放着草料。张正松笑着说:“楼顶养牛采光通风良好,病害少,有利于牛生长。我把自动饮水器和食槽分开设置,圈舍相对干燥一点,方便牛散步。”

“我们采取的措施是藏牛于民,尽力创造条件养殖肉牛。”豆沙镇肉牛产业办主任王森边带记者参观了解这里的“奇葩”养牛方式,边向记者说。

在华坪村民小组黄正贵家100多平方米的吊脚楼里,靠墙里边是一排猪圈,外面一排采光好的区域就是牛圈,5头牛听见有人走动就纷纷抬起头来。黄正贵家2022年投资4万元买了5头牛(3公2母)从事肉牛养殖。目前,3头育肥公牛价值4万多元,已经回本,还有两头母牛和一头小牛,价值2.5万元。黄正贵说:“我们自己种点苞谷和芭蕉芋喂牛,不够了再买点。在田边地角种植点牛草,苞谷成熟时收储苞谷秆,平时就上山割草喂牛,一年下来就是赚些辛苦费。”

“育肥牛一般两年半才出栏,一头母牛一岁以上才能配种,之后每年可生一头小牛。目前,半岁左右的小牛价值四五千元,一岁左右的牛价值八九千元,两岁半左右的育肥牛价值1.5万元左右。”王森介绍说。

近年来,豆沙镇按照“千家万户齐参与壮大基础母牛群、能人大户强带动集中育肥商品牛”的发展路子,通过能人带动、示范引领,扩群增量,将小规模养牛、散户养牛作为做大做强肉牛产业重要途径,积极发展藏牛于户的发展模式,打造石门村华坪养牛示范社带动农户参与肉牛产业发展。通过宣传引导,养殖户从最初的12户增加到现在的25户,肉牛存栏从61头增加到141头。

豆沙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肉牛产业发展,将肉牛产业发展作为促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的关键工作来抓,按下肉牛产业发展“加速键”。豆沙镇将盐津县肉牛产业发展各类奖励补助政策形成政策汇编,实行“见犊补母”制度,对采用统一来源的云岭牛、安格斯牛冻精改良配种所产的犊牛每头奖补1500元。推行“养牛贷”贴息奖补,按照申请奖补时的饲养规模分类贴息奖补。推广能繁母牛养殖奖补,饲养管理人员经过统一的养殖技术培训,所养殖能繁母牛按规定申报动物检疫、实施强制免疫、购买养殖保险,每头牛投保保额不少于1万元,每头奖补300元。还实施肉牛养殖圈舍建设奖补和青(黄)贮饲料奖补,让群众在肉牛产业养殖中享受到政策红利。

石门村千方百计壮大肉牛基地,目前已建成一个养殖规模200头的规范化肉牛养殖场,以该养殖场为中心基地,示范带动全村146户农户养殖肉牛达425头,中心养殖场采取“村党总支+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效益鼓励”发展方式,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实现村民稳定增收。

今年初,豆沙镇制定发展规划,将肉牛产业发展工作任务分解到村,确定各村年终发展目标任务,层层分解指标、签订责任书,做到责任、措施、人员落实到位。通过明确目标任务、技术培训、现场观摩等方式,全镇各村肉牛发展势头较好,形成了产业发展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配齐配强镇、村两级肉牛产业发展工作专项人员,确保工作层层抓好落实。确定3家“牛超市”,通过“销售+服务”的方式,切实带动豆沙镇肉牛产业发展。截至目前,豆沙镇755户农户养殖肉牛存栏3507头,其中能繁母牛2970头,全镇肉牛产业实现了年产值8000多万元。

昭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陈忠华 文/图

审核:单娟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单娟
责任编辑:谭泽涛
标签 >> 阅读昭通 经济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