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苏轼书画精神的千年共鸣——“无尽藏展”的策展思考

 2024-08-11 17:06  来源:光明日报

潇湘竹石图(中国画)苏轼(宋代)

治平帖(书法)苏轼(宋代)

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在不同的境遇里与苏轼相遇。他是宋词最高成就的代表之一,是杰出的文学家,其书画理论与实践对中国书画发展有着难以估量的意义与影响。

南京博物院的“无尽藏——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展览(下文简称:“无尽藏展”)有别于目前国内其他与苏轼相关的“主题文物展”,是一个专题书画特展,展览以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与创作实践为主旨,梳理其对后世中国书画发展的深远影响,旨在以此为主线串联起中国书画从宋代一直到清末的名家名作。主标题“无尽藏”选自苏轼的名篇《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展览借此为题,将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喻为后世艺术创作者无穷无尽的宝藏。

苏轼是中国文人画理论的奠基人,他创造了极富典型风格的中国画。宋代之后,几乎没有任何一种画论超过苏轼画论的影响,没有任何一种画论能像苏轼画论一样深入人心、具有强大的统摄力与影响力。从书法成就上来说,苏轼开创了具有自由意象和个性化的“尚意书风”,增强了书法的艺术性、观赏性和表现力,从而引导中国书法走向更加丰富的情感表达和个性化的彰显。

展览中有一幅苏轼的《潇湘竹石图》,图中绘一片土坡,两块卧石,几丛疏竹,左右烟水云树,一派潇湘之地的苍茫景色。图中景物在作者的个性与情感支配下,潇洒灵动,充满张力,看似信手拈来,风轻云淡,却是狮象搏兔,皆用全力,还能不着痕迹,自然天成。竹子坚韧,曲而不折,有君子之风;岩石则坚贞不移,历久长存。苏轼将立意、内容、题材与笔墨充分发挥并高度融合,把活泼的生命精神与人生境界体现在对潇湘竹石的描绘之上。

苏轼没有专门的书画论著,其艺术思想散见于诗文中。他曾写道:“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达心适意,强调了绘画是人的精神的载体,其目的是寄兴遣怀,画家在表现自然万物时要与主体精神相契合,要把自我真实独特的生命感受融入其间。苏轼此论对后世中国画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极大地释放了画家的主观能动性,奠定了中国“士人画”的基础。故此,展览将表达隐逸情怀的作品(如宋代李唐的《濠梁秋水图》、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大岭图》),表现个人生存状态的作品(如明代文徵明的《中庭步月图》、清代髡残的《苍翠凌天图》),借物喻己的作品(如元代李衎的《修篁树石图》、元末明初倪瓒的《苔痕树影图》)等纳入这个篇章中。

写形传神,要讨论的则是中国画的“形”与“神”的关系问题。“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苏轼的形神观强调形神兼备,他要求画家应该通过全方位掌握事物的“常形”,从而表现事物内在的规律性与真实性,即“常理”,唯有这样才能满足写形传神的原则。明代曾鲸的《王时敏像》、清代华喦的《自画像图》等人物写真作品,所绘人物细致生动,丝丝入扣,人物个性形象鲜明,表情生动,完美诠释了何为“形神兼备”。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苏轼的“诗画一律”观,要求中国画蕴含诗的情致和境界,表现“画外之意”。此论支撑起了中国文人画的理论架构,成为中国古代文艺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此次展览中的作品,如宋代佚名的《江天楼阁图》、元代盛懋的《沧江横笛图》、明代沈周的《落花诗意图》等,都是文人画的典型代表,令观众从中感受到情景交融、诗画合一的意境抒写。

苏轼书法的尚意,并不意味着放弃法度,而是对“法”的活用与改造,向“法”中注入新意,旨在表现自我的意趣、情感和个性,所以是“法中尚意”。此次展览特意从故宫博物院借来苏轼的《治平帖》,此帖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超脱世俗的宁静与雅致,尽显心境之平和与笔墨间灵动飘逸之美。苏轼曾言:“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此中的“无法”,实则是强调在书法创作中,意境的营造与情感的抒发高于一切成法,而“烦推求”则是以一种轻松自如、不拘一格的态度,展现其书法艺术的自然流畅与随心所欲。

此次展览中的书法作品,如宋代赵昚的《书苏轼〈后赤壁赋〉》、明代张弼的《元宵有怀南安旧治》、吴宽的《廷试东阁阅卷诗》、祝允明的《草书唐宋词卷》等,都体现了“法中尚意”的艺术思想对后世书坛的巨大影响。

“无尽藏展”酝酿了三年时间,最终确定以南京博物院的书画藏品为主,向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上海博物馆、天津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无锡博物院和镇江博物馆借展,共展出书画作品150余件(套),其中一级品数量超过80件(套),宋元时期的书画作品有31件(套)。策展团队撰写了十余万字的详细文字说明,为众多书画爱好者了解作品的价值及其背后的故事提供了帮助。

让我们在笔墨的流转间,感受跨越千年的共鸣与回响,体会深藏于艺术之中的人文情怀,实现心灵与艺术的完美交融。

来源:光明日报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单娟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单娟
责任编辑:谭泽涛
标签 >> 探访中国 
捐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