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昭通·视界丨街巷誌⑥杨家牌坊, 岁月底片浣洗古巷荣光

 2024-08-11 10:34  来源:昭通新闻网

古色古香的老街,总是因其独特的岁月痕迹让人回味、流连。

在昭通城杨家牌坊,俯仰之间,皆是人间烟火气。随便一处街景,都像被定格在照片里的20世纪末的场景。在这里,没有玻璃墙和霓虹灯,有的是陈旧的时光、老旧的建筑、失去光泽的家具和被时光磨白了年华的人。

(一)

杨家牌坊街因以前竖有一座杨家牌坊而得名。相传,杨家牌坊为当时一位官至大都督的杨氏所修建。据说,当年的杨家牌坊高达20余米,均由上等的青石修砌而成,雕龙画凤的四根石柱鼎立,形成三道门,中间的一道门即为街面。牌坊正面书有“节孝”两个大字,下面有石狮子,牌坊坐西向东。20世纪60年代,杨家牌坊毁于一旦,原因众说纷纭,不免叫人扼腕叹息。尽管牌坊已毁,但名字却留了下来,街上的故事仍旧不急不缓地积攒着、酝酿着、复述着。

杨家牌坊是一条狭窄的街,虽不甚长,但内部四通八达,可通向文渊街、永安街等街巷。街面的石板也几经更换,从方块到长条,再到混搭,行走在上面,脚下自有一番妙趣。街道两侧都有人家,多为斜对面,既有门面房也有住房,既有土坯房也有砖瓦房。一边穿梭于道路两边的商店和历史建筑,一边听老城居民讲街巷变迁、人文风物,心中别有一番感慨。尽管只是不时驻足,看看老建筑、听听老字号的起落兴衰,也足以感受这条街之于昭通古城的特殊意义。

杨家牌坊街19号是曾经牌坊所在的位置。如今,取代19号门面房的是一家老式理发店,放眼望去满满都是老旧岁月的味道。一张古旧的老式座椅,几面镜子,一个坐式洗头的水槽,工具栏中摆放着简单的理发工具和老式剃刀,每个细节无一不在向人们展示着旧时的记忆。

跟随老住户李正德的脚步继续往杨家牌坊街19号胡同深处走,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杨家牌坊街19号附8号、杨家牌坊街19号附24号、杨家牌坊街19号附36号、杨家牌坊街19号附57号……顺着19号主干道走马观花地走一遍,当你还在感叹它的深邃、悠长时,左边转弯的巷子里一位黄姓老者慢悠悠地走了出来,他告诉我们:“19号胡同不仅长而且很宽大,里面至少住着100余户人家。”曾经的牌坊、头门、过堂、二进门、二堂、后花园……如今被杨家牌坊街19号附属号所取代,曾经大户人家的辉煌历史如今被平民百姓的烟火气所取代。

杨家牌坊街19号附24号,写着“昭通市老年大学文渊社区教学点”字样的牌子挂在大门左边,锈迹斑斑的大铁门紧锁着。李正德从老一辈人口中得知,这里曾是杨大都督家丁操练的地方,曾经的这里特别宽敞,一辆汽车开进来掉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一棵木槿树栽种在主干道边,树上那一朵朵木槿花在阳光下灿烂地绽放,每一片花瓣都洋溢着希望与热情,仿佛在向世界宣告自己的美丽,宣告杨家牌坊曾经的那段辉煌和热闹的历史。

(二)

杨家牌坊街面的形成,以牌坊(现杨家牌坊街19号)为中心,向南北辐射开来。

杨家牌坊北边街口,街面左边是一家卖茶叶的店铺,右边是一家“和平开锁”店铺,店铺更多的还是大大小小的天麻行。站在路牌旁,李正德看着对面怀远街上来来往往的人流,思绪不由自主地回到了那个风华正茂的年代。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杨家牌坊称得上是昭通这座城市最热闹的地方,内有粮食市场,是全城的商贸中心,不亚于今天省耕国学文化公园的“水街”,甚至有“小香港”之称。走进杨家牌坊,人声鼎沸,行人、马车、牛车、自行车来往穿梭,小街两边的门店、地摊热闹非凡,货物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能看到乡下人挑来的马铃薯、玉米、大米、白菜、面粉……能看到门店里摆放的红糖、白糖、茶叶、镰刀、锄头、铁铲……叫卖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马鸣声、车铃声,混合着泥土味、汗味,似乎整条街被人浪、声浪、物浪抢占了,所有的空气都被挤跑了,人近乎处于窒息的状态。后来,又成了昭通的卷烟、茶叶市场……现在又变成了天麻土特产市场,街上的门面基本上都租给了外地人经营。

而今,杨家牌坊街很难重获昔日之繁荣盛景。街,依旧是过去的宽度,只是曾经的坑洼泥路变成了如今的水泥路面。两旁的房屋间或耸立起一幢三四层楼的楼房,在这条街凸显洋气。那些矮小的瓦房,变得破旧不已。不过正因有它的旧,我们还能寻到它过去的身影。想从街头看到街尾是不可能的,它似乎有些害羞,怕人一眼就看穿它的真身,于是在街的中段略微拐了一下。整条街上的门店,虽生意大不如前,但他们的天麻、茶叶、香烟销量不降,许多人特别看重他们的物美价廉。

年轻时的李正德是昭通丝绸厂的工人,没有吃过生活的苦,而今即将迈入花甲之年的他看上去只有50岁的样子。两个子女已有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也不需要他过多操心。走出19号胡同之际,迎面遇上19号附10号的房主黄福江。这位退休于原昭通市水泥一厂的老人,很满意现在平平常常的生活状态。人呢!富也一生,贫也一生。能平平安安,和睦相伴,不求风光无限,只求实实在在,过好老百姓的日子,也算不错!

生于斯、长于斯的“李正德”们和“黄福江”们,一代又一代地延续了这里固有的经商习俗、生活习惯,他们把杨家牌坊街特有的人间烟火铺陈成一道风景、一份乡愁。

(三)

走在杨家牌坊街上,如同翻开一本城市记忆之书,历经岁月涤荡,刻录生活痕迹,古老的文脉融入日常、传承发展,在新时代获得了更加隽永的生命力。

从北至南,杨家牌坊街12号,土墙灰瓦,历经多年风雨而不倒,它微微斜身,挤在小街上,挤在这不入时的地方。大门上,“云南昭通市电影公司”几个大字更是历经了岁月的洗礼,尽显古朴、深邃。走进12号附2号,张洪顺和老伴都在家,我们临时的拜访没有让老两口措手不及,邀请其讲杨家牌坊的历史故事和云南昭通电影公司的发展历程时,他们很乐意分享。

张洪顺是一位上过前线的老兵,1979年退伍后,分配其到电影公司就职。了解我们的来意后,张洪顺娓娓道来,慢慢地讲述他在杨家牌坊和电影公司的故事。

1980年至1986年,是昭通电影发展最景气的几年。那时,一天要放映5场电影,一场1200个座位,座无虚席。“两角钱就可以看一场电影,《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部电影让我印象最深刻。”听着张洪顺的回忆,李正德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儿时的快乐时光。

张洪顺在自己编著的《昭通市电影志》中曾写道:昭通的电影放映早在1929年就崭露头角,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前的那20年里,其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况,所放电影的次数寥寥无几,真正得到发展壮大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电影是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产品,时至今日,我市电影放映已在城市乡村和高寒山区形成放映网,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看电影的需求……

在杨家牌坊这条街上,电影文化的火种被点燃,杨家牌坊见证了电影文化与商业的交织,一定程度上让电影文化在岁月的流转中不断传承和发展。杨家牌坊的文化传承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它让我们看到,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如何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得以保留和延续。

杨家牌坊街12号张洪顺的故事告诉我们,文化的力量不仅在于文化遗产的保留,更在于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无论是电影文化还是商业文化,杨家牌坊都在用其独特的方式,讲述着这片土地的故事。

(四)

杨家牌坊是昭通古城的核心部分之一,是昭通古城中小商品集散之地。过去的建筑都是土木结构,不防火、不抗震,供电和供排水系统老化,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近年来,‌杨家牌坊经历了重建,‌成为昭通古城的一个标志性建筑。‌昭通古城杨家牌坊的重建,‌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展现了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成果。

杨家牌坊街24号,是原住户宋代忠的新住所。他曾在文章中感叹改造后的杨家牌坊:“从破旧的瓦房到修建为今天3层明亮的楼房的变化怎能不让人激动啊?感谢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让我们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好,天天充满阳光。”他还在自家新房屋的房檐上设计了飞来的鸽子,寄托美好生活的寓意。希望子女们家庭和谐幸福,家和万事兴,努力拼搏,勤劳致富,向美好新生活迈进。

“我从小就在这里长大,杨家牌坊街见证了我的成长。”曾经居住在杨家牌坊街19号附68号的马纯,谈论起曾经的那个避风港,心里、眼里全是巷子里满满的美好时光。靠近永安街那家的油糕饵块是小时候每天必买的小吃;每逢周末及节假日、放学时就坐在母亲摆摊的小推车里玩耍,或帮母亲把售卖的烟盒搭成“井”字形;急迫地跑过长长的胡同,一路上还不忘和宋二大妈、蒋奶奶、高孃孃等邻居招呼一声……聊得深了,发现这个年轻女孩也有遗憾的事情——儿时的小伙伴,长大后就很少联系了。

提升改造后的杨家牌坊街,不仅保留着在昭通古城中的原有地位,还将成为一个旅游和休闲娱乐的好地方。在外的游子,每每回乡,可以再去走一走知根知底的杨家牌坊街,回忆那些年的青葱岁月和初始记忆。来昭通古城的游客,可以到杨家牌坊街感悟古城文化,欣赏仿古建筑,品尝特色小吃,说不定短短的一条杨家牌坊街,它对你有了感情,你对它也有了感情,不为风景独好,只为情趣相投。

杨家牌坊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故事,它曾鲜为人知,而现在,保持传统风貌且商贸依旧的街巷重新打开了杨家牌坊的大门,迎接八方来客……

昭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唐龙泉飞  杨明 文/图

值班编审:马燕    审核:单娟   责任编辑:谭泽涛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昭通新闻报料:0870-2158276   昭通新闻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值班编审:马燕
审  核:单娟
责任编辑:谭泽涛
捐赠信息