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昭通·人文丨走近古城 ①

 2024-08-18 09:00  来源:昭通日报

编者按:古城是会呼吸的历史,古城也是时代的见证者。屹立于乌蒙大地上的昭通古城,每一片砖瓦都浸润着文化底蕴,每一条街巷都承载着时代缩影。穿过时代风烟,昭通古城置身于“古”“今”之间,在新时代的充沛活力中重获新生。如今的昭通古城,有历史文化,有现代激情,有人间烟火,还有源远流长的人文古韵和浪漫情怀。你可以走进昭通古城,感受这座古城的气韵;你也可以走近古城,聆听这座古城的岁月人生。即日起,本报陆续推出“走近古城”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这里想要走近的古城,是昭通古城。

昭通古城存在已久,清雍正十年(1732年),昭通知府徐德裕选址二木那新建昭通城,如果从这个时间计算起,昭通城至今已有292年历史,称之为古城还是名副其实的。

以前的城池是有城墙、城门的,昭通古城亦然。这点从志书上还有年长一点的昭通人的记忆里就可以得到佐证。昭通古城有四道城门,东是抚镇门,南是敉宁门,西是济川门,北是趣马门,扩建后的昭通城,除了敉宁门外,还能在东、西、北三个方位找到其他三道城门存在的影子。当然,从严格意义上说,大家现在看到的,已经不是城门,更像是几座牌楼,告诉老百姓,这座老城曾经有过这几道城门。

昭通古城比现在三座牌楼式的城门圈定的范围要小得多,而且,在这200多年里,街道若干次改造,连街名、巷名也变了好几次。虽然古城的格局基本保留下来了,但古城的面貌、古城里发生过的很多事,在经历了很多代人的传承和更替后,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

打算写一组关于昭通古城的文字,是最近的事。

古城是一直存在着的。以前很热闹,60军182师的将士出征时,曾从陡街经过,接受过父老乡亲的检阅。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古城更是充满了不安,人心浮躁,武斗与文斗的大戏在此上演。到了21世纪初,古城的老街虽然陈旧,仍然熙熙攘攘。后来的市政建设,对几条主街道进行了修缮和改造,古城的名气渐渐有了。近两三年,古城开始热闹起来。这种热闹不是喧闹,而是有了更多的人关注,特别是市委、市政府把昭通古城的打造作为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的一个重要内容来书写,古城开始变了,变得像一座古城了。

十多年前,我写过几篇关于古城的短文,有过一些随感,现在回过头去看,那时候的认识很肤浅。今年春节,云兴街人流如织,挤得水泄不通,古城核心区的广东会馆、迟家大院、箭道广场举办了几场春节游园活动,一些“非遗”节目在此上演,龙灯在这里巡游,古城确实有了新的气象。而且,通过“看见古城”微信公众号,我了解到政府部门正在做关于古城保护、修缮的大事。比如,大家关注的李家祠堂、陕西会馆,正在大刀阔斧地恢复。最近,永安街地下管网铺设完成;北正街的地下管网改造正在紧张进行中,街面是仿旧的青砖;陡街、北正街两侧的建筑,搭上脚手架统一规范为一种风格……文物部门也在着手把昭通古城申报为省级乃至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古城不再沉睡,真的苏醒过来了。作为一个客居并在这个城市生活了30多年的我,也应该为古城做点什么。

凭我个人的阅历和认知,想要走进昭通古城是很难的,或者是走不进去的。所以,我选择走近古城,而不是走进古城。希望通过文字的方式,给后来走进古城的人们作一点导游式的分享。

有了写作的动机,但怎样走近,我其实心里没底。好在近来单位安排的事情不多,让我有时间去翻一下纸堆,走街串巷,找些线索,作些印证。看到已经接近修缮好的几个会馆,我很兴奋。看到那些纵横交错的小巷,那些古城居民在历史进程中随意改造或分割的建筑,那些已经破败不堪的土墙,我的脑子很乱。

但不管怎样,既然已经起意,最好不要让自己停下来。于是,我漫无目的地在老街上游走,寻找一条走近古城的线路。我的初步计划是从现在还居住或在街巷里经营生意的普通市民入手,听他们讲所知悉或者他们了解的古城里的人和故事,比如张希鲁、萧瑞麟,比如挑水巷、鸡舌头街;从一些重要的古建筑、古街道入手,按图索骥,不断印证,希望能找到一些古城的影子。

当然,时间、视野所限,认识、格局和传播所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把一些重要的、市民相对关心的内容梳理一下并讲出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不是大家,不是讲故事的能手,也没有面面俱到的必要。我只是站在一个游客、市民的视角,看一看昭通古城,听一听古城里发生的故事。

过于琐碎,读者不会喜欢。过于简短,也难以管中窥豹。

但不管写多少,只要能帮助大家走进昭通古城,目的也就达到了。

作者:曹阜金

审核:莫娟   责任编辑:单娟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审  核:莫娟
责任编辑:单娟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